鲜切花:是插花作品的主体,也是作品色彩的主要来源,多用作构图的焦点。如荷花、睡莲、鸢尾、雨久花等。切叶:在插花作品中,切叶主要起陪衬、烘托或掩饰作用。如演戏一样,切叶搭好舞台,设好布景,摆好道具,由切花作为主角来表演,共同创造出优美的插花作品。主要有龟背竹、伞草、菖蒲等。切枝在插花中起烘托主体作用,有时用作构成造型的主要材料。如千屈菜、花叶芦竹等。(2)水生切花的应用水生花卉切花主要应用于插花。插花属艺术范畴,根据环境布置的需要,经过作者的精心构造,选取适用的切花,插入选定的容器中,构成优美的造型,从而完成的艺术品。插花是短期的观赏物,具有浓厚的自然气息,装饰性较强,并能适应各种室内环境,满足人们的装饰需要。早在宋代杨万里诗日:“红白莲花共玉瓶,红莲韵绝白莲清;空斋不是无秋暑,暑被香销断不生”。此情此景,令人心旷神怡,凉意顿生。(3)水生插花布置艺术水生花卉的布置,必须遵循形式美的基本原理,才能创作出和谐均衡、主体突出、色彩鲜艳、比例适当、自然优美的环境,使人恍若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多样性的统一:我们布置环境和使用的材料(盆花与插花)都各具特色。如盆花与插花的种类、大小、色彩、形态等,多姿多彩富于矛盾、对比鲜明、生气勃勃、感染力强。多样是环境布置取得很好艺术效果的源泉,但是,多样必须统一,使各组成部分“各得其所、各尽其能、相互辉映”,这样才能形成多姿多彩、协调统一的优美自然的有机整体。否则,造成画面分割,杂乱无序,不能给人以美的感受。调和与对比:调和与对比是一对相辅相成的艺术构图法则,影响对比与调和的关键因素是差异感。环境和作品中的各个组织部分都具有鲜明的对比感,则给人感官以强烈的刺激,产生兴奋、奔放、醒目的艺术效果。差异感过分强烈,会失去调和感;反之缺乏差异感,则使环境和作品呆板平淡,不能使人产生美感。然而,在色彩运用上主次要分明,使人感到舒适优美,百看不厌,余味无穷。在插花布置和插花作品创作中,必须在艺术原理的指导下,才能取得理想的艺术效果。因此,单靠掌握上述的艺术原理,这还不够,还要学会因时、因地、因主题和环境要求的不同而灵活运用。关键是调整好艺术原理中的多样和统一、主与次、动势与均衡、对比与调和、变化与韵律、尺变与比例等一对对矛盾统一体的两个方面,才能增强艺术的感染力。(二)水生花卉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我们的祖国,素有“世界园林之母”的称誉,中国园林最大特色,是以中国的山水画为蓝本,将其精彩局部,经过精练和艺术加工,构成极富诗情画意的自然景观。水、石、山、树、花、楼、亭、榭、台等是中国的园林主体,而水则是中国园林的灵魂。水属动态,是生动活跃的因素,在水域中水生花卉是衬托园林水景的重要材料。在中国园林中,大都采取挖湖、塘、筑池与推山、叠石、建亭桥、修阁谢等措施,应用依水掇山,植水生观赏植物的手法,使其形成水天一色,四季分明.静中有动的景观。从观景和配植的角度应注意下列几个方面。首先要在水景中突出重点,并配有专门欣赏莲花、睡莲等风景的建筑,构成各类水生花卉的主体小景区(点)。如杭州西湖的“曲院风荷”,扬州瘦西湖的“荷花桥”,(《红楼梦》大观园中的‘‘藕香榭、菱荷(睡莲)香”等观赏建筑。在名胜古迹中也有用莲花来烘托历史人物情操的,如四川冒山县的“三苏祠”。人们为了纪念宋代文学家苏洵和苏辙父子而修的园林,园内的“瑞莲亭”等,都是有声、有色、有香,水、莲、建筑构成一体的极好范例。其次是要因地因水制宜,依山畔湖植水生花卉。水生花卉在水面布置中,要考虑到水面的大小,水体的深浅,选用适宜种类,并注意种植比例,协调周围环境。如大的湖泊或池塘,宜在沿岸的浅水区,或亭、榭、台、桥边种植,不必也不可能满湖栽植。栽植的手法有疏有密,多株成片,或三五成丛,或单株(种)孤植,形式自然。