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第一节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宏观经济学
二、微观经济学
三、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
第二节 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
一、实证经济学
二、规范经济学
三、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
第二章 消费理论与供求均衡
第一节 边际效用与消费者剩余
一、欲望与经济学
二、效用与边际效用
三、消费者剩余
第二节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一、需求与需求价格
二、供给与供给价格
三、均衡价格与均衡
第三节 弹性理论
一、弹性
二、需求弹性
三、供给弹性
四、蛛网理论
第四节 无差异曲线与消费者均衡
一、序数效用
二、无差异曲线与边际替代率
三、消费者均衡
第五节 消费行为与消费函数理论
一、消费者行为
二、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
三、消费函数理论
四、消费结构与恩格尔系数
第三章 生产理论与厂商均衡
第一节 生产函数和等产量曲线
一、生产函数
二、等产量曲线
三、生产要素的替代
四、生产要素组合与扩展线
第二节 机会成本与生产可能性曲线
一、机会成本
二、生产可能性曲线
三、边际转换率
第三节 成本、产量与收益分析
一、成本
二、产量
三、收益
四、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原则
五、规模经济
第四节 厂商均衡理论
一、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厂商均衡
二、完全垄断条件下的厂商均衡
三、垄断竞争条件下的厂商均衡
四、寡头垄断条件下的厂商均衡
五、市场类型比较
第四章 交换最优与生产最优
第一节 交换、货币与交易成本
一、交换
二、货币
三、交易成本
第二节 交换最优条件与生产最优条件
一、交换最优条件
二、生产最优条件
三、交换最优条件与生产最优条件的结合
四、帕累托最优境界与经济效率
第三节 关于经济效率的数理推导
一、帕累托交换最优
二、帕累托生产最优
三、帕累托总体最优条件
四、竞争均衡与帕累托最优
第五章 收入分配
第一节生产要素价格的均衡
一、收入分配与要素价格决定的一般原理
二、边际收益产量与边际生产力
三、完全竞争条件下生产要素价格的均衡
第二节 工资、利息、地租、利润的决定
一、工资的决定
二、利息的决定
三、地租的决定
四、利润的决定
第三节 公共产品与收入分配
一、市场失灵
二、政府的职能
三、政府收入与支出
四、洛伦茨曲线与基尼系数
第六章 商品市场中的国民收入均衡
第一节 国民收入的核算
一、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二、国内生产总值(GDP)
三、国民收入核算中的五个重要总量指标
四、国民收入核算的缺陷与纠正
第二节 两部门经济中的国民收入均衡
一、存量与流量
二、两部门经济中的国民收入均衡
第三节 部门扩展与国民收入均衡
一、三部门经济中的国民收入均衡
二、四部门经济中的国民收入均衡
三、商品市场中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一般化
第四节 国外部门的作用
一、汇率确定
二、国外部门影响
三、国外部门影响向本国的“传递”
四、对外均衡
第七章 商品市场均衡与货币市场均衡:IS-LM模型
第八章 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
第九章 经济增长与宏观调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