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把语言视为人性的表达方式的话,那么我们会发现,它为恐惧衣备了形形色色的表达方式。我们没有如此之多的词汇用以形容恐惧以外的其他心情。说到恐惧,我们会用害怕、畏惧、惊慌、恐怖、惊吓等词语,要是加上专业术语,还有更多。我们的生活语言有时更直白,因而也更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恐惧这一心理状态。我们会说“心慌”、“吓得发抖”、“惧怕”、“惊恐万状”或“惊愕”、“毛骨悚然”;有时我们会说“吓呆了”或干脆说怕得“拉屎”。尤其是后一种说法形象地道出了我们的精神感受与相关的生理反应之间的紧密联系。不仅孩子,就是大人.在他们害怕考试失败时,有时也会吓得“屁滚尿流”。看来我们的恐惧感似乎与我们如何看待事物有一定的关系。从另一方面来说,当我们感到非常矛盾,不知该采取行动还是该在原地不动时,我们会颤抖得“像杨树叶子”一样。还有一种形式的恐惧我们至今尚未提到。它和其他的恐惧重叠在一起,我们没有意识到它的存在,而且它总是与所谓的现实的恐惧和对实际威胁的畏惧混杂在一起。我们把它看作是对可以说得清楚的事物的恐惧,像火、疾病、失去控制的人或其他东西。一般来说,即使我们未必总能准确地描述出恐惧的感觉,但至少可以明确地说出令我们恐惧的客观事物来。但生存恐惧就不一样了。几百年来,甚至是几千年来,哲学家们都一直在研究它,从萨特、雅斯贝斯,到克尔恺郭尔和海德格尔,人类历史上的许多大思想家都在不断地研究使人们内心产生威胁感的深层原因。生存恐惧也许是唯一的一种对孩子的影响小于对成人影响的恐惧心理。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他们还把过多的精力放在对付臆想中的或是现实中的威胁上。但由于孩子们的恐惧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大人身上学来的,因此他们也间接地受到生存恐惧的影响。生命中每个年龄段的分离都有各自的特点。最早的分离形式出现在孩子出生后的十二至十八个月时。最初的短暂的分离是在孩子会爬但还不会走的年龄段开始的。接着当孩子能独立地迈出第一步时,他渐渐会把自己看作是一个不总是和妈妈在一起的独立个体。不太严重的跌倒或受伤都会在孩子的内心深处留下痛苦的回忆——努力争取夹的自由是多么的脆弱。想控制世界的欲望可能很快就变成了让人软弱无助的深深的失望了。在孩于开始走向新的独立的人生阶段时,我们给予他们的安全感知鼓励越多,他们在迈出独立的第一步时就会越自信。分离必须得到理解我们在孩子的每一个新的人生阶段都要求他们战胜分离的痛苦。不论是第一天上幼儿园,上学,转学还是开始工作,都属于告别熟悉的环境。而家庭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分离则同样寸能造成深深的伤害。祖母去世,家里年长的哥哥姐姐搬走,甚至父母的离异以及其他许多情况都会使我们的孩子承受沉重的心理压力。因此,我们应该尽早引导孩子学会把分离视为尽管痛苦但却是必要的人生经历。您的孩子在家庭生活中得到的信任越多,越有安全感,他就越能更好地调整分离时(开始是短时间的)的情绪。尽管如此,要让孩子在经历分离时不迷失自我,还得有个经历和学习的过程。孩子们因各自经历的不司,会害怕许多威胁和危险。这些危险确实存在还是来源于他们的想象,这都不重要。当我们置身于孩子气的世界中时,旁边的那条黑色的狗不仅看起来危险,而且其实就是危险的。在孩子们看来,它确实长着发亮的眼睛,牙齿像刀一样长,跑得比汽车还快。而雷雨中的闪电在孩子们的想象中不仅仅是刺眼的光的作用,后面紧接着有可怕的响声,而且是一些令人毛骨悚然的想穿透并杀死他们的射线。尤其是在夜晚,当天色暗下来时,孩子们更怕像闪电和打雷之类的不同寻常的自然现象。暴风雨的例子恰恰非常适合于用来鼓励孩子区分真实的危险、危险的情境和那些只是看上去危险而事实上并无妨害的东西。观察暴风雨暴风雨来临的时候,全家人都聚集到了厨房里。妈妈向她的孩子解释说,房子里边的闪电是没有危险的,闪电和打雷彼此间是亲密的朋友。爸爸补充道,其实闪电和打雷是同时产生的,只是声音的传播速度比光更慢,所以闪电才先出现。每道闪电都伴随着一句大声的问候:“噢!”,天空仿佛是特地为了这一家人而燃放着奇妙的烟花。