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宗教佛教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上、下卷)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上、下卷)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上、下卷)

定 价:¥78.00

作 者: 方立天著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佛教

ISBN: 9787300042589 出版时间: 2003-08-01 包装: 平装
开本: 21cm 页数: 1269 字数:  

内容简介

  “佛教的哲学”是一个非常后起的概念,但佛教思惟无疑是作为宗教的佛教进入人类的精神生活领域的结果。方立天教授的这本《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上、下卷)》描述了自古以来中国社会所特有的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佛教精神生活内容,勾勒了中国佛教哲学体系,是作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肯定以及一份期待先进文化产生的热情。方立天先生在国内是老一辈的佛学家,他在诸种思潮蜂起的今天,仍然诚笃地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实实在在地运用这一思想,认真地整理中国佛教的思想发展脉络。《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上、下卷)》一书正是先生倾其毕生精力而著的经典著作。本书从中国哲学史发展的脉络来解读、诠释中国佛教哲学的思想,并采用问题解析体来展现中国佛教哲学的内容。全书通过总论、人生论、心性论、宇宙论和实践论五篇专题论述,阐明了中国佛教哲学问题的滥觞、论辩、演变与发展的历史轨迹,显示了其间不同观点之间的互动进程,总结了其哲学思维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规律。值得关注的是本书的纵向考察,始于印度的文明史开端,以佛教出现后的历史为重点线索,从佛陀在世时2500年前一贯而下,直到真正的中国特色的佛教产生,中国特色的佛学理论体系的诞生与建立,在这个思想发展的长河中勾勒出了佛教哲学从西往东的广阔历史发展空间。同时本书理论探讨广泛全面,文风平易,观念表达清楚明白,真正体现了哲学史是概念发展史这一精当的命题。

作者简介

  方立天,1933年生,浙江永康人。196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后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助教、讲师,1984年经国务院特批破格晋升为正教授。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所长。历任中国宗教学会副会长、顾问,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常务副会长,《中国哲学史》杂志主编,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等。长期从事中国哲学、佛教与文化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要专著有:《魏晋南北朝佛教论丛》、《佛教哲学》、《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和《中国古代哲学问题发展史》(上下册)等,此外发表文章250余篇。

