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学术界兴起一股文化热,形形色色的学术论著都喜欢打着文化的旗号登台亮相,诸如“文化研究”、“文化概论”、“文化内涵”、“文化阐释”、“比较文化”、“旅游文化”、“民俗文化”之类的名目触目皆是,俨然是学术界百“化”齐放的春天。一向以人文科学带头学科自许的语言学面对“冷冷清清”、“凄凄惨惨”而不为其他学科问津的局面,也树起了文化语言学的大旗,开始“寻寻觅觅”,主动向其他学科靠拢,成为一门出入百家又不失自己独立价值的边缘学科。把语言研究和文化研究结合起来,让语言和文化互相印证、互相发明,这本是中国学术的一个传统。 “文化语言学”这个名目是八十年代提出来的,人们对它的理解不尽一致。我们理解的文化语言学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将语言置于文化背景之中,揭示文化在某些语言现象形成发展演变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加深人们对语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另一方面借助语言知识研究文化现象,解释说明文化现象的形成发展和演变。在具体研究中,这两方面有时交织在一起,互相观照,彼此解证,并非井水不犯河水。本书一至三章着重研究汉语词汇现象,属于前一个方面,四五两章着重研究华夏文化现象,属于后一个方面。本书引用的资料有一部分首先是间接从别的论著中看到的,在使用时能找到原文的尽量做了核对,改正了不少鲁鱼亥豕、增衍脱漏乃至张冠李戴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