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原则:程序正义的基石

刑事诉讼法原则:程序正义的基石

刑事诉讼法原则:程序正义的基石

定 价:¥29.00

作 者: 谢佑平,万毅著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程序法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03637599 出版时间: 2002-07-01 包装: 平装
开本: 21cm 页数: 448 字数:  

内容简介

  目录第一编刑事诉讼法原则概论第一章刑事诉讼法原则的概念和特征一、刑事诉讼法原则的概念演进二、刑事诉讼法原则的概念辨析三、刑事诉讼法原则的特征界说第二章刑事诉讼法原则的体系和分类一、观点评述二、我国刑事诉讼法原则体系的构建三、刑事诉讼法原则的分类第三章刑事诉讼法原则的功能一、法律原则的功能释义二、刑事诉讼法原则的功能第四章刑事诉讼法原则的发展趋势一、刑事诉讼法原则在当代的发展趋势二、刑事诉讼国际准则的产生和内容三、我国刑事诉讼法与刑事诉讼国际准则的差距第二编刑事诉讼法的公理性原则第五章程序法定原则一、程序法定原则的内涵二、程序法定原则的价值根基三、司法立法:程序法定原则的背反四、透析司法立法现象产生的原因五、重塑我国的程序法定原则第六章司法审查原则一、司法审查原则的源起二、司法审查原则的涵义三、实体与程序:司法审查原则效力的二维四、司法审查机制的缺位: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结构性缺陷五、劳动教养制度的重构:一个程序法角度的思考第七章控审分离原则一、问题的导出:分权制衡与控审分离二、诉讼公正:控审分离原则的价值根基三、结构与程序:控审分离原则的两重内涵四、法院能否变更指控罪名:诉审同一原则的上限五、刑事公诉变更制度:诉审同一原则的配套措施第八章审判中立原则一、审判中立的法理基础二、审判中立的保障机制三、审判中立与我国刑事司法改革第九章控辩平等原则一、平等的根源二、“平等”界说三、国家与个人的平等:控辩平等的理论基础四、平等武装与平等保护:控辩平等的基本涵义五、控辩失衡:我国控辩关系现状的初步分析六、客观公正义务:检察官当事人化的底限第十章无罪推定原则一、无罪推定原则的确立:国家视野内的考察二、证明责任分配机制:无罪推定原则的本质三、强化与弱化:无罪推定原则发展的二律背反四、严格刑事责任:无罪推定原则的例外五、无罪推定与刑讯逼供的防范第十一章辩护原则一、解读:刑事辩护制度的理论基础二、考察:刑事辩护制度的历史增变三、底限正义:刑事辩护国际标准的内容四、同步与差距:中国刑事辩护制度与刑事诉讼国际标准的比较第十二章参与原则一、参与原则的理论基础二、当事人的参与三、公民的参与四、参与原则在我国的适用五、正名:公民扭送与无证逮捕六、法律与道德之间:拒绝作证权的思考七、传统与变革:陪审制及其改革八、缺席的正义:刑事诉讼缺席判决制度第十三章及时性原则一、及时性原则的内涵及意义二、及时性原则的内容和要求三、及时性原则在我国适用的现状与完善第十四章相应性原则一、相应性原则的内涵及意义二、适当与适度:相应性原则的双重要求三、相应性原则在我国的适用第十五章一事不再理原则一、一事不再理原则的内涵重述二、一事不再理原则的价值根基三、一事不再理原则的运作机制第三编我国刑事诉讼法的政策性原则第十六章配合制约原则一、概述:配合制约原则的内容二、配合制约原则检讨三、检警一体化述评:我国检警关系的反思与定位第十七章检察监督原则一、“大检察观”:检察监督原则的理论基础二、检察监督原则的内容三、检察监督原则质疑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谢佑平,男,1964年生,湖南宁乡人。法学博士,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政法学院兼职教授。1988年在西南政法大学任教,1994年被聘为副教授,1998年被聘为教授,1999年被聘为诉讼法专业博士生导师,发表科研成果累计300余万字。出版的专著有《刑事诉讼模式与精神》、《刑事诉讼国际准则研究》、《刑事诉讼法原则》等7部,参编国家教委、司法部统编教材《刑事诉讼法学》等8部,自编教材6部(均担任主编或副主编),工具书2部,译著1部;在《中国法学》、《政法论坛》、《中国律师》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1999年获全国十大青年法学家提名奖。万毅,男,1975年生,重庆北碚人,西南政法大学法德系1999年本科毕业,2002年硕士毕业,同年考取四川大学诉讼法博士研究生。

