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文学艺术文学散文随笔中国古代散文随笔韦应物集校注

韦应物集校注

韦应物集校注

定 价:¥42.10

作 者: (唐)韦应物著;陶敏,王友胜校注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丛编项: 中国古典文学丛书
标 签: 古典小说

ISBN: 9787532524259 出版时间: 1998-12-01 包装: 精装
开本: 21cm 页数: 668 字数:  

内容简介

  前言 韦应物(七三三?—— 约七九三),京兆杜陵(令陕西西住东南)人。韦氏世为三辅著姓。应物六世祖复,澹於名利,前後十被徵辟,皆不应命。北周明帝即位,礼敬甚厚,作诗赐之,封为逍遥公。五世祖冲,仕隋为民部尚书。高祖挺,唐太宗时历官吏部侍郎、黄门侍郎、御史大夫等官职。曾祖待顺相武后,官吏部尚书。唐代,民间流传着「城南韦、杜,去天尺五」的俗谚,韦应物就是这个显赫家族中的一员。但是,到应物的祖、父辈,家道已经逐渐式微。应物祖韦令仪,只担任过司门郎中、宗正少卿等中级职务。至应物的父亲韦变,旧史中已经没有记载,仅唐朝名书录提到他曾官「少[敞皿]」。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韦变仕途并不通达,但他和他的兄长韦鉴、銮子鸥,都以绘书驰名於世,见诸张彦远历代名书记等纪载。至於韦应物自己,他在诗中一再说自己「家贫无旧业」(发广陵留上家兄兼寄上长沙),在能烁阳令後寄居澧上善福精舍,能滁州刺史後寓居滁州西涧,能苏州刺史後寓居苏州永定寺,都没有回到杜陵,可见他在老家已经没有丰厚的产业了。总之,韦应物出身在一个有着显赫家世和隐逸传统的世家大族,但是,他却属于这个家族较为贫寒而又富于艺术修养的一支。 韦应物约生於开元二十一年(七三三),天宝六年(七四七)左右,年十五,因门荫得补三行,成为玄宗的御前侍卫,陪侍从游宴。後来进入太学读书。安、史乱起,曾避难居武功等地。大约在肃宗时,曾为河阳从事。代宗广德中,为洛阳丞。永泰元年*七六五*,因惩办不法军士,被讼去官,闲居于洛阳同德寺。大历四年(七六九),南游扬州。後为河南府兵曹参军,大历八年,因病去官,复寓居洛阳同德精舍。九年,为京兆府功曹参军,摄高陵令。十三年,为邓鲧令。次年,京兆尹黎干获罪,应物坐为干所引荐改栎阳令。旋称疾辞官,寓居澧上博福精舍。建中二年(七八一),除尚书比部员外郎。三年秋,出任滁州刺史。兴元元年(七八四)罢任,闲居滁州西涧。贞元元年(七八五),起为江州刺史。三年,入朝为尚书左司郎中。四年冬,复出为苏州刺史,约七年;罢任,居于苏州永定寺,大的此後不久,卒於苏州。一次又一次地出仕,一次又一次地罢官,闲居佛寺,这就是韦应物所走过的人生道路。 韦应物生活的时代,正值安、史之乱前後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面对著如日中天的大唐帝国的急遽没落,大多数时人茫茫然不知所措,他们的诗歌虽然也或多或少反映了动乱时代的社会现实,但大都局限于个人生活的狭小范围,表现自我的主观感受!追求悠远的韵致,内容相对贫乏,风格趋于纤弱,缺乏盛唐诗歌那种干时济世的激情与豪迈爽朗的气度。但在大历、贞元时期的众多诗人中,韦应物却卓然不群,自成一家。他去世後不久,白居易就推崇他的五诗[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兴与九书),唐末司空图将他与王维并称,後人更将他与陶渊明台称「陶韦」,与柳宗元并称「韦柳」,又与王维、孟浩然、柳宗元合称「王孟韦柳」 严羽沧浪诗话列举唐诗诸体中,就有「韦柳体」,王渔洋更奉他的诗作为「神韵」的典范。可见,在唐诗乃至整个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史上,韦应物有着重要的地位。

