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档案馆藏三姓副都统衙门档案,起乾隆朝,迄光绪朝,共2万余件,是该衙门同吉林将军衙门及其所属其他几个副都统衙门来往公文的抄存稿簿,乾嘉两朝以满文件居多,道咸同光四朝则几乎全部是汉文件。这部分档案是1937年伪满洲国下令集中各地保存的历史档案时,由依兰县送至当时奉天图书馆的。至于何故缺少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至雍正十三年(1735年)的档案,尚未查明。三姓地处我国东北边陲,是水陆交通要冲,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清政府于康熙五十三年始设协领衙门于此,雍正十年改为副都统衙门,隶属吉林将军衙门,意在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管辖。其形成的档案作为该衙门活动的历史纪录,真实地反映了自乾隆朝至光绪朝170余年三姓地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族诸方面的状况,内容十分丰富,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80年代初,我们译编并出版了民族事务方面的专题史料30余万字,反映清政府对黑龙江下游至库页岛及乌苏里江以东地区费雅喀、恰喀喇等人的管理,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兴趣。今又从三姓副都统衙门档案中选编了“官庄”、“流民垦荒”、“站卡伦”、“设治沿革”、“沙俄侵略”五个专题史料,为清史及东北边疆史研究提供翔实的第一手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