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经济管理管理会计、审计、税务财政学与中国财政:理论与现实

财政学与中国财政:理论与现实

财政学与中国财政:理论与现实

定 价:¥36.00

作 者: 马寅初著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丛编项: 商务印书馆文库
标 签: 财政理论 财政税收 经济 经济与管理

ISBN: 9787100028134 出版时间: 2001-10-01 包装: 平装
开本: 20cm 页数: 706 字数:  

内容简介

  《财政学与中国财政:理论与现实(上下)》是马寅初先生的主要著作之一,初版于1948年,全书分上下册。它将当时中国经济混乱的实情与西洋的学理结合起来,指出了症结之所在,反对原封不动将外国学说移植于中国,由此对凯恩斯理论及其学派的学识结合中国经济现实进行整理,得出一个轮廓,使读者一目了然。它进而系统地论述了财政学理论,阐述了中国财政制度、政策及状况,其内容包括:超然主计与联综组织(预算的编制、公库制、审计监督、决算等)、中国税制与赋税体系、赋税各论、公债、地方财政及其他问题(税务机构的调整、摊派与贪污……)等。这是一部极珍贵的理论联系实际的经济学著作。

作者简介

暂缺《财政学与中国财政:理论与现实》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自序
  这篇自序为本书各章之锁钥。故体裁与一般不甚相同,阅读时
  应当作本书第一章。兹将序文中款项录后
  一、(通论)之轮廓与凯恩斯学派之主张
  (一)不自愿失业之存在
  (二)生产投资与储蓄
  (三)边际消费倾向与资本的边际效能
  (四)利率政策
  (五)储蓄者与投资者是两个不同之人
  (六)公共工程与赤字预算
  (七)如何达到充分就业(在生产要素流动性甚大之假定下)
  (八)在极端资本主义的国家分配不均贫富悬殊为恐慌之最大的
  原因
  二、凯恩斯的(通论)与凯恩斯学派的主张于中国是否适
  用?
  (一)中国农村中无所谓自愿失业与不自愿失业之分
  (二)储蓄者与投资者在中国农村中同是一个人
  (三)边际消费倾向与资本的边际效能
  (四)利率政策
  (五)生产要素的流动性与充分就业
  (六)分配不均贫富悬殊
  (七)恐慌
  (八)公共工程
  (九)赤字预算
  三、结论
  第一篇超然主计与联综组织
  第一章预算之编制。核定与审议
  一、预算统制与主计三联制
  二、预算的编造与统制仰仗于会计统计的地方
  三、决算的成立亦仰仗于会计与统计
  四、五种会计与五种预算
  五、办实物预算亦非有统计不可
  六、预算问题的讨论集中于下列三点
  (一)谁编预算?(编制预算之权责应谁属?)
  (甲)主张编制预算之权责应属于主计处
  (乙)主张编制预算之权责应属于财政部
  (丙)余的意见
  (二)何时编预算?
  (甲)二十六年预算法中所规定的预算编制程序
  (乙)以上预算编制程序之缺点
  (丙)编制预算最敏捷的通则
  (丁)三十七年之修正预算法
  (戊)假预算
  第二章 预算之编制,核定与审议(续)
  六、预算问题的讨论集中于下列三点(续)
  (三)怎样编预算?
  (甲)我国以往编预算的方法
  (乙)编制预算需要三种参考资料与五项原则
  (子)第一项原则--注意预算的弹性
  (丑)第二项原则--预算与行政计划配合
  (寅)第三项原则--估计岁人岁出的标准
  (卯)第四项原则--革除"虚收实支""实收虚支"及"虚列收支"的
  弊病
  (辰)第五项原则--采量人为出呢,抑量出为人呢?
  (丙)人不敷出时预算上应如何补救?
  (子)统筹支配与经费流用
  (丑)预备金制度
  1.第一预备金
  2.第二预备金
  (寅)追加预算
  1.追加预算的含义
  2.追加预算发生的原因
  3.追加预算的流弊
  4.公库制与追加预算
  5.追加预算之限制
  (丁)编制预算时如何运用百分比
  (于)百分比预算与施政计划
  (丑)支出预算中之政务别与用途别
  (戊)编制预算应包括什么?
  (子)生产性支出列入预算
  (丑)近十余年来我国财政之新转变
  1.舍放任主义而采干涉主义
  2.厉行三行两局一库之专业化
  3.新旧派的打法(新派的打法造成赤字财政)
  4.财政收入将以国营事业之余利为主乎
  第三章联综组织与超然主计
  一、行政三联制与三计制(简称三联与三计)一
  二、联综组织与超然主计的关系
  三、联综组织之推行
  四、以联综组织替代一条鞭组织
  五、关于超然主计之法规大致粗具
  六、联综组织下各系统之发展难趋一致
  七、国库充实方可推行联综组织
  八、超然主计不能完全实现的原因
  第四章公库制
  一、我国公库制之施行
  二、公库与国库省库等之区别
  三、公库与金库之区别
  四、公库之种类
  (一)官厅公库
  (二)行政公库
  (三)统一公库
  五、特种基金之处理
  六、委托代理制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