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门柳》提出了许多不仅是17世纪而且是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需要选择的问题。如义、利之间的选择,钱谦益因为利欲的膨胀而导致精神的滑坡,当代知识分子中又何尝没有新的钱谦益?知识分子的位置的哪里?参政还是请议?在参政中如何保持知识分子独立不阿的品质?在清议中又如何避免空谈而发挥真正效用?这些不仅是困惑当时陈贞慧、黄宗羲的问题,也是今天的知识分子面对的难题。还有,是重是非,还是重利害?是坚定地追求真理,哪怕付出生命的代价,还是安全第一,明哲保身?对于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知识分子,这是一个令人心痛的问题。《白门柳》探讨了这些问题,但不是论文式的探讨,而是艺术性的探讨,不是要给出一个明确无误的结论,而是让这种辨论从古人一直传递到今天的读者。从这个意义上说,《白门柳》成功地沟通了历史与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