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1篇基础理论
第1章导论
1.1公共经济学
1.2动机
1.3要效率还是要公平
1.4信息
1.5方法论
1.6内容简介
1.7公共部门收支
1.8符号含义
第2章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
2.1引言
2.2阿罗—德布鲁经济
2.2.1制度框架
2.2.2商品
2.2.3消费者
2.2.4生产者
2.2.5均衡
2.2.6瓦尔拉斯法则
2.2.7标准化
2.2.8放宽严格外凸性假定
2.2.9均衡的存在性
2.2.10政策分析
2.2.11经济的核心
2.2.12净交易
2.3竞争性均衡的福利性质
2.3.1基本定义
2.3.2第一定理
2.3.3第二定理
2.4批评性的评价
2.4.1一次总付转移支付与税收
2.4.2制度性假设
2.4.3帕累托最优
2.5人际比较与社会福利
2.5.1人际比较
2.5.2社会选择
2.5.3伯格森—萨缪尔森社会福利函数
2.6结论
第3章福利衡量
3.1引言
3.2所得衡量
3.3等价尺度
3.3.1最低需求
3.3.2恩格尔与卢斯巴斯方法
3.3.3普雷斯和霍斯阿克方法
3.3.4巴滕方法
3.3.5一般情形
3.3.6实际情形
3.4不公平程度的衡量
3.4.1基本定义
3.4.2统计方法
3.4.3统计尺度与福利
3.4.4福利理论指数
3.4.5公理性的不公平衡量标准
3.4.6总结
3.5贫困的衡量
3.5.1相对贫困与绝对贫困
3.5.2贫困线
3.5.3标准的衡量方法
3.5.4公理方法
3.5.5可变动的贫困线
3.6结论
第2篇竞争经济分析
第4章商品课税
4.1引言
4.2研究方法
4.3拉姆齐法则
4.3.1经济
4.3.2推导
4.3.3解释
4.3.4含义
4.3.5逆弹性规则
4.4推广至多个家庭的情形
4.4.1最优税规则
4.4.2简化为拉姆齐规则
4.4.3注意事项
4.5数值结果
4.5.1应用
4.5.2进一步的结果
4.6广义生产技术
4.7非税商品
4.8统一税
4.9生产效率
4.10结论
第5章所得课税
5.1引言
5.2莫里斯经济
5.2.1最优化
5.2.2基本结构
5.2.3效用结构
5.2.4自选择
5.3最优税收函数的特征
5.3.1一般问题
5.3.2线性税收
5.3.3非线性税收
5.4数值结果
5.4.1模拟
5.4.2表述的选择
5.5扩展与省略
5.5.1两种形式的劳动
5.5.2所得税和商品税
5.5.3省略
5.6结论
第6章政策改革
6.1引言
6.2改革问题
6.2.1生产可行性
6.2.2改进型改革
6.3特征描述的可能性
6.3.1通过择一定理求解
6.3.2几何分析
6.3.3信息要求
6.4生产效率与最大化改革
6.4.1无效率的可能性
6.4.2解释
6.4.3一次总付税
6.5逆最优
6.5.1理论
6.5.2应用
6.6税收的边际社会成本
6.6.1推导
6.6.2经验应用
6.7政治约束
6.8结论
第7章风险
7.1引言
7.2风险条件下的一般均衡
7.2.1阿罗—德布鲁经济中的风险
7.2.2效率
7.2.3包含时间
7.2.4完全市场
7.2.5总结
7.3私人与社会对风险的态度
7.3.1私人的态度
7.3.2社会的态度
7.3.3总结
7.4家庭选择与税收
7.4.1财富税
7.4.2所得税
7.4.3推广
7.5劳动供给与职业选择
7.5.1劳动供给
7.5.2职业选择
7.6最优税收
7.6.1私人风险
7.6.2总体风险
7.7结论
第8章公司税
8.1引言
8.2对企业的征税
8.2.1投入品税和产品税
8.2.2利润税
8.2.3个人税
8.2.4为什么对公司课税
8.3税收归宿
8.3.1哈伯格经济中的税收归宿
8.3.2扩展情形
8.4税收与融资
8.4.1公司税制和个人税制
8.4.2确定条件下的融资和投资
8.4.3不确定性
8.5结论
第3篇放宽假设
第9章共用品
9.1引言
9.2定义
