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医学中国医学实用中医皮肤病学

实用中医皮肤病学

实用中医皮肤病学

定 价:¥31.50

作 者: 马绍尧主编
出版社: 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中医临床医学大系
标 签: 皮肤病学 中医学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810102940 出版时间: 1995-12-01 包装: 精装
开本: 20cm 页数: 613 字数:  

内容简介

暂缺《实用中医皮肤病学》简介

作者简介

  历代主要著作简介一、通论春秋《内经灵枢·痈疽篇》:列出了18种皮肤外科疾病的诊治及预后。汉《金匮要略》:有黄连治湿疮及类似白塞氏综合征的记载。齐《鬼遗方》:书成于1400多年前,为我国现存最早的皮肤外科学专书,全书共分五卷,包括病证主要有外伤、痈疽、瘰疬、湿疹、疥癣以及其他皮肤病等,卷一总论痈疽的鉴别,卷二以后为诸症的治疗,有内、外治疗方剂约140方。隋《诸病源候论》(《巢氏病源》):有50卷,对皮肤病记载较为详细,差不多将常见的皮肤病均已列出,书中对病因与症状讨论较多,对治疗和预防叙述则较少。唐《千金方》:有理论、有方剂,特别是外治方面,广泛收载了各种各样的方法,后世所用的外治方法,大多就是根据此书而来。宋《圣济总录》:全书共200卷,外科为其中125~143卷,第125卷瘿瘤门,126卷瘰疬门,127卷瘰疬门续及诸漏门,128~131卷痈疽门包括发背、肠痈、胃痈等,132~138卷疮肿门包括丹毒、疿疮、诸癣等,141~143卷痔漏门。宋《卫济宝书》:分上、下两卷,上卷讨论病证,主要病类有背疮、疗疮、眼科、痔症、杂疮、杂症(附小儿病)等六种。宋《外科精要》(《外科宝鉴》):书分3卷,内容多为搜集诸家言论加以发挥,讨论面很广,有病因、病机、辨证、施治、护理等方面,尤以治法最为细到,内治喜用补托,外治喜用灸法。元《外科精义》:全书2卷,上卷为诊断法与治疗法,下卷为内服方和外用药,包括淋浴等处方。其主张“以审病之所以然,而量其阴阳强弱以施疗”,此外,对预后、护理也有论述。明《薛氏医案》:包括《外科心法》、《外科发挥》、《外科枢要》、《外科经验方》、《疠疡机要》等著作,其中《疠疡机要》为麻风专书,余者均是通论外科疾患,作者认为脉象最为重要,故将脉象在《外科心法》介绍很详细,此外,诸书特点就是在论述病种后附大量验案。明《外科理例》:共8卷,分为147类,又补遗7类,共154门,后附方卷共265方、分别叙述了皮肤外科诸症,既有病理又有实例,故名外科理例。其强调外科“必本诸内,知乎内以求乎外,其如治视诸掌乎”,“治外遗内,所谓不揣其本而齐其末也,”主张调补元气,先固根底,不轻用寒凉攻利之剂。在辨症上提出余脉从症,舍症从脉,治之不应别其故的观点。明《外科启玄》:共12卷,1~3卷通论,4~8卷分论各病,9卷金刃虫曾外伤,10卷痘科,11~12卷方药。在内治上其主张成人与婴孩、肥瘦体型、膏粱与饥寒体质,南北方人治法应有所不同,在外治上其主张脓熟不宜开迟,死肉当去等。明《疡医证治准绳》(《外科准绳》)、《证治准绳·疡医门》:共6卷,1~2卷总论外症之病源、诊断、治法等,3~4卷从头至足,分部位介绍病种,第5卷讨论石疽、流注等病以及疥癣等皮肤病,第6卷为损伤门。全书以证治为主,博采各家言论,因证论治,有“博而不杂,详而有要”的特点。明《外科正宗》(《外科精义》):共4卷,卷1总论外科的病源、诊断、治疗,卷2~4分论各病种100余种,并介绍典型病例,书中从实践到理论,都有独到之处。明《疡科选粹》(《疡科拟旨》):共8卷,大体上1~5卷讨论痈疽疔疮等急性炎症,6~8卷为皮肤病、慢性外科病以及意外损伤疾病。介绍之方药、灸法,系由经验中得来,并附有家传秘方。明《外科铃》:为《景岳全书》之46、47卷,46卷为总论,分经义、脉候、善恶逆顺等41节,讨论外科一般理论、治则以及并发症处理等,47卷各论,计发背、脑疽等38节,按病种逐一讨论。