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经济管理管理会计、审计、税务证券市场微观结构理论与实践

证券市场微观结构理论与实践

证券市场微观结构理论与实践

定 价:¥45.00

作 者: 刘逖著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股票

ISBN: 9787309033915 出版时间: 2002-11-01 包装: 简裝本
开本: 21cm 页数: 492 字数:  

内容简介

  序一市场微观结构理论也称市场微观结构经济学,是研究交易价格发现过程与交易运作机制的一个重要的金融学分支,也是金融学中发展最快的一个分支。作为现代金融学最前沿的领域,证券市场微观结构理论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和业界人士的关注。市场微观结构理论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期。德姆塞茨1968年的《交易成本》一文标志了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的问世。但市场微观结构理论取得迅速发展并真正成为“显学”则始于1987年全球股市崩溃之后。股市的剧烈波动一方面暴露了证券市场的脆弱性,也强化了投资者的风险意识,促使学者们开始深入思考如何建立完善合理的交易机制这一迫在眉睫的问题.在德姆塞茨的经典论文之后,有关市场微观结构的理念的发展开始集中到了做市商的报价行为上,并逐渐形成了两种思路,即基于存货的模型和基于信息的模型。存货模型也称完全信息交易模型,该模型假定存在一个做市商所需的最佳存货水平,因此,做市商只需要根据订单流的情况通过调整价格或价差以保持存货的最佳水平。信息模型集中探讨不均衡信息对市场价格的影响,该模型把交易者分为知情交易者和流动性交易者,认为价格不仅受存货成本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受到信息不均衡的影响。市场微观结构理论主要包括两大类内容:一是关于价格发现的模型及其实证研究,二是关于市场结构与设计方面的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学术界开始更多地关注市场结构方面的问题,如集合竞价市场和连续交易市场的价格形成、市场分割、大宗交易、最小报价单位、透明度与信息披露问题等。这说明,市场微观结构理论开始进入实践领域,也标志了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的基本成熟。我国学术界近年来也开始注意到了这一研究领域。刘逖博士的这部著作便体现了国内学者在该领域的最新努力。这部著作吸收了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对市场微观结构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特别是书中对市场微观结构与证券市场竞争战略、市场微观结构设计等方面的分析,理论紧扣证券市场实践,独树一帜,这样的分析视角在国内外已有文献中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在一个成熟的金融市场,变革与其说是一种特例,不如说是一种惯例。近十多年来,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投资全球化、监管放宽和市场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全球证券市场步入了一个史无前例的大分化、大组合的时代。在这个国际大背景下,我国证券市场的微观结构也将面临重大而深刻的变革。比如,我国证券市场现有的电脑自动撮合定价报单交易系统是一个为散户而设计的交易系统,已经不适应当前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的要求,迫切需要革新。更新集合竞价模式、允许报单有多种价格形式、设立方便的大宗交易方式、引入做空机制等,都是目前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刘逖博士作为上海证券交易所研究中心的一名研究骨干,承担着繁重的所内研究任务。他在很好地完成本职工的基础上,花费大量时间精力,潜C钻研最新市场微观结构理论,并结合上交所的实践,写成本书,很值得祝贺。相信本书对完善我国证券市场的微观结构,将起到非常有益的作用。是为序。方星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2002年8月20日。

作者简介

  刘逖,1968年12月生于江西九江。1992年7月获复旦大学法学硕士学位,1998年1月获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为上海证券交易市场所高级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金融经济学,证券市场,经济协-政治学等。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在有关报刊、杂志发表经济、金融短文70余篇。主要著作有《跨国银行与金融深化》、《中外股市史话》、《股指期货100问》、《中国银行业:外资的冲击》、《解读创业板》等。主笔撰写、参加编著《交易体制:原理与变革》、《公司治理: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中国上市公司成败实证研究》、《高级政治经济学》、《证券交易所:现实与挑战》、《世界银行业监管》、《政券知识读本》、《公司法改革纵横谈》、《战争与道义》等。累计发表近300万字。

图书目录

第一篇导论
第一章市场微观结构与证券市场竞争战略
第二章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综述
第二篇市场微观结构的目标与原则
第三章市场结构设计的目标与选择
第四章流动性
第五章波动性
第六章有效性
第三篇市场结构与价格发现
第七章证券交易与证券交易市场
第八章订单与订单优先规则
第九章价格发现与确定概述
第十章竞价市场的价格确定
第十一章做市商市场的价格确定
第十二章开收盘价格的确定
第十三章大宗交易的价格确定
第十四章交易离散的构件
第十五章市场波动与价格监控
第十六章买空与卖人机制
第十七章透明度与交易信息披露
第十八章自动化、技术与证券交易
第四篇市场微观结构国际比较
第十九章市场微观结构国际比较
第二十章中国证券市场微观结构
参考文献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