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安排精读课文93篇,泛读课文506篇,容量是很大的。就一般学校的课时安排而言,这本书是教不完的,我们编的就是一般课堂教学与课外自学相结合的教材,合在一起,系统性更强,才能反映中国文学的大致面貌。老师可以根据学时的多少挑选一些单元详讲,其余略讲或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有些同学反映课文后附的作品没有注释,读不太懂,我们将另出一本《大学语文阅读文选》,对这些诗文均加注释,可供参阅。这本教材是把大中小学的语文(特别是文学)作为一个完整的知识架构来构建的,中学里已学得较多的内容,本书就少选或不选,这决非说它们不重要。此外,有些较浅显的作品,已不适合作大学教材,虽为佳作也只好割爱或作附录。每单元一般安排两学时,过长的小说、散文、戏剧便无法选人。希望您参照书中的综述及参考书目,自己找有关作品阅读。本书没有选外国文学作品,是基于两点考虑。一是同学们已具备差不多四级乃至六级英语水平,可以读一些浅显的外文原著了,用“不求甚解”的办法去读.文学修养、英语水平都能有所提高。而且英语课时是大学语文的几倍,似乎也不应该去“劫贫济富”。二是本书实行系统性、网络式、立体化、大信息的结构,单选几篇外国文学作品,与全书体例迥然不同。如要体例相同,这本书又得厚上几倍。况且“大学语文”旨在提高学生的国文水平,它是过去“大一国文”的继续,所以不选外国文学作品也是可以理解的。书中入选的均为古今文学精品,同学们可以经常写写读后感或读书笔记之类的文字。学完本书后,还可以选学一些文学鉴赏课程。如我主编的《唐诗鉴赏》、《唐宋词鉴赏》(南京大学出版社)等,可与本书选篇互补。待稍空一些,我还想编纂一些诗词写作、鉴赏类的系列教材,供您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