作者治内证重用温补,治外证亦贯穿这种思想。书中提出蛛丝缠法治瘤赘是结扎之首创。清《外科大成》:共4卷,第1卷总论,引述痈疽病因、症治、脉法、经络以及针、砭、灸、烙等法。卷2专记人毒治法,卷3~4按人体部位论小疵治法及小儿疮毒治法,最后为炼取诸药法。清《洞天奥旨》(《外科秘录》):共16卷,1~4卷为总论,认为治疗疮疡,辨经络、阴阳最为重要,5~13卷为各论,病种很广,14~16卷为附方,强调疮疡宜大剂急治,治法以内消居多,而补多于攻,攻轻于补。清《疮疡经验全书》:共分6卷,卷一述咽喉牙舌诸症及胸面疽毒等症,卷二为胸腹腰肋诸痈及手腕发背疔毒诸症,卷三为串毒便毒骨疽,腿膝足部诸瘤,及大麻风疳毒痔漏等症,卷四为痘疮、灸治、开刀法及消托汤散膏外,卷五为用药脉诀,五脏图说,决生死法,及杂症奇方丹方,卷六为怪症及小儿杂症,霉疮治法。全书有病因、病机、治法及预后推断等。清《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决》:从61~76卷共16卷。1卷总论包括经络、脉诀、痈疽总论等,2卷是内服、外治的主治类方,3~11卷按人体部位自头至足,论述各病的诊治,并附图及歌诀。12~15卷为发无定处及杂症急救等,16卷为婴儿外科病。清《外科证治全生集》:共4卷。1卷疮疡外证论治,2卷兼论内证,3卷制药、4卷为方剂,最后为医案。在辨证上反对以往以部位来论病情轻重的观点,强调辨阴证,阳证。在治疗上反对手术疗法,主张“以消为贵,以托为畏,以滥用刀针为戒”。发明“阳和汤”“醒消丸”等方。清《疡医大全》:共40卷。1~6卷概述脉法、经络、治法等,7卷内消法,8卷外治法,9卷溃疡方,10~27卷分部各论,28卷疯痛,29卷秃癣,30卷幼科,31~33卷痘科,34~35卷诸疮,36~39卷跌打,40光奇病。全书收罗甚广,各家记载多有摘录。清《疡科心得集》(《疡科要录》):共3卷,1~2卷总论及按人体部位各论诸病之病因,辨证,治法;3卷论杨梅结毒、天疱、疥癣等。书后附《疡科日用丸散膏丹略论》另成一册。清《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外科》:共分十门,摘自《内经》、《金匮》、《疮疡全书》、《千金方》、《河间六书》、《三因方》、《儒门事亲》、《丹溪心法》、《薛氏医案》、《医学入门》、《证治准绳》、《外科证宗》、《景岳全书》、《石室秘录》以及其他书籍而集成。清《外科证治全书》:全书共5卷,多数取材于《外科证治全生集》,首述痈疽等病,继而外伤,最后列通用方、备用方,以及中毒类,中毒共载56种,包括食物中毒,动物中毒以及煤气中毒等。书后附有《外科证治全生集医案》及《疡医雅言》丹药方。清《外科真诠》:分上、下卷,上卷自头至足分述诸病,下卷为发无定处病证,以及小儿外科,并载有33种怪病,作者认为经络、切脉、症状辨证很重要,故书末有经络图注,脉学提要、杂证揭要、药品大略等专章论述。清《医门补要》:3卷,1~2卷通论外科病之病因、诊断、治法。方剂共190节,3卷为医案及附载。全书有方有案,说明简明,搜方则秘。二、专著《理瀹骈文》:以膏药外治为主,包括内科杂病亦用膏药外治法,上半篇为理论,下半篇为膏药方剂。《外科图说》:共4卷,内容有总论为手术器械,灸疮疡法,刀法,常用方药等,各论自头至足以图说明各病,包括术前后准备等,故本书主要为医用器械图解的书籍。《刺疔捷法大全》、《刺疔捷法》、《疔疮要诀》:此三书为治疔专书,且均以挑疔法为重点。《集验背疽方》是论背疽辨症施治的专书。《走马急疳治疗奇方》:是治走马疳、痘疹疳、耳内荘、胎毒疳、鼻疳、体疳、下疳等疳疮专书。《痰疠法门》、《疠科全书》此三书为治瘰疬之专书。《黴疮秘录》:共2卷,卷1分总例、或问、治验三章,治验为29例病案记录,卷2分治法、宜忌二章,为中医最早一本性病专书。《疠疡机要》、《解围元薮》:此三书为治麻风之专书。《外科医案汇编》、《谦益斋外科医案》、《马培之外科医案》:均为外科临床家之临证医案汇编。《外科集验方》、《灵药秘方》、《外科方外奇方》、《外科传薪集》、《外科十三方考》:均为外科之单方,验方,秘方,以及研究民间医

