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计算机系统概述
1.1 硬件系统
1.1.1 基本硬件设备
1.1.2 主机内部部件
1.2 软件系统
1.2.1 软件分类
1.2.2 组装电脑所需的软件
1.3 硬件系统与软件系统的关系
1.4 计算机语言
1.4.1 机器语言
1.4.2 汇编语言
1.4.3 高级语言
1.5 组装电脑流程
1.5.1 准备工作
1.5.2 搜集信息
1.5.3 实施安装
第2章 CPU
2.1 主要技术指标
2.1.1 频率
2.1.2 芯片封装形式
2.1.3 高速缓存
2.1.4 工作电压
2.2 CPU指令集
2.2.1 MMX指令集
2.2.2 SSE指令集
2.2.3 3DNow!指令集
2.3 主流CPU
2.3.1 Intel公司产品
2.3.2 AMD公司产品
2.3.3 VIA公司的产品
2.3.4 国产CPU芯片
2.3.5 CPU的散热装置
第3章 主机板
3.1 主机板的结构
3.2 结构规范
3.2.1 AT结构
3.2.2 ATX结构
3.2.3 NLX结构
3.2.4 集成式结构
3.3 芯片组
3.3.1 芯片组的发展
3.3.2 芯片组的功能
3.3.3 主流芯片组
3.4 相关部件
3.4.1 总线结构与扩展插槽
3.4.2 CPU插座
3.4.3 内存插槽
3.4.4 硬盘与软驱接口
3.4.5 电源插座
3.4.6 外设接口
3.4.7 ROM BIOS与CMOS RAM
3.5 主机板新技术
3.5.I Alpha EV6总线
3.5.2 Ultra DMA/66与Ultra DMA/100
3.5.3 USB 2.0
3.5.4 双BIOS技术
3.5.5 语音报警
3.5.6 错误指示灯
3.5.7 AMR技术
3.6 选购主机板
第4章 存储器
4.1 存储器的种类
4.1.1 RAM
4.1.2 ROM
4.2 内存的发展过程
4.2.1 30线时代
4.2.2 72线时代
4.2.3 168线时代
4.3 SDRAM技术规范
4.3.1 PC66规范
4.3.2 PC100规范
4.3.3 PC133规范
4.4 主要技术指标
4.5 选购建议
第5章 外存储器
5.1 硬盘驱动器
5.1.1 规格及内部结构
5.1.2 主要技术指标
5.1.3 新技术
5.1.4 接口类型
5.1.5 主流产品
5.1.6 选购建议
5.2 软盘驱动器
5.2.1 软盘的结构
5.2.2 软驱的结构
5.2.3 软驱工作原理
5.2.4 技术指标
5.2.5 品牌
5.3 光盘驱动器(CD—ROM)
5.3.1 CD—ROM盘片
5.3.2 光驱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5.3.3 主要技术指标
5.3.4 选购建议
5.3.5 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5.4 DVD—ROM光驱
5.4.1 DVD盘片
5.4.2 种类
5.4.3 保护技术
5.4.4 技术指标
5.4.5 选购建议
5.5 光盘刻录机
5.5.1 类型
5.5.2 工作原理
5.5.3 性能指标
5.5.4 选购建议
第6章 输入设备
6.1 键盘
6.1.1 键盘布局
6.1.2 工作原理
6.1.3 结构
6.1.4 接口
6.1.5 选购建议
6.2 鼠标
6.2.1 工作原理
6.2.2 分类
6.2.3 接口
6.2.4 选购建议
6.3 扫描仪
6.3.1 用途
6.3.2 类型
6.3.3 工作原理
6.3.4 性能参数
6.3.5 选购建议
6.4 数码相机
6.4.1 组成
6.4.2 技术指标
6.4.3 推荐几种新型的数码相机
第7章 输出设备
7.1 CRT显示器
7.1.1 工作原理
7.1.2 性能指标
7.1.3 选购建议
7.2 液晶显示器
7.2.1 性能指标
7.2.2 选购建议
7.3 显示卡
7.3.1 工作原理
7.3.2 分类
7.3.3 性能指标
7.3.4 接口技术
7.3.5 主流显示芯片
7.3.6 选购建议
7.4 打印机
7.4.1 类型
7.4.2 性能指标
7.4.3 选购建议
第8章 多媒体设备
8.1 声卡
8.1.1 声卡的结构
8.1.2 MIDI接口技术及多媒体电脑的声音
8.1.3 声卡的性能指标
8.1.4 选购建议
8.2 音箱
8.2.1 分类
8.2.2 性能指标
8.2.3 选购建议