种植面积宜占水面的30%~50%为好,不可满湖、塘、池种植,影响园林景观。为了便于管理,种类又要多样化,应在水下修筑图案各异、大小不等、疏密相间、高低不等适宜水生花卉生长的定植池。其主要目的是防止各类植物相互混杂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在溪流、瀑布之中的群石之隙、湖塘石景之旁植水生花卉,随碧波荡漾之风彩,烘托山、石浑厚之壮丽,也有风趣,可为江南绝景。沿湖种植水生花卉,湖岸栽柳,莲柳相映是中国园林植物配植的传统手法,如:“四面莲花三面柳,一成山色半城湖”,济南的大明湖就是绝好的景区。水生花卉不仅在烟波浩瀚的大湖中显露身手,而且在我国园林的配置小池中添景助兴。水生花卉在私家庭院中的小水体里,虽开花不多,只要合理配植,却会给人展示以点红染碧,幽院披霞的景观。有的可以食用,又适宜欣赏,给人们家庭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上增添一种无限美的乐趣。水生花卉不仅能美化环境供观赏,同时还可增加水体的净化能力,保护水资源,增加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又是发展观光农业、生态旅游业不可取代的景观植物。水生花卉还是水体(水上、水下)森林资源。水生花卉配置的原则,是根据水面绿化布景的角度与要求,选择观赏价值高、有一定经济价值的水生花卉首先配置水面。现就配置的不同水生花卉生态型分别介绍如下。1.挺水(包括湿生、沼生)观赏植物指茎、叶挺出水面的植物。这类植物的种类繁多,植株一般较高大,大多数有明显的茎、叶之分;下部或茎部沉入水中,根、茎入泥:有些种类具肥厚的根状茎,或在根系中产生发达的通气组织。此类观赏植物多用于水景园的岸边浅水、湿地中布置。2.浮水(含浮叶、漂浮)观赏植物(1)浮叶植物指叶漂浮在水面或部分叶、花挺出水面的水生花卉。这类植物生态习性多样,无明显的地上茎,根状茎肥厚发达,花大、色多美丽。它们通常在体内贮藏大量的气体,使叶、花平稳地浮于水面。如:王莲、睡莲类、芡实、莼菜等能栽植在较深的水体中,然而在水下修筑各种形状的几何形定植池,使之在水面上就形成各种优美的水景图画。再在开花季节上进行综合考虑,从5~11月份都有不同的观赏植物开花,从而使整个水面形成“四季花香,五彩缤纷”的独特的水生景观。(2)漂浮植物指整个植株都能漂浮于水面上生长发育;随时随着水流、风浪四处漂泊:在没有大量水体时,也可在湿地上生长。这类植物种类不多,多数以观叶为主,观花为辅。3.沉水观赏植物指整个植株基本上全部沉入水中生长发育,花、叶露出水面或不露出水面的水生观赏植物。这类植物主要定植在比较深的水域中,并配置在浮叶植物相间或浮叶与挺水植物之间的空隙处,以增加水生植物中的景观层次。此类植物种类较多、花较小、花期短,以观叶为主;当开花时,同样也能起到观赏作用。同时还起到净化水质的重要作用与效果。而有些种类能在流速颇大的水中或室内(水族箱中)培育生长,与水生动物为伴,令观赏者心旷神怡。水生花卉在园林水体中的绿化作用是十分重要的。水景是园(庭园)林之灵魂,园林布置得再美,若缺乏水面,充其量也只算得上目盲的美人。而水体有静态与动态之分,静态的水体包括大大小小的自然式和规则式的湖泊、池塘、水池等;动态包括江河、溪流、喷泉、瀑布等。但实际上往往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无论哪种水体若没有水生花卉植物加以装饰,则显得马无鞍、人无衣,难以展现水体风采。用水生花卉装点水体,应考虑所覆盖的比例,一般不超过l,2,或留出更多的空间供游人观鱼或钦赏水上、水下景观(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