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宗教基督教神学与当代文艺思想

神学与当代文艺思想

神学与当代文艺思想

定 价:¥11.80

作 者: (德)汉斯·昆,(德)伯尔等著;徐菲,刁承俊译
出版社: 三联书店上海分店
丛编项: 基督教学术研究文库
标 签: 圣经神学 文艺思想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42607966 出版时间: 1995-12-01 包装: 平装
开本: 20cm 页数: 242 字数:  

内容简介

暂缺《神学与当代文艺思想》简介

作者简介

  作家与作品简介下面的简介中只主要提到在对话中涉及的、或者对从宗教和神学方面研究有关作家的作品具有特殊意义的书名。H·伯尔(HeiurichBoll)1917年12月21日生于科隆。1970年任联邦德国笔会主席,1971至1974年为国际笔会主席。197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现住格罗斯豪的许特根瓦尔德①。在长篇小说中,具特殊的宗教和神学意义的作品有:《一声不吭》(1959)、《小丑之见》(1963)、《以一个女人为中心的群像》(1971)、《监护》(1976)。在谈话中曾暗示短篇小说《起来,起来》(1950,收入慕尼黑1967年出版的短篇小说集《流浪人,你若来斯巴……》),讽刺作品《穆尔克博士全力沉默》(收入1966年慕尼黑出版的讽刺作品集《不仅在圣诞节时》中),诺贝尔文学奖受奖辞《试论诗歌的理性》(收入1980年慕尼黑出版的《当代的踪迹。文学论著》中),也暗示诗歌《科隆一号》(收入1979年科隆出版的《广播剧、剧本、电影剧本、诗歌集》中)。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参见论文《痛苦的回顾。论R奥格施泰因的〈人子耶稣〉》(收入《当代的踪跡,中)。关于拿撒勒的耶酥参见《对我而言,拿撒勒的耶稣是谁?一百个当代证明》(1973年慕尼黑出版)。本次谈话于1983年9月9日在《公众论坛》上首次发表。I.德赖维茨(IngeborgDrewitz)1923年1月10日生于柏林,德国作家协会发起人之一,1969至1980年任该会副主席。1966年起为联邦德国笔会主席团成员。现住柏林。在长篇小说中,具特殊的宗教和神学意义的作品有:《十月之光》(1969)、《谁为K·兰贝特辩护?》(1974)、《昨日即今日。当代一百年》(1978)、《易北河上的冰》(1982)。从五十年代的剧作中可以看到她对圣经素材的深入研究。这些剧本有:《所有大门已有人把守》(1951/52年首次上演)、《曾恨上帝的人》(1954)、《摩西》(1954)。印度旅行印象以《我的印度日记》(1983)为题发表。她在《女人们相信的不同吗?种种经验》(1983年由迪尔克斯在弗赖堡出版)中描述了自己的宗教社会化。《复活节》一诗、关于死亡和其他(也是宗教方面的重要)文章摘自(天鹅绒帷幕。短篇小说、速写、报道)(1978年居特斯洛版)。《I德赖维茨。作品与影响的资料》(1983年斯图加特出版)。本次谈话于1984年1月20日在《公众论坛》上首次发表。B.弗里施穆特(BarbaraFrischmuth)1941年7月5日生于奥地利施泰尔马克州的阿尔特奥塞。曾攻读东方学。在土耳其呆过较长一段时期。从1968年起发表过大量长、短篇小说,是奥地利战后文学举足轻重的女作家。现住维也纳。在她的长篇小说中,从宗教和神学的观点来看重要的有:《修道院附设学校》(1968)、《西尔贝尔的神秘化》(1976)和《头舞舞蹈家》(1984)。她论述希尔德加德的文章发表在1983年10月15/16日(维也纳)《新闻报》上。本次对话于1985年1月11日在《公众论坛》上首次发表。P.黑尔特林(PeterHartling)1933年11月13日生于克姆尼茨。五十年代从事新闻,1968至1973年,先为菲舍尔出版社主编、后为该社经理。自1974年起作为专业作家定居默费尔登—瓦尔多夫。作品包括长、短篇小说,儿童故事,诗歌和评论。从神学与宗教的观点来看,长篇小说中重要的有:《一位女人》(1974)、《荷尔德林》(1976)、《胡贝尔特或回到卡萨布兰卡》(1978)、《风车》(1983)。在儿童故事中有《祖母》(1975)和《本爱着安娜》(1979)。在短篇小说集中有《一再出现的事故》(1980,特别是描写卡夫卡的短篇小说《奥特拉》)。在诗集中有《1953—1979诗选》(1979,方济各诗亦在其中)和《预先警告》(1983)。在评论集中有《我的国家,你就是奥尔曾利德。论E默里克和L·鲍尔的童话》(1982)。对和平问题发表的见解摘自《像〈约伯纪〉一样申诉》一文(见1982年9月1/2日《南德意志报》)。本次对话于1982年11月5日在《公众论坛》上首次发表。S.海姆(StefanHeym)1913年4月10日生于克姆尼茨。曾在柏林攻读日耳曼语言文学和新闻学。1933年流亡捷克,同年去美国。1937年任德文版美国周报《德意志人民回声报》主编。1943年为美国士兵,成为美国公民。1948年退伍。1953年移居东德。曾获东德国家文学奖。从1974年起,海姆的作品只能在西方发表。1979年被东德作家协会开除。他的写作生涯从社会批评、小说、当代历史小说和历史小说开始,长篇小说有:《格拉泽纳普少尉案件》(1942)、《高尔兹镇》(1953)、《拉萨尔》(1969)。