图书目录

     目 录
   前言
    基 础 篇
   第一章 中医皮肤病学发展简史
   第二章 中医皮肤病的命名和释义
    第一节 中医皮肤病的命名
    第二节 中医皮肤病的释义
   第三章 病因病机学
    第一节 病因学
    第二节 病机学
   第四章 诊断学
   第五章 辨证学
    第一节 辨症状
    第二节 辨常见证型
   第六章 治疗学
    第一节 内治法
    第二节 外治法
    第三节 其他方法
   第七章 预防护理
   第八章 美容学
    第一节 皮肤的保健
    第二节 皮肤的美容和治疗
    病 证 篇
   第一章 病毒性皮肤病
    第一节 热疮(单纯疱疹)
    第二节 生殖器疱疹
    第三节 蛇串疮(带状疱疹)
    第四节 水痘
    第五节 水痘样疹
    第六节 牛痘性湿疹
    第七节 痘风疮(牛痘性中毒疹)
    第八节 飞痘(继发性牛痘)
    第九节 传染性软疣
    第十节 疣
    一、寻常疣
    二、扁平疣
    三、尖圭湿疣
    四、跖疣
    第十一节 手-足-口病
    第十二节 婴儿玫瑰疹
    第十三节 风疹
    第十四节 传染性红斑
    第十五节 麻疹
    第十六节 艾滋病
   第二章 球菌、杆菌及衣原体、螺旋体所致的皮肤病
    第一节 毛囊炎
    第二节 疖与疖病
    第三节 痈
    第四节 丹毒
    第五节 猩红热
    第六节 脓疱疮
    第七节 脓窝疮(继发性脓皮病)
    第八节 深脓疱疮
    第九节 化脓性汗腺炎
    第十节 枕骨下硬结性毛囊炎
    第十一节 须疮
    第十二节 头部脓肿穿掘性毛囊周围炎
    第十三节 连续性肢端皮炎
    第十四节 甲沟炎
    第十五节 臁疮(慢性小腿溃疡)
    第十六节 淋病
    第十七节 麻风
    第十八节 寻常狼疮
    第十九节 丘疹坏死性结核疹
    第二十节 颜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疮
    第二十一节 皮肤炭疽
    第二十二节 急性女阴溃疡
    第二十三节 类丹毒
    第二十四节 红癣
    第二十五节 软下疳
    第二十六节 腹股沟肉芽肿
    第二十七节 性病性淋巴肉芽肿
    第二十八节 非淋菌性尿道炎
    第二十九节 梅毒
   第三章 真菌性皮肤病
    第一节 白秃疮(白癣)
    第二节 肥疮(黄癣)
    第三节 鹅掌风(手癣)
    第四节 脚湿气(足癣)
    第五节 灰指(趾)甲(甲癣)
    第六节 圆癣(体癣和股癣)
    第七节 花斑癣
    第八节 癣菌疹
    第九节 念珠菌病
    一、皮肤念珠菌病
    二、粘膜念珠菌病
    第十节 面颈部皮肤放线菌病
    第十一节 孢子丝菌病
   第四章 动物引起的皮肤病
    第一节 疥疮
    第二节 阴虱病
    第三节 滴虫病
    第四节 禽类血吸虫尾蚴皮炎
    第五节 皮肤猪囊虫病
    第六节 皮肤颌口虫病
    第七节 钩虫皮炎
    第八节 桑毛虫皮炎
    第九节 松毛虫皮炎
    第十节 隐翅虫皮炎
    第十一节 螨虫皮炎
    一、谷痒症
    二、沙螨皮炎
    三、革螨皮炎
    四、粉螨皮炎
    第十二节 虫咬皮炎
