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原本并无古近中外之分,因为不仅各种知识是相通的,人性也有很多相同和相通之处。所以我也同意殷国明把中国传统的“道”理解为“路”,因为有了路,我们才可以互相交流和沟通。显然,仅仅意识到彼此之间的共同和共通点是不够的,关键要有沟通和交流的桥梁和路径,这就要靠人们的努力,去架设和铺就这样的桥梁和道路。这当然是一件并不轻松的工作,它不仅需要持之以恒的学术努力,更需要我们怀抱一种对人类的信念和爱心,用我们的心血去消除人与人之间的文化隔阂。殷国明是我的学生,为人任情率性,通脱而重意气;又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素具“民胞物与”、忧乐与天下共的仁爱胸怀。我想,他的这本书也就是一种“架桥铺路”的工作,希望在中西文艺理论交流方面促进交流和沟通。这本身就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所以我也希望今后有更多的人来架桥铺路,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增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沟通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