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电子商务的书我们看了一些(我们经常在网上书店按关键词“电子商务”进行搜索,然后下订单把所有的检索结果都买回来),相关的书籍也写过几本,国外的书籍也翻译过若干,对这个领域的知识多少有了一些认识。但有一点却一直在困惑着我们,常常让我们得不出结果来。正如“电子商务”的书名,大部分的书籍是从“电子”的角度来写“商务”的。技术方面的内容写得很专业,商务方面的内容也作了不少的论述,但让一个关心电子商务却又没有技术教育背景的人看起来却有些困难,毕竟大部分从事电子商务管理工作的人并没有受过专业的技术教育。或者换个角度看,那些有技术类院校教育背景的人凭借其雄厚的专业功底,看起电子商务书中所写的技术来又觉得过于小儿科,提不起他们的劲头来。我们在动笔前曾一直在专业与通俗间徘徊和彷惶,最后选择了折衷的定位,把读者的目标锁定在关心电子商务的最大多数的人群上,这个人群的特点可以描述成:正在或将要从事电子商务类的非技术性管理工作,包括营销、销售、物流等各部门的工作人员和该组织的高层管理者,他们关心的是作出电子商务的相关决策需要考虑和注意的事项,而技术细节则可以留给技术人员来完成。本书对技术陈述的深浅程度的取舍是以满足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沟通的要求为原则,并介绍了做好上述工作所需要具备的相关技术背景基础知识。毕竟,枯燥无味的技术书谁也不爱看,为了增加本书的可读性,我们费了很大的心思设法让大家读起这本书来能轻松一些。为此,我们把整本书的内容编成了一个大案例,以钱广这个有头脑、在传统产业获得成功的农民为案例的主人公。说他有头脑,是因为钱广既追求上进又愿意学习新的知识,这一点和本书的读者是一致的。他的个人经历和我们社会上的许多成功人士是相似的。通过这一点我们还想说明,即便是农民也有可能涉足电子商务领域,电子商务并没有什么高不可攀的门槛。钱广是在做传统产业获得成功后涉足电子商务的,并在这个领域获得了相应的发展。我们想以此说明,电子商务并不是汀界的专利,它应该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很多方面都息息相关的领域。从最近全球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也能够看出,单纯的网络化企业在和传统产业进行整合,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落地”,而那些发展得比较好的传统企业也都“触了网”,它们在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来提高自己企业的竞争力。本书案例的编排和内容的取舍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完成的。我们希望人们能永远把电子商务看作是一种重在“商务”的模式,本书的中心也正是围绕着这个目标完成的。全书从钱广受到社会大潮的影响开始对电子商务感兴趣开篇,对电子商务作了概括性介绍。接下来以钱广想要从电子商务的门外汉变成业内人士为引子,介绍了开展电子商务所需的基础设施。随后以钱广准备真正涉足电子商务领域而面临的投资决策为背景,介绍了电子商务的软件和工具。第四章以钱广个人的笔记本电脑受到病毒感染为契机,引出了电子商务面临的安全威胁。第五章从决定企业成败的资金流动引出了电子结算系统的内容。在所有准备工作都已基本完成的情况下,第六章从钱广认为网站一定要赚钱引出了在线零售的内容。为了真正弄清消费者的情况,钱广在第七章学习了网上市场调查方面的知识。网上销售遇到的困难迫使钱广不得不在第八章研究如何做好网络营销的工作。在销售额虽高,但利润很低的情况下,又使得钱广在第九章认真考虑客户关系管理和销售链管理。为了降低成本、真正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第十章钱广拿起了供应链管理的武器。有了上述的风雨历程,钱广最终在第十一章对自己几年来从事电子商务的经验、教训作了回顾,希望能够把他的感受与你分享,让后来人能够少走弯路,集中精力做最重要的事情。本书主要由韩冀东和成栋共同完成,参与初稿撰写的还有张艳研和韩婷婷。欧勇军、金海水、吴婉和张凤海也在相关领域为本书撰写了大量的案例,在此一并表示感谢。由于作者水平所限,书中难免有许多不当或错误,欢迎读者批评指正。韩冀东成栋2002年春节于中国人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