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出昆仓之墟,九曲注入海。早年,这条混浊的巨龙在冲出邙岭峡谷后,面对眼前墓然一片的辽阔平原,它肆无忌惮地奔突、翻滚,留下了漫长苍凉的足迹……鲧奉尧命治水,采用筑堤方法,九年不成,被舜斩于羽山。禹承父任,采用疏导办法,把天下分为九州,分而治之,终于成功。于是,禹被封为夏伯,封地夏邑。禹死后,其子启在此“大享诸侯”,建立华夏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春秋时,郑庄公于夏邑建城,为郑国别都,叫做杰。战国时,韩国在此建都,叫阳翟。这阳翟,虽然不是通都大邑,地理位置却相当优越。它濒临淮水支流颖水,地势平坦,水陆交通都很方便。向西可到秦国都城咸阳,东进可趋齐国都城临淄,北上则是魏国都城大梁和赵国都城邯郸。阳翟盛产钧瓷。钧是制作陶器用的转轮,远在新石器时代,华夏先祖就发明了这种先进的制陶工具。用钧制陶,使器形具有对称、平衡、比例匀和、曲线优美。因此后人将钧引申为“扭转乾坤”,尊称长者为“钧座”。“家有黄金百镒,不如钧瓷一片。”战国时,溢光流彩的钧瓷广为达官贵族和宫廷收藏,成为世间珍罕之物。于是各国商人纷至沓来,阳翟大贾云集。这一天,这块“黄帝之故墟,巢父、许由隐居之地”,一个男婴呱呱落地,由濮阳来阳翟经商的父亲将他起名为吕不韦。若干年后,阳翟城里,人们常常看到一老一少早出晚归,有时多日不见,回来时肩扛担挑,全都是异国他乡的奇货特产,渐渐地积累起千金家财,虽说算不得富甲天下,却也是阳翟一带远近有名的殷实人家。吕不韦深受其父影响,他完全继承了其父的精明、狡诈和贪得无厌,所不同的是他更富于冒险精神和赌徒心理,一旦看准一桩买卖,他会整日整夜地谋划,然后便义无反顾地去付诸实施,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哪怕花再大本钱也毫不犹豫。说来也怪,经吕不韦筹划的事情,十有八九都会成功,很少有过失算。渐渐地,父亲也对他刮目相看,遇到一些决定不了的事情,做老子的反而要向儿子讨教。眼看吕氏家业兴旺,生意昌隆,吕父喜不自胜。在吕不韦满18岁的第二天,吕父把他带到位于阳翟境内的三峰山上的陶器作坊“钧台”,向他讲述了当年夏启在这里举行“大事诸侯”的故事。禹生前,仍然实行“禅让”,选中伯益。禹死后,伯益眼见诸侯都朝见启,就躲入箕山隐居。启即位担心诸侯不服,就仿效其父召开涂山大会的办法,召集天下诸侯,设宴于钧台。果然,有旭氏反对启继父位,结果被启杀掉。从此开始了“父传子,家天下”的制度。站在钧台上,吕不韦仿佛看见了那场规模宏大的空前盛会:每位诸侯席前摆着5个筐、5个高腿盆和5个大铜鼎,里面盛满丰盛的美味佳肴。当乐队奏起据说是夏启从天庭上偷下来的乐章《九辩》后,诸侯们和唱着《九歌》,男女夏民们随乐曲起舞……接着,青铜樽、玉雕盏、角制觞在300个参加者手中交触成一片。从吕父充满欣羡和向往的言语中,吕不韦深知,父亲想以钧台之游,鼓励他子承父业.光宗耀祖。回首起伏山岭,放眼纵横河流,他决心从这个老祖宗的摇篮里走出,走向世界……物转星移,时光如梭,吕不韦跑遍了中原各国,咸阳、大梁、邯郸等通都大邑到处留下了他的足迹。不过吕不韦情有独钟的地方只有赵国都城邯郸。在吕不韦的眼里,邯郸是一个发财致富的好地方。当时邯郸已有数十万人口,人文荟萃,百业兴旺,四方商贾云集、交通畅达,东可到齐都临淄,西可达三晋腹地,北去有幽燕,南下通大梁、是黄河以北最大的商业和手工业中心。吕小韦最崇拜邯郸大商人郭纵。这郭纵靠着冶铁和贩卖铁器。奇迹般地成为邯郸首富,今吕不韦钦羡不已。邯郸城还有一大吸引人的特色,就是遍布歌楼舞馆、茶坊酒肆,再加上美丽多情的邯郸女子,对远客行商更有着不可抗拒的诱惑。每次到邯郸,吕不韦总是希望多呆一段时间。他有时真想告别走东闯西的生涯,就在邯郸城里做个富佬算了。碰上赵国和别国打仗,或者秋雨连绵,河水泛滥。他们就不得不在邯郸呆上数月甚至半年。目不韦此时就可称心如意,到城里各处尽情游冶狎笑,放浪形骸。不过吕不韦做梦也没有想到,他日后竟然从这里开始,成就了一番惊天动地,千古留名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