    第十三节 蜂螫伤
    第十四节 蝎螫伤
    第十五节 蜈蚣咬伤
    第十六节 蜘蛛咬伤
    第十七节 水蛭咬伤
    第十八节 毒蛇咬伤
   第五章 物理性皮肤病
    第一节 冻疮
    第二节 烧伤
    第三节 痱子
    第四节 手足皲裂
    第五节 鸡眼
    第六节 胼胝
    第七节 褶烂
    第八节 褥疮
    第九节 多形性日光疹
    第十节 痘疮样水疱病
    第十一节 植物—— 日光性皮炎
    第十二节 泥螺日光皮炎
    第十三节 春季皮炎
    第十四节 夏季皮炎
    第十五节 冬季皮炎
    第十六节 放射性皮炎
   第六章 荨麻疹、皮炎、湿疹类皮肤病
    第一节 荨麻疹
    第二节 丘疹性荨麻疹
    第三节 色素性荨麻疹
    第四节 湿疹
    第五节 奶癣(婴儿湿疹)
    第六节 传染性湿疹样皮炎
    第七节 瘀滞性皮炎
    第八节 钱币状湿疹
    第九节 汗疱疹
    第十节 异位性皮炎
    第十一节 接触性皮炎
    一、漆疮
    二、马桶癣
    三、膏药风
    四、尿布皮炎
    第十二节 药物性皮炎
   第七章 职业性皮肤病
    第一节 工矿职业性皮肤病
    第二节 沥青皮炎
    第三节 稻田皮炎
    第四节 油彩皮炎
   第八章 神经障碍性皮肤病
    第一节 神经性皮炎
    第二节 皮肤瘙痒症
    一、全身性皮肤瘙痒症
    二、局限性皮肤瘙痒症
    第三节 痒疹
    一、小儿痒疹
    二、成人痒疹
    三、结节性痒疹
    四、妊娠痒疹
   第九章 红斑鳞屑性皮肤病
    第一节 白疕(银屑病)
    一、寻常型银屑病
    二、脓疱型银屑病
    三、关节病型银屑病
    四、红皮病型银屑病
    第二节 类银屑病
    一、点滴状类银屑病
    二、痘疮样类银屑病
    三、斑块状类银屑病
    第三节 玫瑰糠疹
    第四节 单纯糠疹
    第五节 剥脱性皮炎
    第六节 脱屑性红皮病
    第七节 扁平苔藓
    第八节 多形性红斑
    第九节 环形红斑
    一、血管神经性环形红斑
    二、风湿性环形红斑
    三、慢性游走性红斑
    第十节 结节性红斑
   第十章 天疱疮和疱疹性皮肤病
    第一节 天疱疮
    一、寻常型天疱疮
    二、增殖型天疱疮
    三、落叶型天疱疮
    四、红斑型天疱疮
    第二节 大疱性类天疱疮
    第三节 疱疹样皮炎
    第四节 疱疹样脓疱病
    第五节 家族性良性慢性天疱疮
    第六节 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第十一章 结缔组织疾病
    第一节 红斑狼疮
    一、盘状红斑狼疮
    二、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
    三、系统性红斑狼疮
    第二节 皮肌炎
    一、急性皮肌炎
    二、慢性皮肌炎
    第三节 硬皮病
    一、局限性硬皮病
    二、系统性硬皮病
    第四节 白塞氏综合征
    第五节 口、眼干燥及关节炎综合征
    第六节 混合结缔组织病
    第七节 结节性多动脉炎
    第八节 结节性脂膜炎
    第九节 类风湿性关节炎
    第十节 风湿性关节炎
