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题被列入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重大研究项目。经过一年半的工作,于1999年底完成了研究课题,现编著出版了《地方立法质量研究》这本书,供有关方面和读者研究参考。第一章对我国地方立法二十年的历程进行了回顾,对今后地方立法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该章对我国地方立法基本经验概括为五个方面:一是坚持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的立法体制,是发展和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实行依法治国的必由之路;二是坚持党的领导,是搞好地方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的根本保证;三是坚持法制统一和从实际出发,是搞好地方立法工作,提高地方立法质量的前提和基础;四是坚持不断提高立法的民主性和科学性,是搞好地方立法工作,提高地方立法质量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要求;五是坚持立法数量与立法质量的统一,是保证地方立法健康迅速发展的正确途径。该章还对地方立法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的前十年地方立法进行了展望和预测。第二章是关于什么是立法质量问题的思考。着重讲了二方面的问题。一是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客观地分析法固有的特性和局限性,以及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避免局限性,帮助人们正确认识法的质量问题;二是关于如何把握立法质量的概念和地方立法的特性,推动人们对地方立法的认识从"加快立法步伐"、"有比没有好",向注重立法质量的转变。第二编提高地方立法质量的若干对策,是对策编,针对各地方在立法中普遍存在的较突出的问题,共分七章,分别就正确处理地方立法中几个重大关系;防止和克服部门保护主义;防止和克服地方保护主义;防止和解决立法冲突;制定地方立法规划中的质量问题;地方立法程序中的问题;立法技术运用中的问题等对其表现形式和成因进行了较深入的剖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第三编是建立健全地方立法质量体系研究,是建设编,是本课研究的重点。本编分三章,分别就建立健全地方立法质量标准体系;建立健全地方立法质量评价体系;建立健全地方立法保障体系进行较详尽的论述,是在总结各地方的立法实践经验,吸收借鉴国外、境外的某些立法经验和立法理论的基础上,比较系统地开创了我国地方立法的质量体系研究,试图为我国地方立法质量理论体系建设打下基础,也为改进和提高地方立法质量设置制度保障提出了框架性模型。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较强的针对性、实用性。第四编是关于国外、境外立法质量立法的研究,是借鉴编。本编分别就关于立法原则的立法;立法权限和立法主体的立法;法的形式、名称和调整范围的立法;立法规划的立法;法案起草的立法;立法程序的立法;立法语言文字的立法;法的修改、补充和废止的立法;法的公布的立法等九个方面进行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和评析,收集了较详实的资料,为我国地方立法质量理论研究和立法实践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