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小传闻一多,中国现代著名诗人。1899年11月24日生于湖北省薪水县巴河镇,1946年7月15日在昆明遇难。原名闻家骅,又名亦多,字益善,号友山,亦号友三,后改名闻多、闻一多。祖上世代耕读,是典型的书香门第,他从小就浸染于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中,酷爱古典诗文,这深刻地影响了他的一生。1912年冬,闻一多入清华学校读书。清华十年间,他既广泛地学习西方文化知识,又大量地阅读中国的历史文化典籍,尤醉心于中国古代诗歌。同时积极参加学校各种社会活动,更是热情地投身到“五四”运动中,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1920年开始诗歌创作,早期诗作自编手抄为《真我集》,其中15首诗歌是他诗歌创作的最早尝试。1922年7月,赴美留学,学习美术,但更喜欢文学,尤积极创作新诗。1923年9月,他的诗集《红烛》出版,其中歌颂自然美、青春美,抒写诗人理想,特别是抒发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1925年6月,闻一多留美回国,先后任教于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武汉大学、青岛大学、清华大学等。他致力于新诗艺术美的探索,写下了《诗的格律》等一系列理论文章,提出了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歌“三美”的新格律诗理论主张,并努力实践,写出许多精美诗篇。1928年1月,《死水》出版,这部诗集是他新格律诗理论的完美体现,融中国古典诗歌格律美和西方诗歌音节体式为一炉,开了一代诗风,影响巨大。此外,他还创作一系列惊心动魄的爱国诗,表现了他“文化上的爱国主义”的思想。1931年,发表《奇迹》一诗后,转入中国古代文化文学研究,在许多领域取得突出成就。抗战爆发后,闻一多随清华学校南迁昆明,任教于西南联大,仍潜心研究古代文化文学。但专制制度和黑暗现实促使他拍案而起,投身到民主斗争中,成为了一个勇敢的民主斗士。他写下了许多抨击社会时弊和批判传统文化的杂文。在一系列演讲中,为民主自由而呐喊。在李公朴夫人报告李公朴死难会上作了《最后一次的演讲》后,被反动当局派遣特务枪杀于昆明,终年46岁。闻一多在他不多的创作中取得了很高成就。他的诗感情热烈,形式精美。内容上突出地抒写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朱自清称他“是个爱国诗人,而且几乎可以说是唯一的爱国诗人。”(《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艺术上追求“三美”,开创了新格律诗派。后期杂文创作,充满战斗精神,是他为民主而斗争的有力武器。闻一多一生,历经诗人、学者、斗士三个阶段,最后以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最壮丽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