9.2.1纯共用品
9.2.2非纯共用品和拥挤
9.3最优提供
9.3.1纯共用品
9.3.2自由处置(权)
9.3.3存在拥挤现象
9.3.4投入型共用品
9.4个性化价格与林达尔均衡
9.4.1简单模型
9.4.2一般分析
9.4.3核心等价性
9.4.4成本分担均衡
9.4.5总结
9.5共用品的私人提供
9.5.1均衡
9.5.2帕累托改进
9.5.3供给数量
9.5.4家庭数目
9.5.5不变性结论
9.5.6其他替代表述法
9.5.7总结
9.6以税收融资
9.6.1完全相同的消费者
9.6.2有差别的家庭
9.6.3总结
9.7机制设计
9.7.1定义
9.7.2支配型策略
9.7.3纳什均衡
9.7.4贝叶斯均衡
9.7.5总结
9.8试验证据与市场数据
9.8.1试验证据
9.8.2市场数据
9.9结论
第10章外部性
10.1引言
10.2外部性
10.2.1定义
10.2.2表述
10.3市场无效率
10.3.1均衡与无效率
10.3.2与帕累托效率无关的外部性
10.4科斯定理
10.4.1科斯定理
10.4.2外部性市场
10.4.3市场的非存在性
10.4.4讨价还价
10.4.5总结
10.5福利改进型变动
10.5.1局部结果
10.5.2全面结论
10.6矫正税
10.6.1非统一课税
10.6.2统一课税
10.6.3总结
10.7可交易许可证
10.7.1确定的成本与收益
10.7.2价格与数量
10.7.3非线性定价
10.8内在化
10.9结论
第11章不完全竞争
11.1引言
11.2不完全竞争与一般均衡
11.2.1客观需求与主观需求
11.2.2价格标准化
11.2.3经济
11.3不完全竞争与福利
11.3.1不能实现帕累托最优
11.3.2福利损失的衡量
11.4商品课税
11.4.1税收归宿
11.4.2最优税收
11.5从价税与从量税
11.5.1税收归宿
11.5.2最优组合
11.6生产效率与劳动课税
11.6.1生产效率
11.6.2劳动课税
11.7其他形式的规制
11.8结论
第12章逃税
12.1引言
12.2逃税规模
12.3逃税作为一种有风险的决策
12.4最优审计与惩罚
12.5逃税与劳动供给
12.5.1劳动供给
12.5.2工作时数的分配
12.6共用品
12.6.1公共资金的赋值
12.6.2拥挤性共用品
12.7经验证据
12.8诚实与社会准则
12.9税务当局独立条件下的最优审计
12.10企业的逃税
12.10.1竞争性的企业
12.10.2不完全竞争
12.11逃税条件下的最优税收
12.11.1商品课税
12.11.2所得课税
12.12结论
第4篇引入实时因素
第13章代际重叠经济
13.1引言
13.2代际重叠交换经济
13.2.1萨缪尔森经济
13.2.2作为阿罗—德布鲁经济的代际重叠经济
13.2.3货币.动态分析和不确定
13.2.4总结
13.3总体生产经济
13.3.1消费者
13.3.2生产
13.3.3均衡
13.3.4稳态解
13.3.5黄金律
13.3.6帕累托最优
13.4结论
第14章社会保障
14.1引言
14.2完全基金制与现收现付制
14.3最优计划
14.4某些扩展
14.4.1劳动供给与退休
14.4.2对储蓄和资本的影响
14.4.3李嘉图等价原理
14.4.4人口统计特征
14.5决定及其理由
14.5.1投票均衡
14.5.2利他主义
14.5.3短视
14.5.4不确定性
14.6生命周期中的不确定性
14.6.1对称信息
14.6.2逆向选择
14.6.3道德风险
14.7结论
第15章债务与税收
15.1引言
15.2债务的效应
15.2.1外债与内债
15.2.2债务的效应
15.3债务优化与一次总付税
15.3.1一次总付税与债务
15.3.2最优一次总付税与债务
15.3.3总结
15.4债务中性
15.4.1两种特殊情形
15.4.2代际利他主义
15.4.3推广
15.5所得与利息税
15.6结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