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1.科学预测的智慧
任弼时曾被人称赞为“我们党的骆驼”骆驼无言 却是“沙漠之
舟”,有预测风云的特殊本领
蒋介石到军官教育团训话:我实行的三民主义是“最革命的主义”。
朱德告诫学生:要防止扒手强夺革命果实
南昌起义失败后的残余部队能重振雄风 完全得力于朱德坚韧不拔
的革命毅力和卓越的政治远见
“红旗到底打得多久?”针对党内存在的悲观情绪 毛泽东却能在困
难中看到曙光
抗日战争时期,针对“亡国’和“速胜”两种论调,毛泽东明确指
出:中国既不会亡国,也不会速胜,抗日战争是持久战
和谈破裂 中共代表被迫撤回延安 周恩来断言:我们还会回来
的!
谈判中,国民党坚持中共退出苏北;社会上,“苏北难民’要求
“还乡”。透过此类反常迹象 周恩来料定:苏北必是敌军的重要进
攻方向
面对来势汹汹的430万国民党反动军队 毛泽东出语惊人:“一切
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一支孤军插入敌人腹地 能否站稳脚跟 邓小平运筹帷幄 成竹在
胸
刘少奇对革命发展各个历史阶段的准确预测 充分展示了他作为马
克思主义政治家的远见卓识
陈云有一种深刻的洞察力 针对我党出现的新苗头 陈云明确表
示:对执政以后的党内状况不能盲目乐观
60年代中期,人们对周恩来关于苏联和东欧命运的预言感到迷惑不
解;在今天,那番神奇的话却得到了应验
虽然战争危险依然存在,但世界战争可以避免。带全球性的战略问
题只有两个:一个是和平问题 一个是发展问题 概括起来是“东
西南北”四个字
2.善于决断的智慧
操刀必割,执斧必伐。千钧一发之际 是周恩来的果断与魄力 才
打响了第一枪
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决定把余下的部队带到农村去 当时有人
认为这是“山大王思想”,毛泽东不为所动
前有拦敌,后有追兵 几百人的“败军”何去何从?朱德决定放弃
正规战,上山打游击
几番冷静细致的分析后,任弼时果断地否决了浦东农民的暴动计
划。一场无谓的流血牺牲得以避免
南昌城头,响起了纪念起义三周年的枪声 却不打南昌 长沙城
外,汇集了红军英豪,又撤围长沙
由于俞 李的失败 形势变得十分严峻。邓小平当机立断 即刻举
行兵变
最后的争取工作已无济于事,毛泽东认识到,事情已经到了千钧一
发的时刻,于是,他果断决定率领红一、三军团迅速脱离险区北上
“二·二”事件的猝然发生,令形势变得万分危急;周恩来镇静果断
的作风,又使局面转危为安
在敌强我弱的严重形势下,中原局书记刘少奇决定撤离竹沟 主动
实现战略展开,避免被动挨打的局面
山雨欲来,皖东上空一时战云密布;有理 有利 有节 刘少奇决
定狠狠打一场反磨擦战斗
处心积虑,蒋介石亮出个黄河战略:一个拳头打山东,一个拳头打
陕北 试图在华北与我决战;破釜沉舟 毛泽东果断还他一个黄河
战略:先拖住这两个拳头,然后对准他的胸膛插一刀
是坚持南满,还是挥师北上?冒着大风雪赶到七道江的陈云拍板:
“我们不走了,都留在南满!”
