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经济管理管理会计、审计、税务揭开历史发展之谜:《资本论》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研究

揭开历史发展之谜:《资本论》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研究

揭开历史发展之谜:《资本论》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研究

定 价:¥12.00

作 者: 高新军著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党史/党建

ISBN: 9787801095589 出版时间: 2002-04-01 包装: 平装
开本: 20cm 页数: 240 字数: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从哲学和经济学交融发展的角度、通过对《资本论》的研究来阐发历史发展规律的著作。作者的研究十分个性化,他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过程,再现了马克思在历史上发现历史唯物论,从而揭示出历史发展规律的过程。从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研究的方法和叙述的方法的结合;历史是怎样发展的,不再是简单的抽象理论,而是活生生的资本主义的现实生活。历史唯物主义也不再是抽象的理论,而是经济化了的有血有肉的整体。这种对于《资本论》的认识,作为方法论,对于今天的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社会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作者简介

  高新军,1953年11月生于江苏南京,198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哲学系,获硕士学位。1986——2002年3月,在《经济社会体制比较》杂志工作,1993——1998年任杂志编辑部主任,现任中央编译局资深编辑,中国中等城市经济研究会理事,曾赴澳大利亚、美国哈佛大学学习2年。从1996年起,参加了多个政治体制改革的研究项目。先后与人合著出版著作2部。主编、参编著作4部,发表论文、译文70多篇。主要研究领域:比较政治和经济体制;地方政府治理;基层民主和政治体制改革;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

图书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历史的回顾
第一节 探索科学基点的道路
一、从否定劳动价值论转变到肯定劳动价值论,以此为基础阐明资本同劳动的不平等交换的根源(1844-1847)
二、人对雇佣劳动这种特殊商品的分析转变到对古典经济学的一些主要经济范畴的批判,形成了未来的《资本论》的雏形(1850-1858)
三、把作为研究结果的劳动二重性理论当作叙述方法的起点和逻辑分析的基础,构成了《资本论》的逻辑体系的特色(1859)
第二节 以科学基点为基础的扩展过程
一、从批判研究的还原法转变到理论阐述的上升法,《资本论》四卷结构的确立——《资本论》第二稿(1861-1863)
二、从对于本质的分析转变到本质和现象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体系的诞生——《资本论》第三稿(1863-1867)
三、从对物质资料的扩大再生产过程的分析转变到社会总产品的实现过程的分析,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体系的建立——《资本论》第四稿(1867-1881)
第三节 几点结论
理论和实际的结合;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对资产阶级政策经济学的批判
第三章 经济学化的历史唯物论
第一节 生产方式的
一、起点
二、形成过程
三、体系
第二节 作为整体的内在机制和矛盾
一、本质之必然联系
……
第三节 生产方式的升华物
第四节 理论一般
第五节 几点结论
第四章 方法论的再思考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