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各章内容提要
第一章时代.生平和著作
第一节二程生活的时代
一.唐宋之际的社会变革
二.宋中央集权制的加强与时政危机
三.变法改革运动的兴起与阻力
第二节理学产生的背景
一.批佛老,重纲常
二.疑经惑传,改造旧儒学
三.三教融合,思辨哲学的发展
第三节二程的生平和著作
一.程颢的生平
二.程颐的生平
三.二程的著作
第二章二程的政治经济思想
第一节二程的政治思想
一.行仁义以变法
二.“视民如伤”,倡人道主义
三.“格君心之非”,以天理治国
四.求贤养贤,重视人才
第二节二程的经济思想
一.复行井田,抑制兼并
二.省费节用,经世济时
三.以农为本,足食备灾
第三章二程的哲学思想
第一节天理论
一.理的涵义与属性
二.理一分殊
三.理气论
四.理与其他范畴的关系
五.天理史观
第二节心性论
一.心论
二.性论
三.心性关系说
第三节格物致知论
一.格物说
二.致知说
三.“致知在格物”
第四节辩证法思想
一.“万物莫不有对”
二.“生生之理,自然不息”
三.经与权
第五节二程哲学的异同
一.二程哲学的相同处
二.二程哲学的相异处
第四章二程的伦理思想
第一节义利观
一.利不妨义
二.重义轻利
第二节公私论
一.“君子之学,莫若廓然而大公”
二.“克己则私心去”
第三节理欲之辨
一.男女之欲,理之常也
二.“灭私欲则天理明”
第四节“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
一.妇道甚重
二.饿死与失节
第五章二程的经学思想
第一节“经所以载道”
一.“圣人作经,本欲明道”
二.“由经穷理”,道原于经
三.穷经以致用,达于政事
第二节疑经,批汉学
一.疑经惑传,以己意解经
二.批汉学,反对章句训诂之末
三.“作文害道”,理本文末
第三节易学思想
一.“《易》之义,天地之道也”
二.易学体要
三.“体用一源,显微无间”
第四节诸经思想
一.重视《四书》
二.春秋学.诗学
第六章二程的教育思想
第一节教育目的
一.“生民之道,以教为本”
二.对教育界流弊的批判
三.“读书将以穷理”
第二节教育内容
一.理学教育
二.儒家经书教育
第三节数学方法论
一.立志
二.“学莫贵于自得”
三.深思善问
四.博学而守约
第七章二程与诸文化派别
第一节二程与传统儒学
一.二程对先秦儒学.汉代儒学的继承发展
二.二程理学在中国儒学发展史上的地位
三.二程新儒学的理论特质
第二节二程与佛教
一.批佛
二.对佛教哲学的借用
第三节二程与道家.道教及玄学
一.批判道家.道教
二.对道家.道教的吸取
三.对玄学的批判与借鉴
第四节二程与同时代的学术流派
一.二程洛学与张载关学
二.二程洛学与王安石新学
三.二程洛学与三苏蜀学
第八章二程在宋明理学史上的地位
第一节天理论.道统论对理学发展的影响
一.天理论哲学开创了理学发展的道路
二.确立了理学道统论
第二节二程与朱熹
一.对朱熹思想的影响
二.朱熹对洛学的继承发展
第三节二程与陆王心学
一.对陆王心学的影响
二.陆王对二程思想的发展
第九章二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第一节二程对中国哲学.政治.伦理的影响
一.对中国哲学的影响
二.对中国政治的影响
三.对中国伦理思想的影响
第二节二程对中国经学.教育的影响
一.对中国经学的影响
二.对中国教育的影响
第三节二程对传统理想人格和价值取向的影响
一.对传统理想人格的影响
二.对传统价值取向的影响
第四节二程对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
一.二程的思维方式
二.对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
第五节二程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一.二程开辟了中国儒学发展的历史新阶段
二.二程理学是中国文化发展的环节
三.二程思想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十章二程思想与现代社会
第一节二程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和作用
一.二程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二.现代对二程理学的批判
三.二程思想与中华民族精神
第二节二程思想与现代文化
一.二程理学与东方文化.世界文化
二.二程思想与当代社会的文化走向
第三节如何对待二程思想遗产
一.批判清除封建主义流弊
二.继承创新中华民族精神
三.创造性转化,为现代化服务
后记
附录一主要论著索引(1949年以来)
一.专著
二.论文
附录二二程思想研究状况及前景展望(文献综述)
一.研究概况
二.关于二程的哲学
三.关于二程的政治思想
四.关于二程的经学
五.关于二程理学的评价
六.二程研究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