从宗教和神学观点来看,特别有趣的长篇小说是:《大卫王传》(1972)、《阿赫斯维》(1981)。全集《路与弯路。五十年代论战著作》(1980)中,包括自传体短评。现住柏林。本次对话于1984年10月5日在《公众论坛》上首次发表。W.简斯(WalterJens)1923年3月8日生于汉堡。曾在汉堡和弗赖堡攻读日耳曼语言文学和古典语文学。1944年以研究索福克勒斯的论文获博士学位,1949年以研究塔西陀的论文获得大学教授资格。1962年起任蒂宾根大学古典文学和普通修辞学教授。1976至1982年任联邦德国笔会中心主席。现住蒂宾根。他的文学著作有长篇小说、广播剧、翻译、杂文和评论。从宗教和神学的观点来看,具特殊意义的有:《始于马厩,终于十字架拿撒勒的耶稣》(1972,《马太福音》翻译)、《乐善好施者》(1973)、《犹大事件》(1975)、《共和党人演讲集》(1976)、《为什么我是基督徒》(1979)、《和平。当代圣诞节故事》(1981)、《行动的地点是德国。敌视记忆时代演讲集》(1981)、《布道坛与讲台》(1984)。此外,他还是《联想。对圣经经文的想象》(1978)丛书的出版人。P·胡赫尔的诗可见于他的诗集《大道、大道》(美因河畔法兰克福1963年版)。本次对话于1981年12月23日在《公众论坛》上首次发表。K.马尔蒂(KurtMarti)1921年1月31日生于伯尔尼。曾在伯尔尼和巴塞尔攻读法律和神学。从1961至1983年为伯尔尼内德格教堂新教牧师。现住伯尔尼。曾发表长篇小说(《女巨人。一部报告》,1975)、诗歌和短评。下述论著具特殊意义:《边缘的诗》(1963)、《悼词》(1969)、《温情与痛苦。笔记》(1979)、《西方。诗集》(1980)、《上帝的询问。今日〈约翰〉一书》(1982)、《创世信仰。上帝的生态学》(1983)。本次对话于1981年4月17日在《公众论坛》上首次发表。A.穆施格(Ad0lfMusch)1934年5月13日生于苏黎世。曾攻读日耳曼语言文学、英国语言文学和心理学。1959年以研究E·巴拉赫(E·Barla-ch)的论文获博士学位。曾在苏黎世、东京、格廷根、伊萨卡、纽约、日内瓦等地执教。1970年起为苏黎世理工学院日耳曼语言文学教授。现住苏黎世。发表过大量长、短篇小说、剧本和短评,其中有:《破除魔法的魔法》(1967)、《爱情故事集》(1972)、《阿尔比塞尔的土地》(1974)、《躯体与生命》(1982)。从宗教和神学的观点来看,具特殊意义的作品有:《文学是疗法?对有疗效之物与不治之症的附带说明》(1981)以及《光与钥匙。一个吸血鬼的教育小说》(1984)。本次对话由本集子首次发表。L.林泽尔(LuiseRiuser)1911年4月30日生于上巴伐利亚。曾攻读心理学和教育学。1934至1939年任教师,后为专业作家。现住罗马罗卡迪帕帕。发表过大量长、短篇小说和短评。这些作品多带有宗教和基督教题材。她从1970年起发表的日记可以使人们认识她的宗教观的新方向,其中对于这次谈话具有特殊意义的有:《建筑工地》(1970)、《越境》(1972)、《战争玩具》(1978)、《冬天里的春天》(1982)。此外,自传第一卷《拥抱狼》(1981)以及玛丽亚—玛格达勒娜长篇小说《米尔雅姆》(1983)。本次对话于1982年6月18日在《公众论坛》上首次发表。W·施努雷(WolfdietrichSchnurre)1920年8月22日生于美因河畔法兰克福。1939至1945年从军,后为电影和戏剧评论家。“四七社”②,发起人之一。1983年获G毕希纳文学奖。现住劳恩堡巴尔弗尔德。撰写过大量短、长篇小说,儿童读物,诗歌,广播剧和电视剧本;其中有:《当父亲的胡子还红着时》(1958)、《本城命运》(1959)、《卷毛狗阿利的笔记》(1962)。从宗教和神学的观点来看,具特殊意义的作品首推早期的诗歌。这些诗集结成册,题为《囚犯的秘密通信》(1956,《安慰》一诗亦在其中)。其次还有从七十年代末开始发表的作品:《逆光摄影师。笔记》(1978)和《一次不幸事件。长篇小说》(1981)。最后还要提到的是毕希纳文学奖受奖答辞《与一位过世同事的对话。一种接近的尝试》(见1983年10月23日《南德意志报》)。本次对话于1984年5月11日在《公众论坛》上首次发表。K.施图克(KarinStruck)1947年5月14日生于民主德国梅克伦堡。曾在波鸿、波恩和杜塞尔多夫攻读日耳曼语言文学、罗曼语族语言文学和心理学。1973年起为专业作家。现住汉堡。从宗教和神学观点来看,她的长篇小说中具重要意义的有:《阶级之爱》(1973)、《母亲》(1975)、《爱》(1977)。此外,她的短篇小说有:《小客栈》(1981)和《两个女人》(1982)。她在谈话中提到的散文《雪·短篇小说》以及《被破坏的圣诞节感情或伦茨与奥伯林》尚未发表。本次对话于1983年6月3日在《公众论坛》上首次发表。M·瓦尔泽(MartinWalser)1927年3月24日生于博登湖畔瓦塞堡。曾在蒂宾根攻读日耳曼语言文学、历史和哲学。1951年以研究F.卡夫卡的论文获博士学位。五十年代在南德意志电台工作,后为专业作家。现住博登湖畔努斯多夫。发表过大量长、短篇小说、剧本和短评。1981年获格毕希纳文学奖。从宗教和神学的观点来看,下列作品具重要意义:《间歇》(1960)、《心灵的活动》(1979)、《天鹅之家》(1980)。此外,还有下列评论集:《谁是作家?》(1979)、《自我意识与讽刺。法兰克福讲座》(1981,对克尔恺郭尔的研究亦在其中)、《爱的说明》(1983,关于H·海涅和G·毕希纳的讲话亦在其中)本次对话于1985年4月19日在《公众论坛》上外首次发表。

