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信息技术已成为所有经济部门的基础。随着Internet的普及,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网络银行、虚拟大学等深层IT应用不断涌现,人类社会正在迅速向着信息化社会靠拢。没有专业知识、不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和网络的人将很难适应知识经济的挑战,为此,在校学生和从业人员必须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信息素质的培养。财金部门是信息技术的最大应用者,财金业务与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使得这一领域的从业人员在理论、实务和信息素质的综合要求方面面临着更加“苛刻”的选择。然而不论是在校学生,还是财金从业人员,对财金电子化、网络化和信息化大多缺乏全面、系统的认识,因此,充实这方面的知识尤为必要。鉴于税务信息化在中国财金信息化建设中所具有的典范意义,业务边界清晰与成果显著,我们认为选择税务信息化作为高等学校财政学专业的本科教材是适宜的,于是便有了这本《税务信息化简明教程》。通过本书学习,读者能够了解税务信息化的基本理论和发展概况,也能够熟悉并掌握我国税务信息化的主要内容。全书分为八章。第一章讲解了信息化的基础知识,包括信息和信息化的定义、信息化的发展模式和衡量方法,以及国内外信息化建设概况。第二章高度概括了中国税务信息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第三章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一个典型的税收征管信息系统的基本结构和核心内容,例如管理服务、申报征收核算管理、稽查管理、税收法制、税务执行、综合查询与系统维护等。第四章对国内著名的金税工程进行了介绍,重点是防伪税控系统和增值税交叉稽核系统。第五章描述了税务办公信息化系统的组成框架、典型应用和安全保密举措。第六章税务信息化管理及其标准化建设显然是税务信息化的核心问题。第七章在讲解了电子商务轮廓知识的基础上,论证了电子商务对税收制度和税收管理的影响,并就电子商务税收对策进行了探讨。第八章展望了互联网的最新发展趋势,并对新型税收征管模式做了初步设想。参与本书编写的人员有谭荣华、蔡金荣、谢波峰、李伟、王敏、梁季、陈赤军、李轶峰、周虹、任雪松、安志伟、刘翰波、刘尊涛、高聚辉、蓝万霞、李娜、胡和平、王彬、孙国光、杨喜军、吴璇梅、裴奕、黄燕等。谭荣华负责全书通读定稿,并做了大量增删修改。蔡金荣先生负责全书总审。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国家税务总局有关部门的指导和帮助,我们在此表示衷心感谢。其中特别要感谢国家税务总局信息中心王秀主任,林明鹊、余东副主任和姚琴等同志,他们对本书的完成做出了重要贡献。本书亦是中国人民大学211工程三级子项目“税收征管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的一项成果。虽然我们尽了很大努力,但书中谬误亦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谭荣华2001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