闪电刚过,所有的家庭成员都大声地数着:21,22,231九岁的儿子知道声音三秒钟能走一千米,而十一岁的女儿则在计算雷雨距离他们有多远。当全家人舒舒服服地坐在一起时,爸爸妈妈便开始讲述他们曾在暴风雨中经历过的故事。他们告诉孩子,闪电时人在哪里会比较安全——如在汽车里或在房子里,暴风雨采临时,人们不应该做什么:在高树下寻求保护或在一片空旷的场地上,如在一片大草地上跑动,因为闪电总是寻找到达地面的最短路径,它击中的多半是高大的树木或单个的物体。就像以上所描述的那样,自然景现成了一种美好的经历。而且孩子们在这个过程当中了解到,当他们坐在安全的家里,听父母解释正在发生着的事情的时候,那些令人恐惧的自然现象就变得只有他们原先想象的一半那么糟糕了。事故中的恐惧经历有些孩子曾被卷入车祸或经历过其他的灾难,他们总是长期担心这样的事情会再次发生。尽管事情也许已经过去了好几年,但恐惧感却一再重现。他们经常向别人描述这样一种感觉,灾难似乎一直潜伏在他们的身边。对灾难的记忆总是来得很突然而且会令人惊慌失措,它往往出现在最出乎人们意料的时候。这些孩子有时会意外地感到呼吸困难、头痛、惊慌或者直冒冷汗等,就像他们刚刚经历了那场灾难似的。他们往往很胆小,没有胃口或无法入睡。可怕的记忆不幸的是,这些所谓的“倒叙片断”总是出现在孩子们正经历高兴的事情而没去想它的时候,长此以往这将阻碍孩子享受美好的事物。因为他们不得不担心类似的恐怖事件会再次发生,这样一来,孩子就可能经常产生对回忆的恐,跃。因此,家长需要对孩子付出极大的耐心和关注,以便他学会忍受恐惧。我们建议您还是求助一下心理学家、儿科医生或教育咨询机构,因为解决这个问题对大多数家长来说都要求太高了。我们生活在一个把表面的东西视作。本质的时代。无处不在的广告和完美世界的理论促使我们要把自己打扮得越来越漂亮,不再有忧心的事情,多才多艺,而且不会受到任何干扰。这在许多方面并在一定时间内也确实是可能的,然而一旦出现了困难,一旦我们与自己的感觉不协调,或者当我们感到孤独或无法胜任某项工作的时候,我们会通过许多方法来消除恐惧。有人周末时醉酒,有人去做极限运动,也有人没完没了地看影碟,这些和更多的其他做法都是成年人为了试图保全他们那看上去似乎完好无损的自我世界而作出的逃避行为。其中特别是酗酒,往往会带来严重的后果。上瘾精神健康遭损害的最常见的后果就是上瘾。人类在无法忍受的情况下做好选择的任何一种行为都可能变成一种癖好。渴望放松或想至少暂时摆脱恐惧时,我们会使用多种药物。为了克服恐慌,除了酒外,还有被称之为“Valium”的镇静安眠药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为了消除孩子的恐惧,父母出于好意,有时也会给他们吃这类药,这类药物最糟糕的地方在于它们确实有效,至少是暂时有效。那些通过其他方法摆脱不了恐惧的孩子吃过药后会变得自信而主动起来,只要药物的作用一减弱,他们就又回到了原来的状态,所以他们必须每天继续补充药物。但药效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弱,因为人体会慢慢习惯这种药物,为了达到和当初同等的效力,一段时间之后人们不得不加大药的剂量。如果长期经常服用镇静剂,人体将会产生对药的依赖性。特殊情况下用药是合适的遇到特别危急的情况时允许在一定时间内服用这样的药物,这些药此时也有较好的疗效。有时服用镇静剂是惟一能让人度过艰难时期的方式,如父母离异、亲人死去或一次沉重的打击。但最基本的原则是:镇静剂不能用来治疗日常的恐惧和恐惧反应或恐怖症,否则摆脱恐惧的荚梦就可能变成依赖的噩梦。综合疗法当孩子因某些经历而遭到巨大的打击时,父母可能不得不使用药物。如果孩子一谈到让他恐惧的话题就嚎啕大哭,十分难过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冷淡、无精打采,您就该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了。药物可以让孩子知道,恐惧并不会永远控制他,但药物治疗也只能作为解决问题的一种辅助疗法,占主导地位的应该是游戏疗法或对话疗法,这有时需要全家人的参与。请想一想,这关系到您的孩子的健康,不要因为害怕别人可能对您和您的家人有看法而不去看医生或不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