图书目录

     目录
   中译本前言
   艺术与意义问题
   一、无意味的艺术
   二、不是无意义的历史
   三、对艺术与意义提出的新问题
   四、艺术中的基本信赖或基本不信赖
   五、艺术是意义的继承、预识和朗显
   六、为人效力的艺术
   结束语
   附录:不再诱惑——与H·克吕格尔就B.布莱希特的一首
   诗交流看法
   神学与文学
   ——十二位著名德语作家谈宗教与文学
   几点说明
   一、以上帝的名义抗议上帝
    ——关于死亡与复活
    (同K·马尔蒂的对话)
   二、是怎么样和可能会怎么样
    ——关于作为乌托邦的圣诞节
    (同W·简斯的对话)
   三、我们必须重新回到神话
    ——关于神话、神秘主义和对上帝的追问
    (同L·林泽尔的对话)
   四、能够信仰耶稣的山上圣训
    ——关于政治和基督徒的参与
    (同P·黑尔特林的对话)
   五、耶稣、异教徒和呼唤上帝
    ——关于宗教、爱情和当今的女性经验
    (同K·施图克女士的对话)
   六、因为我们在这片大地尚未感到在家里一样
    ——关于上帝、耶稣和救世主
    (同H·伯尔的对话)
   七、普罗米修斯、耶稣和生活的勇气
    ——关于希望、信念和宗教
    (同I·德赖维茨的对话)
   八、蚊类头脑中的上帝?
    ——一位无神论者的质疑
    (同W·施努雷的对话)
   九、《圣经》是作家创作的素材
    ——论马克思主义与犹太教
    (同S·海姆的对话)
   十、乐于有自己的宗教
    ——关于神秘主义、童话和知识
    (同B·弗里施穆特的对话)
   十一、陶然于生与死
    ——关于基督教、佛教和文学的职能
    (同A·穆施格的对话)
   十二、我的宗教也许是:并不孤单
    ——论大公信理、上帝观念和宗教中的民族性
    (同M·瓦尔泽的对话)
   走向作家之路
   ——论宗教与文学的相互挑战
   作家与作品简介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