   第十二章 营养与代谢障碍性皮肤病
    第一节 维生素缺乏病
    一、维生素A缺乏病
    二、核黄素缺乏病
    三、烟酸缺乏病
    第二节 皮肤淀粉样变
    第三节 皮肤粘液性水肿
    第四节 黄色瘤
    第五节 痛风
   第十三章 血管性皮肤病
    第一节 过敏性紫癜
    第二节 雷诺氏病
    第三节 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
    一、进行性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
    二、色素性紫癜性苔藓样皮炎
    三、毛细血管扩张性环状紫癜
    第四节 皮肤变应性结节性血管炎
    第五节 血栓性浅静脉炎
    第六节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第七节 硬结性红斑
    第八节 坏疸性脓皮病
    第九节 下肢静脉曲张
    第十节 红斑性肢痛病
    第十一节 郁滞性皮下硬化症
   第十四章 色素障碍性皮肤病
    第一节 黄褐斑
    第二节 白癜风
    第三节 雀斑
    第四节 黑变病
   第十五章 皮肤附属器病
    第一节 白屑风(皮脂溢出症)
    第二节 脂溢性皮炎
    第三节 粉刺(痤疮)
    第四节 酒渣鼻
    第五节 斑秃
    第六节 白发
    第七节 早秃
    第八节 臭汗症
    第九节 多汗症
    第十节 大汗腺性痒疹
    第十一节 嵌甲
   第十六章 粘膜疾病
    第一节 剥脱性唇炎
    第二节 复发性口腔炎
    第三节 粘膜白斑
   第十七章 遗传性、角化性皮肤病
    第一节 蛇皮癣(鱼鳞病)
    第二节 先天性鱼鳞病样红皮病
    第三节 掌跖角化病
    第四节 汗管角化病
    第五节 进行性对称性红斑角化病
    第六节 毛周围角化病
    第七节 黑棘皮病
    第八节 剥脱性角质松解症
    第九节 毛发红糠疹
    第十节 小棘苔藓
   第十八章 皮肤肿瘤
    第一节 脂肪瘤
    第二节 黑痣
    第三节 皮脂腺囊肿
    第四节 海绵状血管瘤
    第五节 单纯性血管瘤
    第六节 神经纤维瘤
    第七节 瘢痕疙瘩
    第八节 鳞状细胞癌
    第九节 基底细胞癌
    第十节 湿疹样癌
    进 展 篇
   第一章 结缔组织病
    第一节 红斑狼疮
    第二节 硬皮病
    第三节 皮肌炎
   第二章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第一节 湿疹
    第二节 荨麻疹
   第三章 病毒性皮肤病
    第 节 带状疱疹
    第二节 扁平疣
    第三节 尖锐湿疣
   第四章 红斑鳞屑性皮肤病
    银屑病
   第五章 皮肤附属器疾病
    第一节 痤疮
    第二节 脱发
   第六章 色素障碍性皮肤病
    第一节 白癜风
    第二节 黄褐斑
   第七章 血管性皮肤病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附方
   历代主要著作简介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