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讨论也是围绕这一线索而展开的。全书分为4篇共18章:第1篇包括1—4章,侧重于公共部门经济活动一般原理的阐释。第l章讨论市场和政府的关系。这一章通过对资源配置效率、市场机制失灵、政府经济活动的范围以及公共财政的职能等问题的分析,意在给出研究西方财政经济理论的基本线索。以此为起点,第2,3和4章分别讨论了公共财政领域的三个重要理论范畴:外部效应、公共物品和公共选择。对于外部效应和公共物品的讨论,重点在于说明外部效应、公共物品与资源配置效率的关系,以及将矫正外部效应、提供公共物品列入公共财政职能范围的经济原因。对于公共选择的讨论,则旨在将财政决策同政治程序联系起来,用经济学的方法解释公共收支决策的制定过程。第2篇包括5—9章,侧重于宏观财政理论与政策思想的阐释。在这一篇中,分析的对象开始具体化为公共财政的各个组成要素。第5章讨论公共支出,公共支出的结构、经济影响及其增长模型,将成为考察的重点。第6章是对公共财政的效率的分析,主要说明进行预算决策分析的两种方法:机会成本分析和成本——效益分析。第7章概括讨论了公共收入的主要形式,先后进入考察视野的有税收、公债,政府引致的通货膨胀,对政府的捐赠、使用费和规费。第8—9章转入对财政政策以及作为其理论基础的财政乘数的讨论。这两章提供了一个分析公共财政对经济均衡作用的理论框架。第3篇包括10—15章,着力于税收理论及其制度结构的阐释。第10章讨论税收原则理论,突出说明了税收公平和税收效率两个方面的原则。第11—12章讨论税种分类与税制结构,从税种的各种分类方法以及税制结构的设计原理入手,着力考察了当今西方国家的三大课税体系:对所得的课税,对财产的课税和对商品的课税。第13章是对税收效应的分析,依次考察税收与生产者行为、消费者行为、劳动投入,私人储蓄、私人投资等方面的关系,进而指出了税收在这些方面所可能产生的经济影响。第14章对税收的转嫁与归宿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在廓清了税收转嫁与归宿的含义和形式之后,着力说明了税收转嫁与归宿的两种分析方法:局部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第15章的讨论则进一步扩展至开放经济,就国际间对商品课税制度的协调,对所得课税制度的协调,对跨国收入和费用分配的协调以及对国际避(逃)税防范措施的协调等四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说明。第4篇包括16一18章,着力于公债的运用与管理问题的阐释。第16章讨论公债运用的一般原理。有关公债的理论观点、公债的运用原则,税收和公债发生替代关系的可能性与上述替代条件下消费者的行为,以及公债的用途,将依次列入考察的视野。第7章转入公债管理的考察,重点在于说明公债的种类,发行,应债来源和还本付息等方面的情况以及由此引发的经济影响。第18章则以公债管理与宏观经济调控作为标题,在对公债管理的两种效应——流动性效应和利息率效应作出相应界定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公债管理作为一种宏观经济调控手段的传导作力机制及其同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