图书目录

上 卷
第一编 总 论
小 引
第一章 中国佛教哲学的形成
第一节 中国佛教哲学的界说 4)
第二节 中国佛教哲学形成的途径 9)
一、翻译经典 9)
二、讲习经义 13)
三、编撰佛典 16)
四、判教创宗 19)
第三节 中国佛教哲学形成的根源 20)
一、地理环境 23)
二、自然经济 23)
三、政治结构 25)
四、文化环境 27)
第二章 中国佛教哲学的历史演变 32)
第一节 “格义”式哲学的产生 32)
第二节 玄学化哲学的流行 37)
第三节 学派哲学的兴起 42)
第四节 宗派哲学的繁荣 46)
第五节 心性哲学的合流 50)
小结 53)
第三章 中国佛教哲学的思想体系 55)
第一节 中国佛教哲学体系的思想元素 55)
一、人生论哲学 56)
 二、宇宙论哲学 58)
 三、实践论哲学 60)
第二节 中国佛教哲学体系的多重联系 61)
一、层次和核心 61)
 二、内部联系 62)
 三、外部联系 64)
第三节 中国佛教哲学体系的内外作用 66)
一、内部作用 67)
二、外部作用 68)
第二编 人生论
小 引 72)
第四章 中国佛教的因果报应论 76)
第一节 惊世骇俗的新型人生哲学 77)
一、“实理”与“根要” 78)
 二、质疑与挑战 80)
第二节 报应说的新论证 84)
一、报应的根源 84)
二、报应的方式 88)
三、报应的主体 92)
四、报应的性质 95)
第三节 轮回说的新阐发 97)
一、六道轮回与魂归泰山 98)
 二、十界互具与刻刻轮回 102)
 三、轮回与持戒,轮回与心念 104)
 四、对儒家反轮回说的回应 106)
第四节 中国佛教因果报应论的特色 109)
一、因果报应论的哲学内涵 110)
 二、因果报应论的社会功能 111)
三、中国佛教因果报应论的思想特色 113)
第五章 中国佛教的神不灭论 117)
第一节 令人困惑的重大哲学问题 118)
一、两个问题的对立见解 118)
二、中国佛教的一般回应 120)
三、形成分歧的深刻原因 122)
第二节 神灭与神不灭的论争 122)
一、论争的开展 123)
二、论争的激化 124)
三、论争的高潮 127)
第三节 “神”的意蕴与神不灭的论证 130)
一、“神”的多重意蕴 130)
二、神不灭的系统论证 133)
第四节 佛教神不灭论与中国固有思想文化 139)
第六章 中国佛教涅观念的演变与发展 (148)
第一节 印度佛教涅?学说略述 149)
一、部派佛教的两种涅NC862说 149)
二、中观学派的涅NC862与世间无差别论 150)
 三、《大般涅NC862经》的涅NC862四德说 151)
四、唯识学派的涅NC862即真如离障说 152)
第二节 汉、魏、晋时代的涅?思想 154)
第三节 南北朝的涅?师说 158)
第四节 隋唐佛教宗派的涅?论 160)
第七章 中国佛教对于“佛”的涵义的转换与拓展 164)
第一节 印度佛教佛身论略述 164)
一、从一身说到多身说 165)
 二、从一佛说到多佛说 168)
第二节 中国佛教对于“佛”的涵义的中国化诠释 169)
一、体道者是佛 170)
二、“周孔即佛,佛即周孔” 171)
三、佛是人格神 172)
 四、“法即佛”和“理者是佛” 172)
 五、天台宗的“六即佛”说 174)
 六、禅宗的“如何是佛”说 177)
第三节 中国佛教对于佛身的创造性阐述 184)
一、隋唐前的法身观 184)
 二、《大乘起信论》的三身理论 188)
三、天台、华严、净土、禅诸宗的佛身说 190)
第八章 中国佛教净土观念的类别与转型 199)
第一节 印度佛教净土说略述 199)
第二节 弥勒净土信仰的兴衰 203)
第三节 弥陀净土思想的歧解 205)
第四节 唯心净土观念的流传 210)
第五节 人间净土思想的倡导 213)
第三编 心性论
小 引 220)
第九章 印度佛教心性论思想概述 228)
第一节 小乘佛教的心性说 229)
一、心识说 229)
二、心性染净说 233)
第二节 大乘佛教如来藏系的“一性皆成”说 238)
一、菩提心 240)
二、如来藏 241)
 三、佛性 245)
第三节 大乘佛教瑜伽行派的“五性各别”说 252)
