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心理素质是现代人最重要的素质之一。与传统社会相比,现代社会始终追求的是高效、快捷、有序。在现代社会中,人的社会化必须以人的现代化为目标,否则,个人就很难适应社会,发展自我,并最终被社会所抛弃。在现代化进程中,现代人始终难以回避高竞争、快节奏的心理摇滚,需要的是宽慰心灵、宣泄抑郁的心理按摩。正因为如此,人们呼唤心理素质教育与训练工作的广泛而深人的开展,期待着心理咨询业成为新世纪最紧缺和最受欢迎的职业。何谓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是指心理诸要素及其发展水平,是个体在成长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机能,是心理品质和心理能力的统一体。这就告诉我们:心理素质是心理诸要素的发展水平,内含心理品质和心理能力两个方面;心理素质的获得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养成的过程;心理素质与遗传有关,并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心理素质重在养成。这是因为,心理素质是个体在一定遗传素质的基础上,在自身努力、经历、阅历、教育、环境等一系列因素影响下所形成的心理品质和心理能力的综合,是认知、情感、行为的反复整合与统一。可以这样说,一个人的心理素质是其经历、阅历的历史写照。心理素质训练是提高人心理素质的重要环节。究其本质而言,心理素质训练就是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依照心理素质的养成原理,人为塑造个体经历与阅历的过程。显然,心理素质训练是改善和提高人心理素质的重要而有效环节。本书的特点是:第一,以心理素质理论为主线,体现知识性。第一章至第五章从心理素质论的角度,就心理素质的来龙去脉、值得重视的心理素质、常见的心理问题以及培养心理素质的基本途径等方面予以理论概括和知识传授。此外,在心理素质训练篇中也不时予以一些重要知识点的“点击”。第二,以心理素质训练为重心,突出可操作性。第六章至第十章从心理素质训练的角度,就潜能开发、自我认知、人际交往、信念与情感、记忆能力等训练主题,总共设计了17个专题、77项活动突出可操作性,使其成为本书的重心。第三,以心理咨询案例为支点,凸显可读性。在心理咨询案例篇中,从心理咨询的实践深处,精心挑选出富有代表性的24个典型案例,以飨读者。上海市东北片合作办学心理健康教育协作组经过四年多的艰苦努力,至今已初具规模,有了一支较成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为学生全面素质培养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实践出真知,把在心理健康教育第一线获得的真知汇集成书,以期抛砖引玉、切磋交流,推动心理素质的养成与训练逐步走向深入,这是我们的最大心愿。本书既是来自上海市东北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工作“前线”的研究报告和咨询手记,也是上海市东北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工作的同志们集体智慧的结晶。全书由上海市高校心理咨询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同济大学邢邦志副教授主编,负责编写大纲、统稿和定稿;由复旦大学心理咨询中心肖永春主任、同济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徐国明主任、上海水产大学心理咨询中心齐亚丽主任担任副主编,分别负责心理素质论、心理训练、心理咨询案例等上、中、下三篇的组稿和审稿。本书各章节的作者是:邢邦志(前言、第一章、案例一、案例十一至案例二十四)、肖永春(第三章第一节、案例九)、齐亚丽(第二章第四节、案例六、案例十)、徐国明(第六章、第十章)、曲玉频(第二章第一节、第六节、第二节)、王淑范(第二章第二节、案例三)、王红丽(第二章第三节、第三章第五节)刘翠莲(第二章第五节、第八章)、刘明波(第三章第二节、案例二)、程蓉(第三章第三节)、马敏芝(第三章第四节、案例五)李霞(第四章)、丁玲(第五章、案例四、案例七、案例八)、殷芳(第七章)、姚玉红(第九章)。感谢上海市东北片合作办学办公室负责人复旦大学王忠道、姜德安教授在编写本书过程中给予的大力支持和鼓励!感谢复旦大学教授、上海市高校心理咨询研究会会长孙时进博士为本书欣然作序!感谢参与本书编写的上海各高校的同仁们给予本人的信任和支持!邢邦志于同济科技园2002年4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