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2001年1月1日,21世纪第一缕曙光吐露之时,《21世纪经济报道》诞生。它立足理性,在理性的基础上追求公开、公平、公正。无法否认,我们正处在时代的转折点上。在经历了多年平稳、循序渐进的改革之后,社会诸多结构性演变正在悄然却剧烈地进行。成绩有目共睹,问题不断累积;社会前进的脚步从不停息,矛盾与冲突时隐时现;开放的浪潮势不可挡,改革的诉求如雷贯耳。在这个时刻,在这个前进与冲突的时刻,我们更加渴望理性。在这个时刻,在这个改革与开放的时刻,我们再一次醒悟百年前孙中山先生的名言: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在这个时刻,在这个让我们大胆发展和前进的时刻,如果依然沿袭一成不变的思路,如果依然搁置发展中的问题,惟一的结果就是,我们将再一次丧失跳跃的机会。在百年中国近代史上,这样的机会我们已经丧失多次,它让我们心痛,也让我们猛然惊醒。在我们20多年的改革开放历程中,有三个阶段不能忘却:一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改革开放基本国策;二是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目标;三是目前正在进行的加入WTO战略部署。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开放路程把我们置于飞跃的前台。我们在感叹设计者高瞻远瞩的同时,更应把握自己现在的机会。10年前中国证券市场的催生显然是一个积极开放、抓住机会发展的典型例子。中国证券市场十余年的发展历程给我们的启迪是深刻的:其一,从设立证券市场的最初动机看,试探性因素居多;但是,十年之后,当中国上市公司市值已经达到国民生产总值一半的时候,我们已经不能忽略其中的分量。回顾我们的改革,由最初的小心翼翼到最后的大势所趋,大致相类。其二,从证券市场的最初设置看,国情特色一直是重中之重,国际规范则次之。许多改革故事莫不如此。但是我们不得不正视,如果我们坚信“发展是硬道理”,国际规范显然是下一阶段的“石头”,而且,国际规范的透明性要求我们必须“抱着石头”过河。当然,应用国际规范,我们要注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其三,在开放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把握我们固有的文化与国际接轨时难免的对抗与冲突。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中,我们需要的不仅是兼容并包的勇气,更需要实实在在的行为;对抗的成本,或者半开放的成本,远比整体开放来得高昂。面对急剧变化的社会秩序,面对风云变幻的经济形势,作为媒体,我们难以逃离社会责任感,我们难以脱离理性判断。我们将一如...[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