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学海,字澄之,出生于19世纪,卒于20世纪,清代安徽建德人,是清代的官吏和医学家。早年潜心于儒学,在光绪十八年(1892年)中进士,任补内阁中书,又出任浙江候补道。后来潜心研究医学,论脉尤为详尽深刻。另外,他读书治学极为严谨精博,在临床实践中,能学以致用,运用所学的医理指导临证治疗,因而每遇大病难症,在群医束手时,他往往能以一二剂挽回,并有奇效,名传遐迩。在学术上,他多宗张璐、叶天士,因此他自称对清代名医,服膺张璐、叶天士两家证治,故于临证时常取张璐学说。由于深受其思想的影响,所以他的学术观点与其颇相近似。在他在江淮间为官之际,时常在冗忙的政务之间像一般医生那样为人治病疗疾,故对疑难病证的治疗也颇为得心应手。他对史堪、张元素、刘完素、滑寿、叶天士等诸家之作尽皆评注,其注评内容少有依托附会之语,而多为实际效验和临证心得内容,足见其治学之严谨。应该说他是一位很有成就的医学家,他的著作相当丰富,有:《脉学四种》,《脉义简摩》8卷,《脉简朴义》2卷,《诊家直诀》2卷,《辨脉平脉章句》2卷,《形色外诊简摩》2卷,《伤寒补例》2卷,《读医随笔》6卷,《评注医书》(滑伯仁《诊家枢要》,张洁古《藏府药式》,朱丹溪《金匮钩元》,刘河间《三消论》,叶天士《温热论》、《幼科要略》、《叶案存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