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古文运动是中国散文发展的转折点。自汉末以来,骈体盛行,讲究音律对偶,追求辞藻典故,文章多空洞无物,徒具形式。中唐韩愈、柳宗元高张复古革新的旗帜,提倡自由散体的古文,反对崇尚浮华的骈体,强调内容重于形式,易排偶为单行,变平俗为奇古,务去陈言,辞必己出,一时应者云集,形成影响深远的古文运动,文坛为之大变。浮艳之风扫地并尽,散文取代了骈体,古文运动取得初步胜利。晚唐时期。骈文复起,古文又渐衰徽。至北宋中叶欧阳修、苏轼等出,继承韩、柳以复古为革新的传统,重新张扬古文革新的大旗,大力宣传,努力创作,形成平易自然,婉转流畅的宋代散文风格。终于取得了古文运动的完全胜利。从此,散文的发展犹如长江出三峡,黄河越龙门,走上了一条平坦开阔的道路,骈文也终于日渐消亡。唐宋散文是以唐代韩愈、柳宗元,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为代表,号称“唐宋八大家”。明初朱祜编《八先生文集》,八家之名始出。其后唐顺之编《文编》,于唐宋亦专取八家。茅坤又据《文编》编成《唐宋八大家文观止》,由于此书流传甚广,影响极大,“唐宋八大家”的名称也随之广泛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