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绪 论
李文海Ⅶ第一章前近代中国社会概况1一、 漫长的封建社会1二、 18世纪的由盛而衰6三、 西方入侵与闭关政策12第二章抵抗侵略与学习西方22一、 侵略者的滔滔罪行 22二、 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32三、 学习西方“三部曲”39第三章 革命与改良45一、 农民群众的反封建斗争45二、 改革政治的维新运动51三、 推翻帝制的辛亥革命57第四章中国人对民主的追求69一、 初识民主69二、 “建立民国”的实践77三、 民主与专制的搏斗83四、 新的探索与追求90第五章科技在近代中国的命运96一、 传统科技向近代科技的过渡96二、 近代科技方法的引进105三、 近代中国科技体系的形成111第六章近代中国的新式教育120一、 科举与传统教育120二、 时代的呼唤127三、 科举废、学堂兴132四、 士大夫角色的转换138第七章艰难曲折的工业化历程145一、 坚船利炮的威逼145二、 民族工业的兴衰153三、 新的阶级力量163第八章农村经济的消长174一、 农业的破败174二、 农业生产的商品化180三、 农业现代化的努力187四、 农民与土地194第九章社会生活的变动201一、 传统的画面201二、 西方生活方式的传入214三、 平民生活的水准222第十章中华民族的觉醒228一、 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228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235主要参考书目243总序“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书系”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到现在已经进行四年了。1995年,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作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探索,首先在52所高等学校进行试点,试点工作得到高等学校的普遍认同和积极响应。通过近三年的实践,试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在试点工作取得一定经验的基础上,教育部又相继出台了几项重要措施: 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成立了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在全国普通高校建立了32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等,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从此由试点逐步向全国高校推开。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认识到,要使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就必须实现“三提高”: 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提高全体教师的文化素养,提高大学的文化品位与格调。实现“三提高”应是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更高的境界,也将把文化素质教育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阶段。从我国和世界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要求,以及21世纪对人才的需求出发,我国原有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确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人文教育薄弱就是较为突出的一点。实践证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对于推动教育思想和观念的改革,推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对于高等学校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高素质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无疑,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特别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切中了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时弊,符合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实际,而且也顺应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潮流。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决定》以及江泽民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的讲话,无疑为我们进一步开展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更加坚定了我们做好这项工作的信心。我们强调的加强文化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对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我们也强调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思想观念,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必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必须课内外相结合。为此,作为推动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我们组织国内有关学科的著名专家、学者,编写了这套“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书系”。它既可以作为教材,也可以作为课外读物,其主要目的是向大学生介绍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介绍人类优秀文化成果,使学生从中汲取营养,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文化品位,提升自身的精神境界。从古今中外杰出人才的成长过程来看,除老师的教导和课堂的学习外,无不从前人留下的文化精品中得到启发,受到熏染。我们组织编写“书系”的初衷就是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体现时代精神,使它在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方面发挥作用,对大学生的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我们深信,由著名专家学者精心编撰的这套“书系”,一定能够成为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良师益友,伴随他们走上成才之路。21世纪即将到来,知识经济已见端倪。从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看,21世纪是更加尊重知识、更加注重人才素质全面提高的世纪。就这一意义而言,我们现在所开展的加强文化素质教育仅仅是个开始,还有许多工作等待着我们共同去完成。我们相信会有更多的学校和教师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我们也希望更多的专家、学者参与“书系”编写,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工作提供更加丰富的、高质量、高品位的文化精品,为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做出自己的贡献。1999年8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