一、种性与阿赖耶识种子 253)
二、五种性说 256)
第四节 如来藏说与阿赖耶识说的调和 261)
第十章 中国佛教心性论哲学范畴网络 267)
第一节 “心”范畴的展开与关联 268)
第二节 “性”范畴的展开与关联 273)
第三节 合论 278)
第十一章 南北朝时代佛教三大心性论思潮 284)
第一节 佛性学说的探索与分歧 284)
一、佛性的意义 285)
 二、佛性的有无 290)
三、佛性的本有始有 291)
第二节 关于阿赖耶识的歧解与争论 294)
一、阿赖耶识真妄辨 295)
 二、阿赖耶识与佛性 296)
第三节 真心本觉的提出与阐扬 298)
第十二章 天台宗的性具善恶说 304)
第一节 三法无差 305)
一、心无差 305)
二、众生无差 307)
 三、佛无差 307)
第二节 三因佛性 308)
第三节 相对种与同类种 310)
第四节 性具善恶 312)
一、善性恶性本具不断 313)
 二、“性具之功,功在性恶” 315)
三、贪欲即是道 316)
四、理毒性毒之争 318)
第五节 无情有性 320)
第十三章 华严宗的自性清净圆明说 327)
第一节 明佛种性 328)
第二节 自性清净圆明 332)
第三节 无住心体 335)
第四节 真心即性 339)
第五节 自心为不动智 342)
第十四章 三论、唯识和密诸宗的心性论 345)
第一节 三论宗的中道佛性论 345)
一、对以往佛性论的总结和批判 346)
 二、中道佛性论的提出与开展 349)
第二节 法相唯识宗的一分无性说 354)
一、三类阐提 354)
 二、理佛性与行佛性 357)
第三节 密宗的本不生即心实际说 361)
一、三界无二无别 361)
 二、本不生即心实际 362)
 三、心自觉心 364)
第十五章 禅宗的理论要旨与慧能前禅师的心性思想 366)
第一节 禅宗的理论要旨——心性论 366)
第二节 达摩、慧可、僧璨的真性与自觉说 370)
一、同一真性与安心法门 371)
 二、自觉圣智与是心是佛 373)
 三、一心不生与任性合道 375)
第三节 道信和弘忍的念佛心与本真心思想 377)
一、心心念佛与念佛净心 377)
 二、明净心与念佛心 379)
三、自心与本真心 383)[ZK)]
第四节 牛头法融的无心与忘情说 387)
一、“无心”合“道” 388)
二、丧己忘情 392)
三、无情有性 393)
第五节 神秀的染净二心说 395)
第十六章 慧能《坛经》的性净自悟说 400)
第一节 心、自心、本心与自本心 402)
第二节 性、自性、本性与自本性 405)
一、《坛经》“自性”概念的性质 408)
 二、《坛经》“自性”概念的功能 409)
第三节 心地性王与心性同一 413)
第四节 自心是佛与本性顿悟 415)
第十七章 荷泽宗的灵知心体说 418)
第一节 灵知 419)
第二节 佛性与佛心 425)
第三节 禅门三宗心说 430)
第十八章 石头宗的灵源皎洁说 437)
第一节 心灵湛圆 438)
第二节 心地自然 446)
第三节 性理归宗 452)
第四节 无心合道 455)
第五节 无情说法 459)
第六节 一心为宗 461)
第十九章 洪州宗的平常心是道说 467)
第一节 平常心是道与触类是道 468)
第二节 清净本心与见闻觉知 477)
第三节 即心即佛与非心非佛 480)
第四节 心即是佛与无心是道 485)
第五节 有情无佛性与无情有佛性 492)
小结 497)
第二十章 临济宗的一念心清净与无事是贵人说 499)
第一节 心清净与自信心 500)
第二节 见闻觉知与全体大用 504)
第三节 “无事”与“无”字 509)
第四节 菩提心与忠义心 515)
第五节 清净心与一心法界 517)
第二十一章 儒、佛心性思想的互动 522)
第一节 儒家心性思想的历史演变 523)
第二节 学术思想重心的共同转轨 527)
一、儒家人性论与佛教学术思想重心的转移 527)
二、佛教心性论与儒家学术思想重心的定位 528)
第三节 自心地位的突出与心性本体的确立 529)
一、重视现实人心与自心地位的突出 529)
 二、真心本体说与心性本体的确立 530)
第四节 心性思想内涵的调整互补 535)
