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康熙谋略

康熙谋略

康熙谋略

定 价:¥24.80

作 者: 白新良主编;王薇[等]编
出版社: 学林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康熙帝

ISBN: 9787806681206 出版时间: 2001-01-01 包装: 平装
开本: 21cm 页数: 448 字数:  

内容简介

  清顺治十八年,恶疾天花袭击皇宫,皇帝爱妃命丧黄泉,顺治痛不欲生,立意遁入空门。危急之际,孝庄太后力挽狂澜,下令“改朱批,行蓝批”并将天花大病初愈年仅八岁的玄烨推上龙座,成为康熙皇帝。康熙即位以后,鳌拜等权臣威迫有加,连孝庄太后也只好含辱。鳌拜“亲政”开始,康熙改归皇权,权臣竟图诺废君改朝,康熙被迫殊死相争,最终智擒鳌拜,肃清政敌。吴三桂等“三潘”拥兵自重,独霸一方,康熙年轻气盛,下旨撤潘,引发三潘之乱,朝廷兵将屡被吴三桂击败,明皇后裔朱三太子也乘机举起“反清复明”的大旗,太监造反,宫廷大乱,康熙陷入绝望,意欲退位。在孝庄太后的怒斥与激励下,康熙重振精神,起用汉臣周培功,与吴三桂拼死一搏,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中国康熙年代,已是国富民强,一片盛世景象。郑成功后裔郑经割台湾岛自立,不肯归降,蒙古葛尔丹也磨刀霍霍,推崇元大都产誓杀回北京。康熙为安抚葛尔丹将爱女嫁葛尔丹,暂缓西北局势,然后起用明将施琅一举收复台湾,继而调转枪头率二十万大军,在辽阔的草原上进行了殊死的决战,全面消灭葛尔丹的余部,完成了中华民族版图的统一。凯旋班师以后,孝庄太后归天,太子与权臣结成同党,意欲提前即位。康熙废除太子,引发夺嫡之争。“千叟宴”上,康熙即将宣布“立储”遗旨,却猝死在龙座上,诏书随风飘落玉阶,无人知晓它的神秘。

作者简介

暂缺《康熙谋略》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第一章少年天子,雄心不已
    一 冲龄即位,忍辱负重
    二 计擒鳌拜,出手不凡
    三 御门听政,威在权后
   第二章学以致用,有智乃勇
    一 童稚发蒙,琢璞成玉
    二 经筵日讲,知古观今
    三 崇尚科学,身体力行
   第三章平定三藩,运筹帷幄
    一 南国烽烟,临危不乱
    二 艰难相持,翦敌两翼
    三 横扫叛逆,彻底撤藩
   第四章权谋道统,使民载舟
    一 特科取士,笼络遗民
    二 消泯满汉,尊重汉俗
    三 怀柔蒙古,重铸长城
   第五章外柔内刚,四海一统
    一 统一台湾,攻心为上
    二 抗拒沙俄,有理有节
    三 亲征朔漠,伐抚并举
   第六章君临天下,政出令行
    一 群策群力,正确决策
    二 打击党争,加强皇权
    三 推行密折,驾驭监察
    四 改革旗务,稳定军心
   第七章化解民怨,革新政治
    一 四出巡幸,体察民瘼
    二 反腐倡廉,横扫怠惰
    三 蠲免赈济,施恩于民
   第八章经世济民,安邦固本
    一 重农恤商,发展生产
    二 治理河运,持之以恒
    三 开放矿禁,便利民用
    四 开放海禁,通商裕国
   第九章稽古右文,成就辉煌
    一 设馆修史,垂训鉴戒
    二 尊奉程朱,一道同风
    三 振兴文教,嘉惠士林
   第十章晚年孜孜,巩固江山
    一 偶兴文狱,钳制思想
    二 遣使绝域,关爱游子
    三 出兵安藏,巩固统—
    四 镇压起义,强化统治
    五 普免钱粮,四海升平
   第十一章帝王家庭,凡人情结
    一 祖孙同心,共度忧患
    二 孝于诸母,友于兄弟
    三 多妻多子,多福多事
   第十二章英主末路,艰难探索
    一 摹古立储,自尝苦果
    二 呕心沥血,艰难探索
    三 雍正继位,青胜于蓝
   第十三章千秋功过,任人评说
    一 勤政务实,崇尚节俭
    二 仁慈宽厚,道谋大成
    三 一代英主,功业千秋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