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朴是其又一特征。其实平和与拙朴是不可分的,但从评品的角度讲,拙朴较多地表现为形式,平和倾向于内质。艺术之演进无不由拙朴而华贵。以篆刻论,周秦时期是以拙朴为旨的阶段。拙者与巧为对立,朴者以华为对立。然而对立非绝对,就中寓转化。十拙而无一巧,往往是呆而非拙;十朴而无一华,往往是笨而非朴。拙巧、朴华的有效转化,正是辩证法在艺术中的正确运用,更是智者以其艺心和悟性作出的成功演绎。兆基兄的印作,就具有拙中寓巧,朴中显华的妙谛。诚然,恰如天上古来就没有两片一姿一式的云,拙朴作为一格,依旧是百花齐放的一座花园,兆基兄的拙朴当是以平和为基调的新葩。在时尚华靡和炒作的氛围中,心思不随风向转,而执意地去追求平和拙朴的作风,是一种逆潮流的大勇作为,是一条加倍艰辛的征途,它是发自艺术家对自身品格的定位,也是基于对自我力量的信心,更是对这门艺术负责任的表现。更个性、本质地讲,这又是其天生的禀性所确定的。笔者与兆基兄相交多年,其为人磊落,恬淡,随和,才人多艺而不卖弄,不矫情,不燥动。我想凡此种种,使其能超然、独立、快乐地坚守和发展他那自我塑造的一片神圣乐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