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总论
第一章 美学的哲学基础
第一节 以唯物史观为指导
第二节 艺术生产理论与唯物史观
第三节 对当代美学研究中“本体论”范畴的若干思考
第二章 美学的民族化
第一节 力求在哲学思维层次上融通
第二节 寻找基本观念上的契合点
第三章 美学的方法论
第一节 美学研究的方法应当多元化
第二节 对美学方法论更新的若干思考
第二编 马克思的<>
第四章 《巴黎手稿》的历史地位与美学意义
第一节 新世界观的雏形
第二节 历史之谜的初步解答——《巴黎手稿》在马克思主义形成史上的地位
第三节 美学研究的全新思路——《巴黎手稿>的美学意义
第五章 《巴黎手稿》与美的本质、规律问题
第一节 关于“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命题——与杨柄先生商榷
第二节 简谈“美的规律”
第三节 《巴黎手稿》与“美的规律”问题——向陆梅林先生请教
第四节 关于“美的规律”问题的再思考——兼答曾簇林教授
第三编 艺术美
第六章 对艺术本质的哲学思考
第一节 艺术与艺术品
第二节 艺术品的层次结构
第三节 艺术品:创造意象世界
第四节 意境
第五节 艺术的功能
第七章 对艺术的本体论探讨
第一节 艺术的存在论
第二节 艺术存在的首要环节:创造
第三节 艺术的天才与创造力
第四节 艺术创造的操作与技巧
第五节 艺术存在的实现环节:接受
第四编 当代中国美学的热点问题
第八章 美感和真实感
第一节 “共同美”的生理、心理基础(上)
第二节 “共同美”的生理、心理基础(下)
第九章 中西哲学、美学比较
第一节 天人合一与主客二分:中西审美文化的根本性差异
第二节 古希腊与中国先秦时代言意观之比较
第三节 接受美学与中国文学史研究
第十章 当代中国美学和审美文化建设
结语 走向多元化的21世纪中国美学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