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高度,第一次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载人党的文献,在党的代表大会上郑重地提出。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这一基本方略写入了国家根本大法。这一基本方略的提出和立,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离不开广大农民同志的积极参与,否则依法治国就不可一能得到全面落实。在中共中央举办的法制讲座上,江总书记指出,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中,我们必须始终重视保障和促进农村的改革发展与稳定,必须紧密结合农村改革和发展的实际,按照依法治国方略,继续积极推进农村的法制建设。江总书记就继续推进农村法制建设提出了四点要求。在农村实行法治,就是在党的领导下,运用法律手段管理农村的各项事务,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为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促进我国农业和农村跨世纪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十三亿人口有九亿在农村。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因此,要依法治国,就必须切实重视农村的法制建设,努力实现农业和农村工作法治化,否则,就会失去依法治国的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也就成为一句空话。改革开放二十年来,农村的法制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全国人大和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制定了许多行政法规,地方人大和政府还制定了一大批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初步形成了以农业法为核心的农业法律体系框架。农村的执法工作和执法机构、执法队伍建设,也得到明显加强。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加大了农业法律法规实施的监督检查力度。这些都有力地促进了村的法制建设,对保障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正在不断深化,市场经济正在迅猛发展。新形势下的农村社会也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农村旧的利益格局已经打破;新型的人际关系和利益关系开始形成;农民不再是因循守旧的小生产者,已经成为现代市场关系的主体;与此同时,正在向现代社会迈进的我国农村也出现了大量新的矛盾和新型纠纷。在此形势下,要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和改革成果,长期稳定农村基本政策,实施科教兴农,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保护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维护广大农民的民主权利和其他合法权益,促进农村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展,都需要进一步提高对农村法制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加强农村法制建设。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农业法律体系,加快制定、完善和规范农村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法律法规。同时必须努力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基层干部运用法律手段管理农村工作的水平,切实增强农村干部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努力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做到使广大农民知法守法,积极履行法定义务,自觉运用法律保护自已的合法权益。这对于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近年来的农村法制建设实践一再昭示我们,在市场经济大海中搏击和在依法治国伟大实践中熏陶、成长起来的一代新农民,对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依法处理个人与集体、国家的关系,真正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具有强烈和巨大的渴求。但由于农村人口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而法律条文繁多,内容晦涩难懂;法律专业图书不少,而适合农村读者的通俗读物缺乏,难以满足广大农村人口对法律知识的需求。鉴于以上情况,有关部门组织了一批了解农村生活和农民需求,并具有社会实践经验的法学专家学者编写了这套《中国农村法律知识读本》丛书。编写一套适合特定读者阅读,内容涉及各个法律门类和目前法制建设的热点、难点问题,且语言风格、篇幅一致的法律通俗读物,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中国农村法律知识读本》的作者们,克服各种困难,辛勤工作,在普法通俗读物的策划编写方面,*进行了一次有益的尝试。现在呈现给农村读者的这套法律知识读本,能结合农村实际,抓住广大农民迫切需要了解和解决的法律问题,通过经常发生在他们身边的具有典型性和针对性的生动事例,进行深入浅出和富有启发性、科学性的阐释。全书注重语言通俗性、内容生动性和实用性,却不失法律知识的系统性、严肃性和准确性;既易于学习掌握,更便于应用操作。相信会受到广大农村读者及农村基层组织的欢迎。《中国农村法律知识读本》的出版,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对落实党的十五大提出的依法治国方略,推进全民普法教育的发展,特别是提高九亿农村人口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使群众能够学习掌握常用的法律知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有着重要的意义。相信这套书的精心编写和成功出版发行一定会在全国广大农村营造出一个学法、用法的良好氛围,从而对农村的法治化进程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