一、性善恶之辩与性有善恶论 535)
 二、生静心知与性静性觉 538)
三、真妄净染与心性二元 541)
四、忘心无境与无心无著 542)
第五节 心性修养方式方法的吸取容摄 544)
一、“极高明而道中庸”与“平常心是道” 544)
二、尽心知性与明心见性 546)
三、情染性净与灭情复性 547)
四、识得本心与发明本心 548)
五、顿悟与神悟 549)
六、禅定与静坐 550)
第二十二章 道、佛心性思想的互动 552)
第一节 道家对佛教心性论的影响 553)
一、道与禅 555)
 二、自然与自性 563)
 三、无为而无不为与无修而修 568)
 四、静观、得意忘言与禅悟 571)
第二节 佛教对道教心性论的影响 575)
一、轮回果报与形亡性存 576)
 二、万法皆空与忘身无心 578)
 三、心生万法与心为道体 582)
 四、明心见性与修心炼性 588)
余论一 心性论:中印佛教思想的重要同异点 595)
一、中印佛教心性思想之同 596)
二、中印佛教心性思想之异 598)
余论二 心性论:儒、道、佛三教哲学的主要契合点 602)
下 卷
第四编 宇宙论
小 引 610)
第二十三章 中国佛教的宇宙结构论 617)
第一节 宇宙图式论 618)
一、《经律异相》的天地说 618)
 二、《法苑珠林》的三界说 622)
 三、《法界安立图》的宇宙图式说 626)
第二节 宇宙时间观 634)
一、《经律异相》的三界成坏说 634)
 二、《法苑珠林》的劫量说 636)
 三、《法界安立图》的四大千劫量说 640)
第二十四章 中国佛教的现象论 645)
第一节 僧肇的物不真论和物不迁论 649)
一、“假号不真”的物不真论 649)
 二、“动静未始异”的物不迁论 658)
第二节 天台宗的诸法即实相说 665)
一、实相的意义、内容与表述 666)
 二、诸法即实相 670)
第三节 法相唯识宗的三自性说与三类境说 678)
一、三自性说:存在的三种形态 678)
 二、三类境说:现象的三种类别 681)
第四节 华严宗的事事无碍论 684)
一、事事无碍的界说 684)
二、事事无碍论的内容 686)
 三、事事无碍论的哲学底蕴与逻辑性格 693)
 四、事事无碍论的理论基础与中国特色 698)
第五节 镇澄对僧肇《物不迁论》的批评 703)
一、性空与性住 705)
 二、法住与性住 712)
 三、性空与实性(佛性) 715)
第二十五章 中国佛教的本体论(上) 718)
第一节 印度佛教本体论略述 718)
一、本体“实有”说 719)
二、本体性空说 722)
三、本体心识说 728)
第二节 中国佛教本体论形成的本土思想背景 738)
一、中国固有本体论思想概述 738)
 二、中国佛教本体论形成的途径 746)
第三节 气本原说的认同与扬弃 748)
一、气与“四大” 749)
 二、气与因果报应及神不灭 750)
 三、气与心 752)
第四节 道体说的牵附与会通 755)
一、以道家之“道”为佛教之“道” 755)
 二、从“道亦虚空”到“虚空为道本” 758)
 三、道体遍在与无情有佛性 759)
第五节 本无说的兴起与终结 761)
一、东汉三国时代的本无思想 762)
 二、本无宗的本体思想 764)
第二十六章 中国佛教的本体论(下) 772)
第一节 法性实在论的确立与转向 772)
一、慧远的法性实在论 773)
 二、鸠摩罗什对法性实在论的批评 776)
 三、法性实在论的理论转轨 778)
第二节 “理”思想的拓展与演进 783)
一、中国哲学“理”范畴简述 784)
 二、竺道生的理佛说 785)
 三、天台宗的理具说 789)
 四、华严宗的理体说 794)
 五、禅宗的理事不二说 797)
第三节 心本原说的创立与发展 806)
一、心本原说的提出 806)
 二、东晋时代心有无义之争辩与心本体说之滥觞 811)
三、《大乘起信论》的一心二门说 814)
四、地论师与摄论师关于心识本原之论辩 819)
五、天台宗的心本说 822)
六、华严宗的真心本原说 829)
 七、禅宗的自心本原说 836)
第五编 实践论
小 引 846)
第二十七章 中国佛教的伦理观 855)
第一节 中国佛教伦理的理论基础 857)
