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文学艺术艺术摄影艺术电视传播理论研究

电视传播理论研究

电视传播理论研究

定 价:¥26.00

作 者: 叶家铮著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电视学系列教程
标 签: 影视艺术

ISBN: 9787303055425 出版时间: 2000-12-01 包装: 简裝本
开本: 20cm 页数: 339 字数:  

内容简介

  本教程以电视媒介本体特性为逻辑起点,围绕着电视传播特点与传播艺术的理念与运作,分章阐述了电视传播符号,电视传播优势与局限,电视表达方式,对电视栏目的基本要求,电视观众的收视心理和参与传播,电视宣传管理等内容。作者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书中运用传播学学理对我国电视传播实践进行理性的梳理与提升,具有较强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应用价值。

作者简介

  叶家铮,北京广播学院电视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学专业,长期担任新闻编辑工作,1977年开始从事电视专业教研工作,先后开设《电视作品分析》、《电视传播理论》、《电视栏目》与《电视新闻理论研究》等课程。出版过《电视传播的艺术》、《传播学》、《电视媒介研究》等著作,曾任《中国应用电视学》、《中国广播电视辞典》副主编与撰稿人。历任《中国电视新闻奖》、《全国广播电视“金话筒”主持人奖》评委,并任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城市电视台新闻研委会顾问,全国广播电视主持人节目研究会特邀学术委员。 作者自80年代开始运用传播学学理研究我国电视传播艺术,本书是继《电视传播的艺术》和《电视媒介研究》之后继续深入、系统地阐述电视传播特点与规律的新作。

