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序 英文摘要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本书核心概念之说明 (一)产权、所有权 (二)民主和民主政治 (三)国家 三、本书的基本假设 四、对产权进行政治分析的方法论 (一)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方法论 (二)实证和规范相结合的方法、演绎和归纳相统一的方法 五、本书的基本设计 六、本书之不足 第一章 产权、国家与民主:一种模式化的解释 一、产权的政治学涵义 (一)产权的含义 (二)产权的起源 (三)产权、国家与民主的共同演进 二、产权经济学中的国家问题 (一)康芒斯:集体行动中的国家 (二)诺思的国家与制度创新理论 (三)布坎南的国家与“公共选择”理论 三、产权与民主演进的一个模式化解释 (一)产权经济学基本方法论的缺陷 (二)共同演进的含义:从社会的、经济的契约到政治的契约 第二章 西方民主史上的财产所有权:内在的矛盾及命运 一、财产所有权观念和结构的变化 (一)契约一权利本位观的财产权概念 (二)私人财产权观念及其在权利体系中的变化:产权结构的发展 二、现代民主的起源与发展,与财产所有权的关系及实质 (一)私人财产权与西方社会的兴起 (二)政治权力对经济权力的妥协,财产权结构变化的政治后果 三、民主的缺陷及西方社会对矛盾的解决 (一)代议制民主的缺陷及其与私有财产权之间的紧张关系 (二)经济权力的分散化 (三)加强政府干预的力度 四、私人财产权与民主之间的关系;尚未结束的争论 (一)民主与所有制有无联系 (二)资本主义与民主:联系的消失 (三)国家在财产权与民主的演进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三章 经典马克思主义的所有制、财产权与民主理论 一、对以往所有权理论以及相应的政治观点的继承和批判 (一)自然法理论 (二)劳动财产权理论 (三)乌托邦主义的财产权理论 (四)简短的小结 二、作为经济权力的财产权与作为政治统治的民主 (一)所有制为基点的方法论 (二)所有制与政治制度的共同演进 (三)市民社会的发展与资本主义民主:马克思对“演进”的截面研究 第四章 所有制、财产权和民主的起源与发展(续前) 一、所有权和所有制的起源与发展以及与民主的关系 (一)所有制和所有权的起源及演化 (二)所有制决定民主的性质和形式 二、小结:马克思主义与制度学派的比较 第五章 公民财产权与国家的关系:中国改革前后的变化 一、所有制结构和公民财产权利的变化 (-)权利及权利意识 (二)所有制结构 (三)公民财产权利的发展 二、改革前后中国农村所有权与国家关系的变化: 演进的实例 (-)管制规则的宽松与制度创新 (二)国家工业化和农村的财产关系变革 (三)交易产生的所有权:国家管制宽松的含义 结束语 一、民主和中国社会阶层的分化与整合 二、公有制与民主:利益的整合 三、产权变革与工农联盟:人民民主的基础如何维护? 四、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主义过渡理论 五、私人企业主的政治要求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