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工业技术水利工程现代水资源管理概论

现代水资源管理概论

现代水资源管理概论

定 价:¥36.00

作 者: 吴季松著
出版社: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水资源管理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08412245 出版时间: 2002-10-01 包装: 胶版纸
开本: 20cm 页数: 412 字数:  

内容简介

  《现代水资源管理概论》积作者20年来在国内外对生态学、现代管理学和知识经济学的研究,对水文学、地质学和生物学的学习以及8年来对水资源学的研究和管理实践,从高层管理的视野和国内外的丰富实践出发,阐述了水资源管理的一般与特殊规律。本书在知识经济与水资源、高技术与水资源、生态水、生态水的计算、负国内生产总值、涉水产业结构调整、缺水的经济与生态标准、水务管理体制改革、水生态系统建设、可持续发展议程和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有一系列创新尝试,并以作者亲身组织制定和实施的规划作为案例,分析和总结了这些创新的实践。本书可供水资源、生态学、管理学、知识经济学等部门的科研技术人员、国家公务员、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相关专业大专院校师生,以及所有关心水资源问题的读者使用参考。

作者简介

  吴季松,水利部水资源司司长,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第六届世界科技工业园区大会(1998,澳大利亚帕斯)组织委员会副主席,全国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委员,河海大学兼职教授,技术经济学博士。从事水资源、以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技术产业化为双主动力的可持续发展知识经济研究。1944年生;辽宁省沈阳市人。196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力学数学系。1979-1981年作为改革开放后首批出国访问学者,在法国从事受控热核聚变科学技术实验研究;1985-1986年主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学科知识综合研究应用于经济发展》专题研究,研究期间历美、日、英、法、瑞、荷兰、丹麦等7国;报告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1990-1992年任中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团参赞(第二把手)主管科学、文化。1992-1993年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技部门高技术与环境顾问;参与国际“知识经济”概念创意。1995年任第4届世界科技工业园区大会副主席。1996年任第5届世界科技工业园区大会亚洲唯一的学术委员。1997年任2000年汉诺威(德国)世界博览会国际指导委员会委员。1998年发表《人民日报》第一篇介绍“知识经济”文章“高科技、高技术产业化、知识经济的历史与现状”,1998年2月28日。1999年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参加中美环境与发展高层研讨会并做首席发言。2000年所著《知识经济》获第12届中国图书奖(独著第三名)。2001年任波恩国际淡水资源大会指导委员会委员;任北京市奥申委主席特别助理、顾问;著《亲历申奥》,为我国第一本介绍申奥书籍。2002年出版《现代水资源管理概论》,为第一本同类书籍。2003年发表《人民日报》第一篇全面介绍循环经济的文章,“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2003年4月11日。

图书目录

我与资源管理
第一章 水资源管理理论的经济学与管理学基础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观念的由来
    一、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早期认识
    二、“增长的极限”阶段
    三、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与水资源管理
    一、可持续发展程度的定量评价——可持续发展方程 
    二、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三、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 知识经济与水资源管理
    一、知识经济的定义
    二、知识经济的生产函数
    三、知识经济调控市场误区
    四、知识经济与水资源管理
  第四节 管理科学的基本原则
    一、早期管理理论
    二、西方现代企业管理
  第五节 现代管理科学的科学基础 
    一、系统论
    二、信息论
    三、控制论
    四、现代管理学的基本原理
  第六节 水资源管理学的基本原理
第二章 水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基础性资源
  第一节 世界水形势
    一、多数国家缺水
    二、城市缺水
    三、中国水资源在世界上的排位及对策
  第二节 国际水资源状况三例
    一、尼罗河的阿斯旺大坝
    二、埃及宏大的“水平扩张计划”
    三、土耳其安纳托利亚高原的水资源利用与保护
  第三节 大十资源
    一、大十自然资源
    二、新地资源以
    三、地球的水圈与水文循环
    四、水资源
  第四节 中国的水资源
  ……
第三章 水资源工作的战略目标
第四章 水生态系统建设 
第五章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
第六章 流域管理与水务局
第七章 水资源利用的法制化、民主化、科学化与市场化
第八章 水资源管理理论应用实例
参考文献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