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乾小传萧乾,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翻译家,著名记者。1910年1月27日生于北京,祖籍黑龙江省兴安岭地区,蒙古族,原名萧秉乾。自幼贫苦,靠半工半读接受教育,在北新书局学徒时,开始接触文学。1926年入北京崇实中学学习,因参加共青团而被捕,经校方保释后,少年的萧乾化名肖若萍远离故乡,到汕头的角石中学任国语教员。在这里萧乾经历了他人生第一次恋爱,以后据此写成了一部自传式长篇小说《梦之谷》。1931年回北京入燕京大学学习,并开始在《大公报·文艺》及《水星》等报刊发表一系列短篇小说。其中《篱下》、《矮檐》等均是据自己早年人生的经历加工创作而成。1935年,自燕京大学毕业,开始主编《大公报·文艺》,并兼旅行记者,到过国内许多地方,藉此了解中国社会这部大书。1939年受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邀请赴伦敦任教,同时兼《大公报》驻英记者。1942年入剑桥大学英国文学系进行心理学小说研究。不久,二战的战火燃遍英伦,萧乾离开剑桥,毅然担任起《大公报》驻英特派员兼战地记者,在战火纷飞的欧洲战场继续进行他的人生采访。写下了《银风筝下的伦敦》、《矛盾交响曲》等描写欧洲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通讯报告。以后据此段人生经历写成一部报告文学集《人生采访》。1946年5月,萧乾回国,参加上海、香港两地的《大公报》工作,并兼任复旦大学教授。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在《人民中国》、《译文》、《文艺报》、人民文学出版社任职。在这期间,萧乾翻译了:《好兵帅克》、《大伟人江奈生·魏尔德传》、《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培尔·金特》、《战争风云》等外国文学作品。近年,已逾八十高龄的萧乾还与夫人文洁若女士合作翻译了英国著名作家乔伊斯的代表作《尤里西斯》。在萧乾漫长而又极富人生色彩的创作道路中,其早年小说多描写二十年代北京贫民区的生活,作品往往通过儿童天真的眼光来展示人间的不幸与不平,笔下带有较多的忧郁色彩。后以《大公报》记者身份所进行的“人生采访”,其通讯报告善用典型事例,内容翔实,文字活泼洒脱,手法富于变化,对当时以及后人颇具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