图书目录

序论(1)
第一章电视传播的本体属性(1)
一、电视具有大众传播的共性(1)
1.大众传播的定义与特质(1)
2.大众传播基本要素在电视传播中的体现(4)
二、电视传播的主要特点(10)
1.电视传播自身特性缘何而来(10)
2.电视传播的主要特点(11)
三、电视传播的主要优势(29)
1.真实强烈而丰富的现场信息(29)
2.与观众亲密交流沟通的效应(29)
3.各阶层人士的广泛参与(30)
4.多样而综合的传播功能(30)
5.有序编排培养观众收视习惯(31)
四、电视传播的局限(32)
1.线性传播的制约(32)
2.对可视图像的依赖性(33)
3.不适于表现理论性、专业性过强的题材(34)
第二章电视传播的内容与主要社会功能(36)
一、电视传播的内容是各类信息(36)
1.消息与资讯(37)
2.知识与经验(37)
3.思想与观念(37)
4.感情与态度(37)
5.娱乐与审美(38)
二、电视传播的主要社会功能(39)
1.新闻传播功能(39)
2.社会教育功能(44J
3.文化娱乐功能(48)
4.信息服务功能(53)
5.信息产业功能(57)
6.多种隐性功能(58)
第三章电视传播符号及其功用(64)
一、电视图像符号(64)
1.电视图像的主要特点(64)
2.对电视图像的基本要求(67)
二、电视声音符号(71)
1.电视声音符号的种类和作用(71)
2.解说词的地位和特点(75)
3.人物谈话同期声的作用与要求(79)
4.运用音乐的原则(82)
三、电视文字符号(83)
1.字幕的主要功能(84)
2.使用字幕的基本要求(87)
四、三类符号的综合运用(88)
1.明确运用符号的目的(88)
2.“因材制宜”选用符号(89)
3.三类符号形成互补关系(89)
第四章电视节目的表达(91)
一、电视节目表达的形态(92)
1.节目表达的主要形态(92)
2.节目表达形态的多样化发展(98)
二、电视会议报道的目的、任务及方式探讨(101)
1.我国电视会议报道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101)
2.改进会议报道的具体途径(103)
三、电视新闻评论传播艺术的探讨(107)
1.电视新闻评论的演进(107)
2.电视新闻评论的主要特点与优势(109)
四、电视经济宣传改革的探讨(117)
1.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宣传的局限(117)
2.经济宣传指导思想的转变(119)
3.经济宣传内容与功能的拓展(120)
4.经济宣传策略与形式的变革(124)
第五章电视传播中的宣传艺术(上)(132)
一、讲求宣传艺术的重要性及主要内容(132)
1.寓宣传教育于提供信息、娱乐等服务之中(133)
2.进一步贴近现实生活及广大观众(134)
3.拓展各界人士参与节目(134)
4.“情”“理”兼容,相互为用(135)
5.充分显现电视的特色与优势(135)
二、充分发挥现场实况与现场直播的优势(135)
1.发挥现场实况传播优势的途径(136)
2.发挥现场直播优势的若干经验(142)
三、充分发挥屏上人际交流的优势(148)
1.屏上人际交流的主要功效(148)
2.对屏上人际交流的基本要求(150)
第六章电视传播中的宣传艺术(下)(157)
一、突破图像对节目的制约(157)
1.图像制约节目的几种表现(157)
2.重视资料的收集管理和使用(158)
二、避免“线性传播”中的信息耗损(161)
1.造成信息耗损的主要原因(161)
2.防范信息耗损的若干对策(163)
三、最大限度减少屏上“噪音”(164)
1.产生“噪音”现象的原因(164)
2.克服产生“噪音”的种种弊病(165)
四、强化传受双方的双向反馈(166)
1.变“单向”传播为“双向”传播(166)
2.重视传播过程中的“前馈”和“后馈”(168)
第七章电视传播主要结构形式――节目栏目化(171)
一、对于节目与栏目的基本认识(171)
1.节目是电视传播的基本单位(171)
2.对于单个电视节目的基本要求(172)
一、对于栏目的认识(173)
二、实施节目栏目化的含义及其必然性(174)
1.电视节目栏目化的含义(175)
2.节目栏目化符合电视传播规律的编播方式(175)
三、实施节目栏目化的六大好处(177)
1.体现电视台和频道的方针与特色(177)
2.造就配合默契的制作集体和名牌栏目(177)
3.便于观众“各取所需”(178)
4.易于吸引观众直接或间接地参与节目制作(178)
5.促进节目编排、播出的合理与规范(178)
6.为与有关机构、团体合作开辟固定“窗口”(179)
四、栏目设置的依据和原则(180)
1.综合频道栏目设置的依据(180)
2.综合频道栏目设置的原则(182)
3.专业频道栏目设置的原则(186)
五、栏目定位(191)
1.确定性质及其具体功能(191)
2.确定栏目的收视对象(192)
3.确定栏目表现形式的主要特点(193)
4.确定栏目的包装(195)
六、栏目的结构与编排(196)
1.栏目结构的主要形态(196)
2.栏目编排的基本原则(200)
七、栏目化进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207)
第八章电视观众、观众参与、观众调查(211)
一、电视观众概述(211)
1.电视观众定义与构成(211)
2.电视观众产生的背景与条件(215)
3.电视观众的地位与身份(217)
4.电视观众的主要特征(219)
二、电视观众的心理行为(220)
1.电视观众收视的一般心理及行为(221)
2.逆反心理(232)
3.收视的特殊心理和行为(233)
三、观众态度与传播效果(240)
1.观众态度的形成(241)
2.影响观众态度的因素(242)
四、观众信息反馈与观众调查(247)
1.电视观众信息反馈的意义与作用(247)
2.反馈的特点及其局限性(249)
五、电视观众参与(252)
1.电视观众参与的含义、内容与形式(252)
2.电视观众参与的特点(255)
3.电视观众参与的必然性和必要性(260)
4.社会群体参与电视节目(264)
六、电视观众调查(267)
1.电视观众调查方法的演进(268)
2.电视观众调查方法的种类(272)
第九章电视宣传管理(276)
一、宣传管理在电视事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276)
1.宣传管理的内容(277)
2.宣传管理的组织机构(277)
3.栏目化对电视宣传管理提出的新要求(279)
4.电视节目栏目质量与人事管理(280)
二、总编室在电视宣传管理中的地位和职能(284)
1.宣传管理职能(284)
2.参谋助手职能(285)
3.沟通、协调和服务职能(285)
4.公关职能(286)
三、制片人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运行机制(288)
1.我国制片人制度的形成与发展(288)
2.实行制片人制度的优势(290)
四、我国电视宣传管理的发展趋势(293)
1.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电视事业的影响(293)
2.电视宣传管理的新趋势(295)
五、电视事业的法制化管理(300)
1.电视事业实施法制化管理的重要意义(300)
2.电视事业法制化管理的主要内容(302)
第十章有线电视的性质、功能、特色及发展前景(304)
一、有线电视产生、发展的客观必然性(304)
1.有线电视的独特优势(304)
2.我国有线电视迅速发展(306)
二、我国有线电视的性质功能与频道设置(307)
1.我国有线电视的性质与主要功能(308)
2.有线电视的频道设置(310)
三、我国有线电视节目的特色及其体现(313)
1.有线电视节目特色生成的原因(313)
2.有线电视各类节目的特点(314)
四、有线电视的发展前景(319)
1.有线电视面临诸多挑战与机遇(319)
2.有线电视的发展趋势与对策(322)
第十一章我国近20年电视传播媒介研究的回顾与评析(325)
一、关于媒介的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325)
二、我国20年来对电视媒介研究的三个阶段(326)
1.起步阶段(1979~1983)(327)
2.兴盛阶段(1983~1989)(328)
3.深入开拓阶段(1989~至今)(332)
三、关于研究思路与方法的评析(334)
参考书目(337)
后记(338) trtc.style.display=""; trc.style.display="";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