图书目录

第一编 刑事诉讼法原则概论
第一章 刑事诉讼法原则的概念和特征
一、刑事诉讼法原则的概念演进
二、刑事诉讼法原则的概念辨析
三、刑事诉讼法原则的特征界说
第二章 刑事诉讼法原则的体系和分类
一、观点评述
二、我国刑事诉讼法原则体系的构建
三、刑事诉讼法原则的分类
第三章 刑事诉讼法原则的功能
一、法律原则的功能释义
二、刑事诉讼法原则的功能
第四章 刑事诉讼法原则的发展趋势
一、刑事诉讼法原则在当代的发展趋势
二、刑事诉讼国际准则的产生和内容
三、我国刑事诉讼法与刑事诉讼国际准则的差距
第二编 刑事诉讼法的公理性原则
第五章 程序法定原则
一、程序法定原则的内涵
二、程序法定原则的价值根基
三、司法立法:程序法定原则的背反
四、透析司法立法现象产生的原因
五、重塑我国的程序法定原则
第六章 司法审查原则
一、司法审查原则的源起
二、司法审查原则的涵义
三、实体与程序:司法审查原则效力的二维
四、司法审查机制的缺位: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结构性缺陷
五、劳动教养制度的重构:一个程序法角度的思考
第七章 控审分离原则
一、问题的导出:分权制衡与控审分离
二、诉讼公正:控审分离原则的价值根基
三、结构与程序:控审分离原则的两重内涵
四、法院能否变更指控罪名:诉审同一原则的上限
五、刑事公诉变更制度:诉审同一原则的配套措施
第八章 审判中立原则
一、审判中立的法理基础
二、审判中立的保障机制
三、审判中立与我国刑事司法改革
第九章 控辩平等原则
一、平等的根源
二、“平等”界说
三、国家与个人的平等:控辩平等的理论基础
四、平等武装与平等保护:控辩平等的基本涵义
五、控辩失衡:我国控辩关系现状的初步分析
六、客观公正义务:检察官当事人化的底限
第十章 无罪推定原则
一、无罪推定原则的确立:国家视野内的考察
二、证明责任分配机制:无罪推定原则的本质
三、强化与弱化:无罪推定原则发展的二律背反
四、严格刑事责任:无罪推定原则的例外
五、无罪推定与刑讯逼供的防范
第十一章 辩护原则
一、解读:刑事辩护制度的理论基础
二、考察:刑事辩护制度的历史增变
三、底限正义:刑事辩护国际标准的内容
四、同步与差距:中国刑事辩护制度与刑事诉讼国际标准的比较
第十二章 参与原则
一、参与原则的理论基础
二、当事人的参与
三、公民的参与
四、参与原则在我国的适用
五、正名:公民扭送与无证逮捕
六、法律与道德之间:拒绝作证权的思考
七、传统与变革:陪审制及其改革
八、缺席的正义:刑事诉讼缺席判决制度
第十三章 及时性原则
一、及时性原则的内涵及意义
二、及时性原则的内容和要求
三、及时性原则在我国适用的现状与完善
第十四章 相应性原则
一、相应性原则的内涵及意义
二、适当与适度:相应性原则的双重要求
三、相应性原则在我国的适用
第十五章 一事不再理原则
一、一事不再理原则的内涵重述
二、一事不再理原则的价值根基
三、一事不再理原则的运作机制
第三编 我国刑事诉讼法的政策性原则
第十六章配合制约原则
一、概述:配合制约原则的内容
二、配合制约原则检讨
三、检警一体化述评:我国检警关系的反思与定位
第十七章 检察监督原则
一、“大检察观”:检察监督原则的理论基础
二、检察监督原则的内容
三、检察监督原则质疑
参考文献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