胡宗南大军直扑延安,是东渡黄河,还是留在陕北?党中央内部意
见不一。毛泽东坚持:东渡无言以对陕北父老。书记处兵分两路,
毛泽东开始转战陕北
蒋介石背信弃义的实例俯拾皆是。为民族大计 毛泽东置个人安危
于不顾,毅然亲赴山城
震惊中外的三大战役环环相扣,波浪般迅猛向前推进 毛泽东的善
于决断、足智多谋在此体现得淋漓尽致
战略决战阶段结束以后,面对巨大的压力,是和国民党划江而治
还是决一雌雄?毛泽东的回答是:“宜将剩勇追穷寇”
有比较才有鉴别,才能决断。陈云善于在比较中进行科学决策
是否出兵朝鲜是毛泽东一生中最难做出的决断之一 毛泽东反复思
考后才下了最大的决心
只有处决刘青山、张子善才能挽救20、200、2000 个犯有各种不同
错误的干部。“有功之臣”被杀,一时震动全国
“大跃进”实质上是大冒进。周恩来指示要“当机立断’对国民经
济实行调整
回乡调查的共和国主席态度坚定:“食堂要解散 勉强维持下去没
有好处”
邓小平巧用毛泽东的“三条重要指示”,大刀阔斧搞整顿
经济要加快发展,军队要提高战斗力,不“消肿”怎么行?邓小平
下定决心 作出了百万大裁军的惊世之举
3.抓住中心的智慧
遵义会议上毛泽东只提军事问题,不谈政治问题 似乎留下了一个
尾巴。其实这正是他善于抓住中心的一着高棋
抓住了民族矛盾这根主线,就赢得了政治上的主动权
西安兵谏“统帅”被扣 举世震惊 在全国人民的喊杀声中,蒋
介石最大的政治竞争对手并与之有灭亲之仇的毛泽东却坚决主张:
放
皖南事变——中国现代史上同室操戈最惨烈的一幕。它没有导致第
二次国共合作破裂,归功于毛泽东等人非凡的政治策略
自上而下,循序渐进。第二次革命的本质决定了其成败的关键:党
和国家的领导体制。邓小平一下子抓到了要害
“一个中心 两个基本点”邓的全部治国方略和中兴大道 莫不浓
缩其中
50年前,毛泽东依靠他的“农村包围城市”赢得中国;30年后
邓小平再次用此法宝赢得百姓
4.克敌制胜的智慧
学习朱聋子,势力弱小的毛泽东上井冈山打起了游击,同国民党军
队兜起了圈子。但毛泽东却远胜于朱聋子。兜圈之中,他既消灭了
敌人,也壮大了自己
红军创立时,力量十分弱小,而所面对的却是十倍甚至几十倍于自
己的敌人,毛泽东声东击西、虚张声势,取得了战争的主动权
第二次反“围剿”,毛泽东神机妙算,和老蒋比起了耐力。敌人在
乌龟壳里等 红军在东固山上等。25个昼夜的等待 终于,蛇出洞
了
刘士毅设伏于遂川城下,只等毛泽东来钻。毛泽东将计就计,对刘
士毅来了一个反包围。刘吃不了兜着走。蒋介石几次想一口吞掉人
民军队,反而被弄得处处被动,到处挨打,吃尽了苦头
审时度势,因敌制变,面对来势凶猛的敌人 朱德率部以退为进
又声东击西,最终收复被劫之城
分进合击,蒋介石自以为胜券在握,毛泽东思索再三 终巧妙突
围,并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屡败敌军
兵不厌诈,毛泽东用赤水写下了他战争史上的得意之笔
“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毛泽东不当慈善家。与老蒋谈判,毛泽东
明察一切 谈归谈 打归打 以战止战 以打促谈 老蒋不得不认
输签字
迷敌耳目,邓小平巧借三千葫芦兵一举突破黄河天险
在与蒋介石的最后较量中毛泽东显得如鱼得水 游刃有余 三大战
役充分显示了他高超的军事谋略
蒋介石大举兴兵,企图一举摧毁中共首脑机关 毛泽东冒险周旋
导演了一场现代空城计
敲山震虎。文人出身的毛泽东为保护古都北平 下令先扫外围 傅
作义终只得乖乖就范
敌强我弱,怎么办?毛泽东的又一种策略是打消耗战 持久制胜
将敌拖得精疲力竭,然后再一口一口吃掉
蒋介石企图“一锅端”,朱德的一纸明传电报,打退了百万之师
在毛泽东的闪电战和化整为零、敌驻我扰的战术面前,蒋介石固若
金汤的金门岛立时被打得成了一片焦土。为台湾船只护航的美军舰
艇知趣地溜到了公海
面对“同志加兄弟”的友好邻邦反目,刚刚复出的邓小平不愿姑
息决然进行回击重新树立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形象
5.驾驭党内斗争的智慧
