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一《周易》为易的传统的综合与总结
二三易的共同起点——易的经验体验
三从易的经验与体验到易道的建立
四易的体验与向度
五易的未来发展与研究方向
六《易经》的思想体系
七《易经》与新科学
八《易经》与预测
九《易经》的伦理次序
一○简评《中国实学史》
—一亚里士多德论范畴
一二康德的十二范畴
一三箕子所举“洪范九畴”
一四五行思想的对应性
一五阴阳思想的辩证性
一六《易传》与老庄
一七中国哲学的本体范畴
一八天、道范畴分析
一九性、命范畴分析
二○理、气范畴分析
二一心性范畴分析
二二我与佛学
二三我与禅学
二四佛教在当今社会中的角色
二五宋明理学家对佛教的批评
二六科技知识与道德价值
二七文化传统与社会变迁
二八近代中国与现代西方的社会发展
二九中西文化之争的评价
三○内省与外观
三一新儒学与新儒家
三二超越与自我超越
三三知识与价值
三四民主化与人文精神
三五中国美学四题
三六“排他性人道主义”
三七“包容性人道主义”
三八儒家是一种“包容性人道主义”
三九怀特海的有机宇宙和儒家本体宇宙论
四○道家对自然世界的看法
四一朱熹遇遁之家人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