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案》对于后来的话本、小说和戏曲以及社会的影响是深刻的。《包公案》里的故事来源是多方面的。一是采自民间的。因为本书的许多故事,除《割牛舌》一则见于正史外,差不多都是采用别人的传说再加到包公身上的。例如卷六《玉面猫》记五鼠闹东京的神话,当时是很流行的,所以包含着丰富民间传说的《三保太监下西洋记》也采用了它。卷七《桑林镇》记包公断太后事,即“狸猫换太子”的故事,此乃借李宸妃事而编写的。可见在明代民间传说中已把李宸妃一案归到包公名下了。二是采自笔记和史书的。如卷二《石狮子》见《太平广记》卷四六八《长水县》;卷三《卖皂靴》明史卷一六一《周新传》;“一日视事,旋风吹叶堕案前,叶异它树,询左右独一僧寺有之。寺去城远,新意僧杀人,发树果见妇人尸,鞠实殛僧”。此故事盛传,故冯梦龙的《智囊补》及周清原的《西湖二集》卷三十三均采集。卷七《斗粟三升米》见《搜神秘览》,又《聿姓走东边》故事,原是《玉堂闲话》中的审无头案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