第9章 网络设备
9.1 调制解调器
9.1.1 工作原理
9.1.2 分类
9.1.3 外置调制解调器的指示灯
9.1.4 性能指标
9.1.5 影响上网速度的因素
9.1.6 选购建议
9.2 网卡与网线
9.2.1 网卡类型
9.2.2 网线类型
9.2.3 选购建议
第10章 机箱与电源
10.1 机箱
10.1.1 类型
10.1.2 结构
10.1.3 选购建议
10.2 开关电源
10.2.1 工作原理
10.2.2 类型
10.2.3 性能指标
10.2.4 选购建议
第11章 组装电脑
11.1 准备工作
11.1.1 购买配件
11.1.2 必备工具
11.1.3 准备安装环境
11.1.4 注意事项
11.1.5 安装步骤
11.2 设置主机板跳线
11.2.1 设置CPU工作频率
11.2.2 设置CPU工作电压
11.2.3 清除CMOS设置
11.3 安装主机
11.3.1 安装电源
11.3.2 安装CPU
11.3.3 安装CPU风扇
11.3.4 安装内存条
11.3.5 固定主机板
11.3.6 连接电源线
11.3.7 连接前面板连线
11.3.8 安装接口卡
11.3.9 安装硬盘
11.3.10 安装光盘驱动器
11.3.11 安装软盘驱动器
11.4 连接其他设备
11.4.1 连接显示器
11.4.2 连接鼠标
11.4.3 连接键盘
11.4.4 连接主机电源
第12章 ROMBIOS设量程序
12.1 BIOS设置程序的功能
12.2 标准CMOS设置
12.3 BIOS特征设置
12.4 高级芯片组设置
12.5 POWER MANAOEMENT SETUP
12.6 PNP/PCI CONFIGURATION
12.7 LOAD SETUP DEFAULT
12.8 LOAD BIOS DEFAULT
12.9 INTEGRATED PERIPHERALS
12.10 设置密码
12.10.1 SUPERVISOR PASSWORD
12.10.2 USER PASSWORD
12.10.3 取消密码
12.10.4 清除密码
12.11 IDE HDD AUTO DETECTION
12.12 SAVE&EXIT SETUP
12.13 EXIT WITHOUT SAVING
第13章 安装Windows操作系统
13.1 创建硬盘
13.1.1 FDISK的作用
13.1.2 基本概念
13.1.3 FDISK程序的操作
13.1.4 格式化硬盘
13.2 安装中文版Windows Me操作系统
13.2.1 准备工作
13.2.2 从A盘启动系统安装
13.2.3 升级安装
13.3 制作系统启动盘
13.3.1 制作系统启动盘
13.3.2 启动盘的作用
第14章 安装主机设备驱动程序
14.1 安装显示卡驱动程序
14.2 安装主机板驱动程序
14.3 安装声卡驱动程序
第15章 连接外部设备
15.1 连接打印机
15.1.1 硬件连接
15.1.2 安装驱动程序
15.1.3 设置属性
15.2 安装扫描仪
15.2.1 连接信号电线
15.2.2 安装驱动程序
15.2.3 扫描图像
15.2.4 安装文字识别软件
15.2.5 使用文字识别软件
第16章 安装和使用调制解调器
16.1 安装调制解调器
16.1.1 安装硬件
16.1.2 安装驱动程序
16.1.3 设置调制解调器属性
16.1.4 诊断调制解调器
16.2 添加TCP/IP通信协议
16.3 使用调制解调器
第17章 电脑的使用与日常维护
17.1 电脑对环境的要求
17.2 电脑的移动安装
17.2.1 安装前对机器的基本检查
17.2.2 安装
17.2.3 排除安装中的常见故障
17.3 电脑的使用
17.3.1 正确使用电脑
17.3.2 保护软盘和光盘
17.3.3 防止静电
17.4 日常维护
17.4.1 维护的必要性
17.4.2 维护计划
17.4.3 常用维护工具
17.4.4 维护操作
17.5 系统维护工具
17.5.1 清理磁盘
17.5.2 扫描磁盘
17.5.3 整理碎片
17.6 其他维护工具
17.6.1 功能与特点
17.6.2 清理硬盘
第18章 电脑的常见故障处理
18.1 维修工具及常用仪表的使用
18.1.1 三用表
18.1.2 逻辑笔
18.1.3 示波器
18.2 常见故障的分类
18.2.1 硬件故障
18.2.2 软件故障
18.3 常见硬件故障的定位方法
18.3.1 拔插法
18.3.2 替换法
18.3.3 测量法
18.3.4 程序诊断法
