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自然科学天文学/地球科学地球的结构、演化和动力学

地球的结构、演化和动力学

地球的结构、演化和动力学

定 价:¥49.00

作 者: 张有学,尹安主编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丛编项: 当代科学前沿论丛 地球科学进展与评论
标 签: 地球学

ISBN: 9787040106473 出版时间: 2002-04-01 包装: 平装
开本: 23cm 页数: ⅩⅦ,336页,(12)页图版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地球的结构、演化和动力学的一些前沿研究方向和进展。主要内容包括:地震成像原理及其在研究地球内部结构和勘探中的应用,地幔中的相变和矿物学,地核的结构、组成和性质,地质年代学的原理和地球的年龄,造山带的动力学,尤其是重力滑塌,喜马拉雅-西藏造山带的地质演化,以及大洋中脊的动力学。为适应更多的读者,作者对每个课题的介绍尽量深入浅出,对基本原理的解释比较详细,而终点都达到该课题的最新成就并包含作者对未来的展望。本书可供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探、地理、海洋、环境、自然资源等学科领域的研究人员和有关工作人员阅读参考,也可供高等学校相关专业师生用作教学参考书,还适合于对地球和行星科学感兴趣的读者。

作者简介

  张有学,1957年生。北京大学地质系地球化学专业毕业(1982)。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1989)。现美国密西根大学地质科学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实验岩石学、火山学、地球化学动力学和地球化学演化。曾主持多项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的课题,发表论文37篇。1993年获美国地球化学学会的Clarke奖(美国地球化学学会的年轻科学家奖)。1994年获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的年轻科学研究者奖。尹安,1959年生。北京大学地质系地质力学专业毕业(1983)。美国南加州大学博士(1988)。现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地球和行星科学系教授,美国地质学会会员,曾任国际海洋钻探计划评委(1993-1996)。主要研究方向为地球动力学,断层体系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北美及亚洲的构造演化。曾主持多项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的课题,发表论文49篇。1993-1994年获美国地质学会Donath奖(美国地质学会的年轻科学家奖)。

图书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地震成像1:多尺度层析与全波偏移
1.1 前言
1.2. 地震层析成像:内部物性成像
1.3. 地震偏移法:界面成像
1.4. 概述:合成偏移和层析成像
第二章 地震成像2:岛弧与大陆边缘的地震及火山活动
2.1 前言
2.2 地震层析成像方法的最新进展
2.3 俯冲板片和岛弧的浆岩作用
2.4 深部板片脱水和弧后扩张
2.5 岛弧的岩浆活动对地壳大震的影响
2.6 大震中心部位的流体
2.7 结束语
第三章 地幔中的相变和地幔矿物学
3.1 引言
3.2 高压实验技术
3.3 地幔矿物的高压实验结果
3.4. 全岩的高压实验结果
3.5. 小结
第四章 地核:二十世纪的发现及展望
4.1 引言
4.2 地核的发现
4.3 地核的化学组成
4.4 地核与地球发电机
4.5 外核结构
4.6 内核结构
4.7 内核旋转
4.8 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五章:地质年代学与地球的年龄
5.1 前言
5.2 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的基本原理
5.3 Pb同位素年龄和由Hf-W体系获得的地核形成年龄
5.4 应用I-Pu-U-Xe系统确定Xe封闭年龄
5.5 地壳-地幔分离的最早年龄
5.6 月亮的年龄
5.7 讨论和结论
第六章 造山带的重力滑塌
6.1 引言
6.2 重力滑塌的基本机制
6.3 同造山期拉张:青藏高原和安第斯
6.4 造山期后拉张:北美科迪勒拉
6.5 讨论
6.6 结论
第七章 喜马拉雅-青藏高原造山带地质演化--显生宙亚洲大陆生长
7.1 引言
7.2 古生代和中生代构造
7.3 印度板块-亚洲板块的碰撞时代
7.4 喜马拉雅-青藏高原造山带新生代变形
7.5 喜马拉雅-青藏高原造山带的晚新生代SN向裂谷
7.6 同碰撞火成岩活动
7.7 喜马拉雅-青藏高原造山带深部地壳和上地幔变形
7.8 新生代和
        ......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