作者简介

暂缺《韦应物集校注》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目录
   前言
   卷一
   赋
   冰赋
   杂拟
   拟古诗十二首
   杂体五首
   与友生野饮效陶体
   效何水部二首
   效陶彭泽
   燕集
   大梁亭会李四栖梧作
   燕李录事
   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扬州偶会前洛阳卢耿主簿
   贾常侍林亭燕集
   月夜会徐十一草堂
   移疾会诗客元主怀释子法朗因贻
   诸曹
   慈恩伽蓝清会
   夜偶请客操公作
   与韩库部会王祠曹宅作
   晦日处士叔园林燕集
   扈亭西陂燕党
   西郊燕集
   春宵燕万年吉少府中孚南馆
   滁州园池燕元氏亲属
   邵楼春燕
   南塘泛舟会元六昆季
   耶斋雨中与诰文士燕集
   军中冬燕
   司空主簿琴席
   与村老对饮
   卷二
   寄赠上
   城中卧疾知阎薛二子屡从邑令饮因以赠之
   听嘉陵江水声寄深上人
   高陵人情寄三原卢少府
   假中对雨呈县中僚友
   赠萧河南
   示从子河南尉班
   趋府候晓呈两县僚友
   赠李儋
   赠卢嵩
   寄冯著
   早春对雪寄前殿中元侍御
   赠王侍御
   将往江淮寄李十九儋
   自巩洛舟行入黄河即事寄府县僚友
   寄卢庾
   发广陵留上家兄兼寄上长沙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
   寄洪州幕府卢二十一侍御
   经少林精舍寄都邑亲友
   同长源归南徐寄子西子烈有道
   方中闻李儋过门不访聊以寄赠
   同德精舍养疾寄河南兵曹东厅拨
   同德寺雨後寄元侍御李博士
   同德合期元侍御李博士不至各投赠二首
   使云阳寄府曹
   过扶风精舍旧居简朝宗巨川兄弟
   赠令狐士曹
   赠冯著
   对雨寄韩库部协
   寄子西
   县内闲居赠温公
   对多赠徐秀才
   西郊游宴寄赠邑僚李巽
   对雨赠李主簿高秀才
   休沐东还胄贵里示端
   朝请後还邑寄诸友生
   澧上西斋寄诸友
   独游西斋寄崔主簿
   紫合东林居士叔缄赐松英丸捧对忻喜盖非麈侣之所当服辄献诗代放
   秋集能还途中作谨献青春公黎公
   闲居赠友
   四禅精舍登览悲苜寄朝宗巨川兄弟
   善福阁对雨寄李忆幼遐
   寺居独夜寄崔主簿
   九日向上作寄崔主簿倬二季端絮
   西郊荠疾闻畅校书有新什见赠久伫不至先寄此诗
   澧上寄幼遐
   善福精舍示诸生
   晚出澧上赠崔都水
   寓居澧上精舍寄于张二舍人
   开元观怀旧寄李二韩二裴四兼呈崔郎中严家令
   春日郊居寄万年吉少府中孚三原卢少府伟夏侯校书审
   澧上醉题寄涤武
   西郊期涤武不至书示
   澧上对月寄孔谏议
   将往滁城恋新竹简崔都水示端
   还阙首途寄精舍亲友
   秋夜南宫寄澧上弟及诸生
   涂中书情寄澧上两弟因送二甥却还
   雪夜下朝呈省中一绝
   卷三
    寄赠下
   奇柳州韩司户郎中
   寄令狐侍郎
   闲居寄端及重阳
   园林晏起寄昭应韩明府卢主簿
   寄大梁诸友
   新秋夜寄诸弟
   郊园闻蝉寄诸弟
   寄中考刘舍人
   郡斋感秋寄诸弟
   郡中对雨赠元锡兼简杨凌
   冬至夜寄京师给弟兼怀崔都水
   元日寄诸弟兼呈崔都水
   寄职方刘郎中
   社日寄崔都水及诸弟群属
   寒食日寄诸弟
   三月三日寄诸弟兼怀崔都水
   赠李儋侍御
   寄杨协律
   郡斋赠王卿
   简恒璨
   闲居寄诸弟
   登楼寄王卿
   寄畅当
   赠崔员外
   寄李儋元锡
   京师叛乱寄诸弟
   赠琮公
   寄诸弟
   寄恒璨
   简郡中诸生
   寄全椒山中道士
   寄释子良史酒
   重寄
   答释子良支送酒瓢
   简陟巡建三甥
   览褒子卧病一绝聊以题示
   寄璨师
   寄卢陟
   途中寄杨邈裴绪示褒子
   宿永阳寄璨律师
   雪行寄褒子
   寄裴处士
   偶入西斋院示释子怛璨
   示全真元常
   寄刘尊师
   寄庐山稷衣居士
   因省风俗与从侄成绪游山水中道先归寄示
   寒食寄京师诸弟
   岁日寄京师诸季端武等
   简卢陟
   西涧即事示卢陟
   登郡楼寄京师诸季淮南子弟
   寄黄尊师
   寄黄刘二尊师
   秋夜寄丘二十二员外
   赠丘员外二首
   赠李判官
   寄皎然上人
   赠旧识
   复理西斋寄丘员外
   和张舍人夜直中书寄吏部刘员外
   和李二主簿寄准上綦毋三
   寄二严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九日
   附录
   一 集外诗文
   二 传记资料
   三 序跋
   四 著录
   五 评论
   六 简谱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