毛泽东虽屡遭不公正的待遇但他服从大局忍辱负重耐心等待
着东山再起的机会
为了对付反对派 毛泽东采取两大举措:让张闻天接班派陈云赴
苏
张国焘、王明都曾反对过毛泽东,毛却要求保留他们在党内的位置
斩草要除根,周恩来在清算党内错误倾向时,十分注意挖根子
毛泽东崇尚五湖四海,用人不分亲疏 但对党内存在的“山头主
义”却强调不能一棍子打死
“团结——批评——团结” “惩前毖后 治病救人”是毛泽东开展
党内斗争的两大法宝
以退为进,周恩来委屈求全,保护老干部过关
“甩石头”“掺沙子”“挖墙角”毛泽东巧妙运用它们削弱林彪集
团的势力
“左”和右都可以葬送社会主义 邓小平主张既要反“左”又要反
右 但重点是防“左”
6.择人用人的智慧
接班人的问题伴随着王洪文的“战书”一直刻在邓小平脑海中 他
力举用干部的“四化”促建设的“四化”
解放大批被打倒的“走资派”,为正确政治思想路线的执行确立坚
强后盾
“治安之本,惟在得人”。得人的关键则在知人善任
用顾问委员会完成干部的新老交替 破除领导职务终身制在平稳过
渡中实现
陈云说毛泽东一生有五大贡献 其中第一大贡献就是培养了整整一
代人
领导的责任是出主意、用干部,毛泽东的用人标准是“德才兼备,
以“任人为贤”的用人路线代替“任人唯亲”的用人路线
惟有知人善任,才能人尽其才。毛泽东多次强调:要善于识别干部
毛泽东选拔人才,就像他的书法作品,不拘一格而又恰到好处
有贤而不知,是不祥之大焉;但知而不用 则等于不知;用而不
任,也等于不用。毛泽东主张放手使用干部
惜物有物用,惜钱有钱用 惜才则有才用。毛泽东指示:“静心养
病,天塌不管”。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能改变中国命运的革命干部 有
时却连自己的命都保不住。毛泽东指示:刀下留人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三制既坚持了党的领
导,又体现了党的民主。其中之妙,全在用人
求贤不求全,若求全责备 则人才难得。周恩来深谙“金无足赤
人无完人”的真谛
7.凝聚能量的智慧
如果说,中国人是一盘散沙 毛泽东就是最高级的工匠 他懂得怎
样把这些散沙聚拢来
中国的农民人口最多,毛泽东将农民作为借力的首选对象
在各阶级联盟中,无产阶级要坐得头把交椅 只有去争取。毛泽
东、刘少奇、周恩来等交出了最出色的答卷
如何在敌占区积蓄力量?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各献锦囊妙计
对付蒋介石的办法:一拉、二推、三打。毛泽东的打法:有理 有
利、有节。周恩来的打法:“文打”与“武打”并用
“拥护宋委员长抗日!”一句口号改变了宋哲元的态度;阎锡山得意
洋洋,殊不知自己成了共产党的招牌
32.5亿元,用这么点钱就把一个阶级给买下来了,值得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既保证了共产党领导 又减少了对立面
一举数得
周恩来在“文革”中的一大功劳是保护了大批老干部 正是依靠这
批劫后余生的精英,国家机器得以正常运转
战争年代,毛泽东依靠大批干部到处撒播革命火种:70年代末 邓
小平依靠这批老干部来同“两个凡是”斗争
“打不倒的小个子”第三次上台后却掀起了更大的“翻案风”成了
凝聚人心的强大动力源
邓小平第三次上台后,采取的深得人心的政策是:销毁帽子工厂。
连“地 富 反 坏”这些“正宗的阶级敌人”也有了做新人的机
会
8.推进发展的智慧
新中国建立伊始,陈云受令主持中央财委,成功地稳定物价和统一
财经。毛泽东说 这个胜利的意义“不下于淮海战役”赞陈云
“可称之为能”
“中国向何处去?’邓小平说:“走自己的路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
会主义”
中国现代化的步子怎么走?总设计师邓小平精心设计了“三步走”
的战略目标
在中南海,邓小平对广东省委领导人说:办一个特区。过去陕甘宁
