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汇聚了海外社会学界对中国社会的分析。他们得出了哪些结论可能并不重要,值得关注的或许是他们观察社会的角度和方法。书中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分层观。一种是定性的阶级划分思路,一种是定量的层化思路。前一种思路假定,社会上存在这样一种状态:某些人占据资源,其他人不占资源;占据资源的人利用其资源优势控制没有资源的人,成为社会矛盾、冲突的原因。相反,后一种思路假定,社会上的人都占有资源,其差别是多少问题。由于是多少问题,西方社会学确定的研究包括两大方面:一是究竟占据多少资源就成为“上层”,多少资源就是“中层”或“下层”。划分这些层次的主观性极大,但如果有理论或政策作为评价尺度,就可以判定有些划分可能好于其他划分了。二是占据更多的资源是否可能(即向上流动是否可能),机会的分布是否平等。一个良性循环的社会是向上流动的机会更加平等的社会。究竟中国的社会分层体系是按哪一种思路去研究呢?这必须看我们对中国转型期国情的判断是什么?正确的判断是来源于对社会所做的阶级分析。阶级分析有两个理论原则。第一,把阶级当作一个社会范畴,这就意味着将人看作社会人,看作与其他人发生联系的人。按照马克思主义观点,人们社会联系的最基本的形式是共同劳动。从事共同劳动,每个劳动者必备最基本的资源,即劳动力。虽然每个劳动者都拥有一定的劳动力,但与他人共同劳动的时候不见得能够完全支配自己的劳动力。这里面有三种可能性:自己的劳动力被他人支配;自己的劳动力由本人支配;自己的劳动力由本人支配同时支配他人劳动力。如何支配劳动力是阶级划分的最根本的基础,因为无论人类社会发展到什么阶段,只要人类需要共同劳动,就必然发生劳动力被他人支配和支配他人劳动力的问题。这一形式的阶级划分究竟会不会导致矛盾、冲突、革命,还是会促使协调、合作、进步,那将是不同社会里的实证问题。当今转型期的中国现实如何?这可以是非常有意思的研究课题。第二,把阶级看作一个经济范畴,即把人看作经济人,看作与其他人发生经济联系的人。按照马克思主义观点,人们之间的最根本的经济关系是财产关系,特别是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马克思当时设想了两大阶级,即有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但在当代经济体系中的阶级状况恐怕比马克思划分的两个阶级要复杂得多。而从经济财产关系划分阶级,是借此概括人们对自己的劳动成果的控制、支配、享有的经济能力,或在什么条件下自己的劳动成果为他人所占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