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生态学概述
1.1生物间的化学联系-自然界中的普遍现象
1.2化学生态学的历史和发展
1.3化学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和趋势
1.4化学生态学所涉及的生物类群和主要学科
1.5化学生态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和技术
1.6化学生态学的意义
本章摘要
主要参考文献
2信息化学物质
2.1化学通讯的特点
2.2信息化学物质的分类和概念
2.3信息化学物质的来源
2.4气味扩散规律
本章摘要
主要参考文献
3化学感受机制
3.1神经系统
3.2化学感器
3.3化学感受机制
3.4神经编码
本章摘要
主要参考文献
4昆虫信息素
4.1昆虫信息素的概念
4.2昆虫信息素的化学
4.3昆虫对信息素的行为反应及影响因素
4.4昆虫信息素的应用
本章摘要
主要参考文献
5昆虫与植物的关系(一):概述
5.1昆虫与植物关系的重要性
5.2昆虫对植物的为害程度
5.3植食性昆虫的概况
5.4寄主植物的分化
5.5植食性昆虫:是植物分类学家吗
本章摘要
主要参考文献
6昆虫与植物的关系(二):植物次生化学物质
6.1植物次生物质的意义
6.2植物次生物质的主要类别
6.3植物产生次生物质的代价
6.4自毒问题
本章摘要
主要参考文献
7昆虫与植物的关系(三):昆虫对寄主植物的选择和利用
7.1昆虫对植物的选择
7.2昆虫对植物的利用
本章摘要
主要参考文献
8昆虫与花
8.1共生关系
8.2花恒定性
8.3花的识别
8.4传粉的能量消耗
8.5植物的"奖励"策略
8.6信息物质
8.7昆虫在花簇内的运动
8.8竞争问题
8.9协同进化
8.10传粉昆虫的保护
本章摘要
主要参考文献
9次生物质在三级营养关系中的作用
9.1次生物质在植物-植食者-天敌三级营养关系中的作用
9.2次生物质在植物-微生物-昆虫关系中的作用
本章摘要
主要参考文献
10植物他感作用
10.1定义
10.2历史
10.植物他感作用在自然和人工生态系统中的意义
10.4我国的研究概况
10.5他感作用机制
10.6他感作用研究的基本程序
本章摘要"
主要参考文献
11植物诱导抗性
11.1概念和意义
11.2植物诱导抗性的研究历史
11.3诱导的特异性
11.4植物的通讯信号
11.5植物诱导抗性的机制
11.6诱导化学物质的机制
11.7植物诱导抗性的代价
11.8植物诱导抗性在农业上的应用
本章摘要
主要参考文献
12化学生态学和生物技术
12.1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简况
12.2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和生态学方面的潜在风险
12.化学生态学和生物技术的关系
本章摘要
主要参考文献
13海洋环境中的化学通讯
13.1概述
13.2信息化学物质
13.3生物对化学刺激的识别
13.4化学信号与流水动力作用的相互影响
13.5目前的技术水平
13.6展望
本章摘要
主要参考文献
14化学生态学方法总论
14.1技术和方法在化学生态学中的意义
14.2化学生态学研究的基本程序"
14.3化学生态学研究常用技术概述
主要参考文献
15生物测定方法
15.1生物材料的选择
15.2嗅觉定向
15.3取食测定
主要参考文献
16风洞
16.1风洞的特点
16.2风洞基本组成和原理
16.3实验准备和实际操作
16.4风洞实验实例
主要参考文献
17刺吸电位技术
17.1概述
17.2原理
17.3设备的基本组成
17.4基本操作
17.5记录结果的分析
17.6如何从头开始-与EPG研究相关的技术
主要参考文献
18触角电位及其相关技术
18.1触角电位技术
18.2触角电位-气谱联用仪
18.3单细胞记录
主要参考文献
19化学分析方法
19.1样品制备
19.2气相色谱
19.3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19.4高压液相色谱
主要参考文献
20国际化学生态学文献和网络资源评介
20.1专著
20.2杂志
20.3重要的化学生态学实验室
20.4化学生态学有关的讨论组
20.5主要的化学生态学组织机构和会议
附录1代表性昆虫信息素的化学结构
附录2植物次生物质代表性类别的化学结构
附录3烃类及作为复合词前缀的名称
附录4化合物常见英文前缀和后缀
附录5化学生态学常用计量单位
附录6国际化学生态学会章程(摘要)
附录7汉英(拉)名词索引
附录8英(拉)汉名词索引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