一、佛教伦理旨趣的根据——人生论 857)
 二、佛教伦理价值的基石——果报论 859)
 三、佛教伦理自觉的本原——心性论 864)
第二节 伦理原则与伦理德目 867)
一、三大伦理原则 867)
二、重要的伦理德目 876)
第三节 中国佛教伦理与世俗伦理 881)
一、中国佛教与儒家世俗伦理协调的方式 882)
 二、佛教伦理思想为中国世俗伦理提供的新因素 892)
第四节 中国佛教伦理的历史作用与现代价值 895)
第二十八章 中国佛教的禅修论(上) 898)
第一节 禅·禅定·禅悟 899)
第二节 汉晋禅学 904)
一、禅法的传入 904)
二、东晋十六国时代禅法的多元融合 906)
第三节 南北朝禅学 915)
一、北朝禅学的五系 915)
二、南朝禅学的重镇 927)
三、南北朝禅学的基本特点 933)
第四节 天台宗的圆顿止观法门 935)
一、止观的涵义与类别 935)
二、圆顿止观法门 937)
第二十九章 中国佛教的禅修论(下) 949)
第一节 道信和弘忍的东山法门 949)
一、道信的“念佛即是念心”说 950)
 二、从道信的“守一”到弘忍的“守心” 952)
第二节 南顿北渐 955)
一、晋宋之际的顿渐分野 957)
 二、神秀一系:重渐修渐悟 959)
 三、慧能和神会:主顿悟渐修 963)
 四、洪州、石头二宗和五家:倡无修顿悟 972)
五、南顿北渐的异同 982)
第三节 如来禅与祖师禅 984)
一、何谓如来禅 985)
 二、何谓祖师禅 995)
 三、如来禅与祖师禅的禅法区别 999)
 四、如来禅与祖师禅的历史界限 1004)
 五、祖师禅提出的思想背景及其流传的文化意义 1009)
第四节 文字禅、看话禅与默照禅 1011)
一、绕路说禅的文字禅 1012)
 二、参究话头的看话禅 1015)
 三、守默观照的默照禅 1018)
第五节 念佛禅 1022)
第三十章 中国佛教的直觉论 1031)
第一节 中国佛教直觉思维重要词语的界说 1032)
一、观 1032)
 二、照 1033)
三、证 1034)
四、悟 1034)
第二节 中国佛教直觉思维的历史演变 1036)
一、汉魏西晋的禅观与般若直观 1036)
 二、东晋南北朝禅观与空观相融合的直观方式 1039)
三、隋唐以来中国佛教诸宗的直觉方式 1046)
第三节 中国佛教直觉思维的主要特点 1071)
第三十一章 中国佛教的语言观 1073)
第一节 印度佛教语言观略述 1074)
第二节 中国儒家、道家、玄学家的语言观略述 1089)
一、儒家重社会功能的语言观 1089)
二、道家语言观的四要点 1092)
三、魏晋玄学家的“得意忘象”、“得象忘言”说 1095)
第三节 禅宗前中国佛教语言观要略 1097)
一、译经、转读、唱导涉及的语言观 1097)
 二、东晋时代著名佛教学者的语言观 1101)
 三、天台、三论、净土诸宗的语言观 1104)
第四节 禅宗的“不立文字”语言观 1114)
一、重在不执文字的“不立文字”说 1115)
二、不立文字原则下的“不离文字”说 1132)
第三十二章 中国佛教的真理观 1145)
第一节 印度佛教真理观概述 1146)
一、〖JP2〗早期佛教的四谛和三法印说 1146)
 二、部派佛教的二谛说 1148)
 三、大乘佛教的实相说 1150)
第二节 鸠摩罗什、僧肇和竺道生在中国佛教真理观上的奠基性作用 1154)
第三节 三论师系与成论师系在二谛问题上的歧异 1158)
 一、二谛意义 1159)
 二、二谛内容 1161)
 三、二谛体性 1163)
第四节 吉藏的破邪显正说与四重二谛说 1170)
一、重在无所得的破邪显正说 1170)
 二、意在言亡虑绝的四重二谛说 1175)
第五节 智NFDA5的七种二谛说与三谛圆融说 1179)
一、与判教相结合的七种二谛说 1179
二、三谛圆融说与中道佛性化 1182)
第六节 窥基的四重二谛说 1196)
小结 1199)[BG)W]
结语 1203)
征引与参考书目 1225)
主要人名索引 1247)
后记 1266)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