就是特区嘛。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一份中央《关于草拟十三大报告大纲的设想》提交邓小平 邓小平
阅后批示:“这个设计好”
“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毛泽东空怀未酬的壮志离去 邓小平接过
毛泽东未竟的大业,却采用了新的招术
当90年代的椎幕徐徐拉开之时,国际国内形势却不容乐观 在挑
战与压力面前 人们把目光一齐投向邓小平
9.思想政治工作的智慧
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领袖既是一群现代包公 又不失凡夫俗子的
人情味,这种无言的思想工作更有说服力
战争年代,毛泽东做思想工作的对象主要是文盲和半文盲的农民,
语言特别注意通俗易懂 毛泽东可谓是一位大师 他深谙“到什么
山上唱什么歌”的道理
毛泽东发现了一个清除各种上非无产阶级思想的有力武器:整风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等文学
名著,贾宝玉 孙悟空 诸葛亮这些文学人物成了毛泽东手中《成
的政治教材
做思想工作有专门的人,专门的组织,专门的制度,可谓毛泽东的
一大创造。军队有军队的,地方有地方的 构成了一个层次分明、
滴水不漏的严密的思想工作系统
“防民之口,胜于防川”。毛泽东、邓小平等如一群高明的治水专
家,善于将各种意见 牢骚和不满疏通 分流 将之朝着有利于已
的方向引导
善于模仿是人类的天性,树典型正是利用了这一点。从“赵占魁运
动”中,毛泽东看到了先进典型的神奇作用 于是 在他的生涯
中,有了一系列的“向……学习”
毛泽东发现:“单是共产党来当正面教员还不够’于是 什么清政
府、日本鬼子、地富反坏右 蒋介石 杜勒斯 赫鲁晓夫等:都成
了难得的反面教员
抽象、枯燥乏味甚至高深莫测的理论在毛泽东这里忽然变得鲜活、
生动 浅显易懂起来 他变了一个什么“魔术”?既简单又很复杂:
比喻
毛泽东称得上是一位幽默大师 他的幽默 既是一种智慧 更是一
种力量
末代皇帝、国民党将领、阶级敌人这些都是消极因素 但毛泽东一
双妙手可以回春,腐朽可以化为神奇
口号,如同今日商战中的广告词。高明的宣传家总是选择那些最能
打动舆论,又能广为各方接受的口号。这方面 共产党可谓是专
家,毛泽东等可谓是特级大师
在毛泽东看来,辩证法无处不在。一般人眼中,打麻将除了娱乐,
就是赌博的代名词 毛泽东却独具慧眼 看到了别人看不见的辩证
法
10.处理国际关系的智慧
“另起炉灶”,轻装上阵
友美必仇苏?友苏必仇美?你别无选择
针对赫鲁晓夫的原子弹恐吓 毛泽东用“湖南俄语”轻蔑地说:
“纸老虎!”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金日成向毛泽东求救 毛泽东苦斗三天三
夜,最终决定派志愿军入朝
周恩来一个“两句话的协议草案”成了日内瓦会议的转机 在周恩
来后发制人的攻势面前,美国陷入空前孤立 狼狈的境地
“求同存异”,周恩来的拿手好戏
在中日谈判交锋中 田中不但领略了周恩来“软’的一手 更领教
了他“硬”的一手
别出心裁的《中美联合公报》:你写你的,我写我的
谈判桌旁 各种外交场合 是周恩来表演的舞台 他的机智与能言
善辩在这里发挥得淋漓尽致
邓小平成了最出色的“演员”、“推销员”和“公关先生”
“邓旋风”刮过美利坚、日本列岛。10天后 中国边防部队开始
“教训”越南,于是,人们恍然大悟
站在第三世界一边,为它们说说公道话可以,但决不能当头
毛泽东:深挖洞,广积粮……邓小平:虽然战争危险依然存在 但
世界战争可以避免
戴着姓“社”姓“资”的有色眼镜处理国际关系 有百害无一利
邓小平吸取了过去的教训
铁娘子的如意算盘:以主权换治权;邓小平釜底抽薪:击破三条约
有效论
费尽口舌同英国人打“蘑菇战”,邓小平看到了问题的另一面
50年代末,尼赫鲁无事生非,挑起中印边界纠纷,周恩来一再宽
宏、忍让,先礼后兵,并最后镇服了对手 致使整个世界对中国无
不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