18.4 CPU故障及解决方法
18.4.1 常见故障现象及解决方法
18.4.2 因设置错误或设备之间不匹配产生的故障
18.4.3 CPU发热造成的故障及解决方法
18.4.4 排除故障实例
18.5 主机板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
18.5.1 故障产生的原因
18.5.2 排除常见故障的流程
18.5.3 主机板常见故障
18.5.4 实例分析
18.6 内存故障及解决方法
18.6.l 常见故障现象
18.6.2 故障产生的原因
18.6.3 排除故障流程
18.6.4 排除故障的方法及步骤
18.7 硬盘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
18.7.1 常见故障
18.7.2 常见故障产生的原因
18.7.3 排除常见故障的流程
18.7.4 排除常见故障的方法
18.7.5 使用中注意事项
18.8 显示系统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
18.8.1 显示器的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
18.8.2 显示卡的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
18.8.3 安装驱动程序的注意事项
18.9 软驱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
18.9.1 软驱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18.9.2 使用软驱与盘片的注意事项
18.10 光驱常见故障及其解决方法
18.10.1 不能识别光驱
18.10.2 不能读取数据
18.10.3 清洗光盘的方法
18.11 鼠标和键盘故障解决方法
18.11.1 常见鼠标故障与解决方法
18.11.2 常见键盘故障及解决方法
18.11.3 使用鼠标和键盘的注意事项
18.11.4 检修键盘故障实例
18.12 常见声卡与音箱故障的分析与处理
第19章 电脑反病毒技术
19.1 病毒的分类
19.1.1 按传染对象分
19.1.2 按破坏程度分
19.2 病毒的运作和主要特点
19.2.1 病毒的运作
19.2.2 病毒的主要特点
19.3 被感染系统的主要症状
19.4 宏病毒
19.4.1 技术特征
19.4.2 主要特点
19.4.3 预防和消除
19.4.4 清除宏病毒
19.5 CIH病毒
19.5.1 技术特征
19.5.2 解决方案
19.6 “圣诞CIH”病毒
19.6.1 技术特征
19.6.2 感染途径
19.6.3 综合分析
19.6.4 查杀方法
19.7 CodeRed2
19.7.1 技术特征
19.7.2 查杀方法
19.8 尼姆达病毒
19.8.1 传播方式
19.8.2 技术特征
19.8.3 预防措施
19.8.4 查杀方法
19.9 “本·拉登”病毒
19.9.1 技术特征
19.9.2 解决方案
19.10 “求职信”病毒
19.10.1 技术特征
19.10.2 显著特点
19.10.3 判断系统是否中毒
19.10.4 清除方法
19.11 FunLove.4099病毒
19.11.1 技术特征
19.11.2 感染方式
19.12 “快乐时光”网络蠕虫病毒
19.12.1 技术特征
19.12.2 解决方案
19.13 特洛伊木马程序的解决方案
19.13.1 基本概念
19.13.2 B02000
19.13.3 冰河
19.13.4 黑洞2001
19.13.5 广外女生
19.14 预防病毒
19.14.1 病毒传染的条件
19.14.2 防毒原则
19.14.3 安全意识
第20章 反病毒产品选购指南
20.1 优秀反病毒产品的必备条件
20.2 KV3000多功能国际版
20.2.1 特点
20.2.2 操作
20.3 KILL98反病毒软件
20.3.1 安装
20.3.2 启动
20.3.3 扫描病毒
20.3.4 处理检测到的病毒
20.4 北信源VRV杀毒2001版
20.4.1 功能和特点
20.4.2 防火墙功能
20.4.3 VRV杀毒功能
20.4.4 高级配置
20.4.5 查杀系统病毒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