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智能网概述
1. 1 电信新业务的发展与智能网
1. 2 什么是智能网
1. 3 智能网的概念模型
1. 4 智能网的国际标准
2 IN CS-1业务平面
2. 1 IN CS-1定义的业务及其属性
2. 2 智能业务举例
2. 3 智能业务的特征属性及其相互作用
2. 4 业务生命周期模型
3 IN CS-1全局功能平面
3. 1 全局业务逻辑
3. 2 1N CS-1独立于业务的构成块
3. 2. 1 SIB的含义及其特征
3. 2. 2 描述SIB的方法
3. 2. 3 SIB的参数
3. 2. 4 各SIB的功能简介
4 IN CS-1分布功能平面与物理平面
4. 1 功能实体与物理实体的关系
4. 2 业务交换点
4. 2. 1 SSP的功能概述
4. 2. 2 基本呼叫状态模型
4. 2. 3 检测点触发机制
4. 2. 4 CCF/SSF的软件构成
4. 3 业务控制功能
4. 3. 1 SCF的基本功能
4. 3. 2 SCP的计费和话务管理功能
4. 3. 3 SCF的运行机制及SCF呼叫状态模型
4. 4 业务数据功能
4. 5 专用资源功能
4. 6 业务管理系统
4. 6. 1 业务管理功能
4. 6. 2 SMS的网络管理功能
4. 6. 3 SMS的接入管理功能
4. 7 业务生成环境
4. 7. 1 业务设计工具
4. 7. 2 业务的检验工具
5 智能网应用协议
5. 1 INAP与No. 7信令
5. 2 INAP与TCAP
5. 3 INAP操作的定义方法
5. 3. 1 操作的定义
5. 3. 2 采用ASN. 1形式的INAP文本
5. 3. 3 INAP操作的示例
5. 3. 4 IN CS-1 INAP中定义的操作
6 CS-2智能网
6. 1 CS-2新增能力
6. 1. 1 呼叫方处理
6. 1. 2 网间互联
6. 1. 3 增强的SRF功能
6. 1. 4 带外交互
6. 1. 5 支持移动终端与无线接入
6. 2 CS-2业务平面
6. 2. 1 电信业务/业务属性
6. 2. 2 管理业务/业务属性
6. 2. 3 业务创建业务/业务属性
6. 2. 4 业务属性的交互
6. 3 CS-2的全局功能平面
6. 3. 1 能力视图能力的增强
6. 3. 2 业务视图能力的增强
6. 4 分布功能平面
6. 4. 1 CS-2的DFP的范围
6. 4. 2 CS-2各功能实体的增强功能
6. 4. 3 CS-2各功能实体间的关系
6. 4. 4 CS-2的BCSM模型
6. 4. 5 CS-2的BCUSM模型
6. 5 CS-2物理平面
6. 5. 1 CS-2中的物理实体
6. 5. 2 CS-2中功能实体至物理实体映射
6. 5. 3 CS-2功能实体间关系至物理实体间接口的映射
6. 5. 4 CS-2物理实体间的接口协议
7 移动网与智能网的综台
7. 1 移动网与智能网的互连的基本原理
7. 2 CAMEI结构. 协议及业务
7. 2. 1 CAMEL网络结构
7. 2. 2 CAMEL协议
7. 2. 3 CAMEL业务举例
7. 2. 4 CAMEL业务处理过程
7. 3 CAMEL系统实现举例
7. 3. 1 中国的CIN02M系统
7. 3. 2 爱立信公司的移动智能网
7. 3. 3 美国的无线智能网建议
7. 3. 4 摩托罗拉的无线智能网结构
7. 4 第三代移动通信中移动网与智能网的综合
7. 4. 1 UMTS
7. 4. 2 IMT2000的功能结构模型
7. 4. 3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业务实现
7. 4. 4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策略
8 宽带智能网
8. 1 智能网与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的综合
8. 1. 1 IN CS-3研究的内容
8. 1. 2 IN CS-4研究的内容
8. 2 宽带智能网的业务模型
8. 2. 1 VoD业务的实现方案
8. 2. 2 会议电视业务的实现方案
8. 3 宽带智能网的体系结构与呼叫模型
8. 3. 1 体系结构模型
8. 3. 2 呼叫状态模型
9 智能网与因特网互联
9. 1 支持IP网上音频/视频类业务的协议
9. 1. 1 H. 323
9. 1. 2 SIP
9. 1, 3 SDP
9. 1. 4 其他相关协议
9. 2 IN与Internet互联支持的业务
9. 3 IN与Internet的主要互联方案
9. 3. 1 IETF PINT工作组讨论的互联方案
9. 3. 2 ITU-T讨论的互联方案
9. 3. 3 WebIN互联方案
9. 4 典型的IN/IP互通业务举例
9. 4. 1 请求呼叫业务
9. 4. 2 H. 323用户点击800号业务
9. 4. 3 基于WEB的VPN用户管理业务
9. 5 关于IN/Internet互联后业务管理系统的进一步讨论
9. 6 IN/Internet互联的安全问题
9. 7 研究论坛
10 智能网的管理与电信管理网
10. 1 TMN的产生和发展
10. 2 TMN的基本概念
10. 2. 1 TMN的管理功能
10. 2. 2 TMN的体系结构.
10. 2. 3 TMN接口规范方法学
10. 3 智能网与电信管理网的一体化
10. 3. 1 智能网和TMN的概念和方法的比较
10. 3. 2 中期综合方案:按照TMN原理对智能网进行管理
10. 3. 3 智能网与电信管理网统一成一个公共平台的长期考虑
11 分布计算技术及其在智能网中的应用
11. 1 分布计算技术简介
11. 2 CORBA及其在智能网中的应用
11. 2. 1 CORBA技术概述
11. 2. 2 CORBA在智能网中的应用
11. 3 智能代理技术及其在智能网中的应用
11. 3. 1 代理技术概述
11. 3. 2 移动代理
11. 3. 3 基于代理技术的应用开发
11. 3. 4 代理技术在智能网中的可能应用
11. 4 主动网络技术与主动智能网
11. 4. 1 主动网络的基本思想
11. 4. 2 主动网络的体系结构
11. 4. 3 主动智能网
12 TINA与智能网
12. 1 TINA及其发展历程
12. 2 TINA使用的RM-ODP概念
12. 3 TINA总体概念
12. 3. 1 TINA的电信系统分层结构
12. 3. 2 TINA体系结构及相互关系
12. 4 TINA基本原理
12. 4. 1 TINA营业模型及参考点
12. 4. 2 TINA的计算体系结构
12. 4. 3 TINA的业务体系结构
12. 4. 4 TINA的网络体系结构
12. 4. 5 TINA的管理体系结构
12. 5 TINA与智能网
12. 5. 1 智能网与TINA的关系
12. 5. 2 智能网向TINA演变的方式
12. 5. 3 用TINA实现简化800号免费电话业务
12. 5. 4 TINA小结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