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引言 中国法学的出发点
1.《鹿洲公案》里的“兄弟争田”
2.官·写在书本里的法
3.赏与罚
4.“大公无私”
5.市场上的兔子(定分止争)
6.独角兽·“法”
7.《说文解字》
8.“法官”办“鹿”案·礼
9.乡里自治
10.规矩方圆
11.不同的追求
上篇 法律在统治方式中的地位:一种工具论
一、严刑峻法
12.怕火不怕水
13.《韩非子》论杀婴
14.人性恶·国家法
15.从三万贯钱到十万贯钱
16.社会学的寓言:囚徒的困境
17.防微杜渐的法律功能
18.国家法的清晰与“礼”的朦胧
19.官人李维棠
20.“以刑去刑”的境界
21.罚当其罪
二、教化为先
22.浪子回头
23.“风吹草动”:德教的功效
24.人有侧隐之心
25.人性善·国家法
26.法家的尴尬:秦王朝的灭亡
27.仁义
28.刑:义的根本·义:暴的来源
29.“槐树”刑罚的故事
30.饮酒之礼·礼治·“防患于未然”
31.学校的好风气·礼治的效率
32.礼治·“熟人”和“陌生人
33.何谓善于奖赏?
三、刚柔相济
34.性相近·习相远
35.“打一巴掌揉三揉”
36.常备不懈
37.董仲舒暗授《春秋》
38.君王眼中的“孝顺”
39.徐元庆案的“困惑”
40.“礼”为本法为末·德主刑辅
41.有嫁无婚·灵活解释法律
42.为啥解释?
43.法网的疏密·法律的原则性
44.养马人的命儿
四、顺其自然
45.“你我的争议”
46.“无为”的治理
47.爱马·被马害
48.法令数量与盗贼数量的正比例
49.法律的起源
50.礼:混乱的开始
51.无礼无法的境界
中篇 法律与人的家园:一种理想论
一、国家法律的天下
52.法家的追思
53.“以”法与“依”法治国
54.抓龟、抽签“依法治国”
55.靠人与靠法·“法律机器”
56.国家危险的原因:一半务农一半坐吃
57.法律一元化的功能
58.法律的“内”和“外’·酒店的狗
59.明处·暗处
60.“腾云驾雾’·“权势’与“法’
61.国家法律的强制性·“硬规矩”和“软规矩”
62.法律职业
63.邓析之死·“讼棍”
二、“礼”或“民间法”的世界
64.苗人部落的传说
65.大义灭亲?
66.家与国·忠孝难两全
67.父亲的权威
68.家族的小辈与长辈
69.“礼”·自然和谐与诗情化意
70.礼·吃饭·娶新娘
71.官司·和为贵
72.叔向与子产的通信·行为的仿效
73.习俗惯例式的民间法
74.奸污后的私了
75.愿望·“民间法”“合理’
76.谁合理?
77.“民间法”的同情理解·熟人
78.原有秩序·民间法的地方性
79.“陋习”·宽容的姿态
三、法与人
80.“名”与“实”
81.啥叫“士”?
82.法律背后的“人”
83.“权力哪吒”和“权力菩萨”·法律职业独立的隐喻
84.为人·研习·礼法
85.此一时彼一时·分权制衡
86.啥是“贤人”?
87.贤能与“平庸”之分:一种精英“法治”理论
四、天然秩序
88.秋冬斩首
89.《礼记·月令》
90.水流象征刑罚“阴”与水
91.天地和谐
下篇 法律进化的梦:一种“情结”论
一、激进一派
92.“渡河的标记”
93.远古的一场争论:法律改革
94.大鱼·小鱼·虾米
95.理性的力量和意识形态“诡计”
96.张居正的“新政”
97.外国“月亮”·移植法律
98.共同的需求·现代化
二、顺势而为
99.众人心·习俗
100.法律制度的形成
101.习俗的地方性·国情“合奸”
102.是老婆还是妹妹?
103.保护“恶人”?
104.国家法律的“权利”·秋菊的困惑
105.乡土熟人社会·“情”
106“可行性”·“钱会”里的中国国情
107.美法村的村政变迁·乡民的心态
108.反抗法律的现代性
三、第三种态度?
109.慎之又慎·渐变
110.税的减法·小房与大楼
111.“烹煎小鱼”
112.空间上的一分为二·法律
113.“缩小”的激进·“拆开”的激进与顺势而为
主要注释书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