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宣统元年(一九0九年)以玻璃版影印的先进技术自日本传入中国后无疑给当时的书坛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大量的初拓碑版和名家真迹通过影印得以传世,不仅大大开拓了书人的眼界,同时又为他们提供了许多珍贵的资料。民国时期和解放前后北京的延光室、古物同欣社、故宫博物院和文物出版社,上海的有正书局、商务印书馆 、神州国光社、艺苑真赏社、上海博物馆、上海人美以及上海书画出版社等出版了大量的珂罗版字帖,近现代许多著名的书家无不从中得益,对书法的继承和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每制一版仅能印三四百册的珂罗版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取而代之的是黑白的胶印,目前最高级的印刷是日本二玄社的有限仿真印刷,但价格昂贵,广大读者无法问津,为此我社拟陆续出版一套历代名家书法墨迹传真丛帖,既欲力图保持原帖的面目,又要以价廉物美来满足广大读者的需要,《苏轼墨迹选》便是其中的一册传真字帖。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书家。在他十岁时,其父苏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其书,嘉祐二年试礼部,欧阳修惊其文才,叹曰:“我当避此人,出一头地。”熙宁中,王安石变法,轼上书论其不便,安石怒,遂排斥为杭州通判,复徏知湖州。元丰二年,旋以黄州副团 练使安置,元祐中累官翰林学士,寻以龙图阁学士知杭州,绍圣中累贬琼州别驾,后卒于常州,终年六十六岁。轼博通经史,工诗文,善书画,精佛法,其书早年学《芏亭》,中岁喜颜鲁公、杨凝式、李邕书,他对晋唐大家之书勤于临摹,皆有极深的体察,加以天资颖司,胸次开廓,学识渊博,心摹手追,故其书能融贯一气,得心应手,无不如意,山谷评其书谓:“笔圆而韵胜,挟以文章妙天下,忠义贯日月之气,本朝善书,自当推为第一。”相传东坡作书,善用单钩卧笔,以侧势取妍,故其书丰腴雄浑,笔力圆健,发笔时露锋芒,而收笔时如珠光黍米有聚墨痕,极其圆融,而其结字体势倚侧,左伸右缩,故其行气极为流畅。其章法佈局,则参差栉比,大小错落,妙合自然。本册收苏轼书法小品十一幅,其中尺牍八帧,诗稿二帧,跋语一则,原迹皆藏台北故宫博物院,轼以行书见长,本册所刊尺牍小行书结字稳密,笔圆韵胜,姿态奇逸,如风行水面,云出巖间,极其自然,轼尝自论书曰:“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其书看舍己为人不经意而意在法中,字之大小、长短、阔窄、奇正,如水东注 ,因势生发,自有一股学问文章之气,郁郁芊芊发于笔墨之间,俞和评其书谓:“东坡先生在当时诸公间第一品人也,余每于人家见尺牍片纸,未尝不爱赏,得其遗迹犹可想其风度,况笔精墨妙耶。”苏轼的书法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学苏字者可谓代不乏人,今影印出版,以飨广大书法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