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属山西大学百年校庆学术著作丛书,作者为山西大学哲学系副教授邢媛,主要从事社会哲学与发展哲学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发表学术论文数篇,主持并参与4项省级课题的研究。 全书共分六章,首先,作者认为,人类社会的一切发展都是作为发展主体即人的行为的结果,都是人类不断实现自身利益及其社会目标的演进过程,人类曾经或正在面对的各种各样的不同发展,都是人对社会发展理论及其模式的不同认识与运用造成的结果。大写的人与异化如影随形,残酷的现实使得人们不得不对指导我们发展的社会理论进行深入的思考,从而更好地推进社会的整体有效运行。第二章中她提出了当代社会发展观的理论形成是从罗马俱乐部的极限增长论、西蒙增长无极限的社会发展观的批判反思中引申出来的,同时,是在整体上对诸多现代社会发展理论进行整合的结果,强调可持续发展观是在后工业社会背景下形成的,是在人格价值的深层次上对人的多途径、多层面的关怀。接下来,通过对人的素质的社会教化、科学技术的现实动力及社会制度的分析,论述了当代社会发展观所蕴涵的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第四章从社会不同层次的结构范畴出发,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诸方面作了深入的讨论,形成了社会良性发展的整体建构理论,并在第五章中从逻辑角度探讨社会的良性发展问题,包括当代最有代表性的信息理论、后工业社会理论等,而且在这一基础上给出了当代社会运行的典型模式即社会现代化发展模式。理论的完善正是为了理论的实践化与物化。这样,在第六章,作者进一步论述了将当代社会发展观转化为现实的社会发展力量的实施规范问题,包括价值规范、智力规范、制度规范、管理规范等,作为导论的结束。 本书适合哲学研究人员、理论工作者及对社会哲学有兴趣的大专院校学生与社会青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