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之推(531-约591年),宇介,祖籍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北),先世随东晋南渡,寓居建康(今江苏南京)。初为梁湘东王国左常侍。梁朝末年侯景之乱时被囚送建邺,又当过梁元帝萧绎的散骑侍郎。承圣三年(554),北周破江陵,颜之推全家被虏,后携家逃奔北齐。因南朝陈朝替代梁朝,遂滞居北齐,官至黄门侍郎。隋开皇年间,被太子召为学士,终职。颜之推一生历梁、周、齐、隋四朝,三为亡国之人,“备茶苦而寥辛,乌焚林而铩翮,鱼夺水而暴鳞,嗟宇宙之辽旷,愧无所而容身”(《观我生赋》),这使得他在保持少欲知足、谦虚自损处世观的同时,主张士大夫应经世致用。门阀士族出身的颜之推深受儒家名教礼法的影响,同时对佛道思想也不无浸润。他“博览群书,无不该洽,词情典丽”(《北齐书》本传),是当时少数不被玄风而保持传统经学的高门之一。其博学笃行的节操和辗转流离的丰富阅历为他晚年撰写《颜氏家训》创造了有利条件。《颜氏家训》共七卷,二十篇。其中卷一、卷二、卷四的“名实”、“涉务”、卷五、卷七的“终制”篇,或“述立身治家之法,辩证时俗之谬,以训世人”,“于世故人情,深明利害,而能文之以经训”,属于严格意义上的家训。作者以儒家思想为根据,强调立己、达人,爱人、谅人,恪守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朋友有信的伦常秩序;同时主张经世致用,反对不学无术、荒诞疏狂的门阀世风和脱离实际的穿凿附会,强调士大夫应“明六经之指”,学以致用,成为国家所需的朝廷之臣、文史之臣、军旅之臣、使命之臣、兴造之臣等多方面的人才。此外,作者还注意到环境对家教的影响,认为教育贵须早,为人父母者应注意言传身教,“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下也”,爱子慈仁又不失威严,更不能溺爱;在魏晋南北朝服食丹药盛行的当时,颜之推还教育孩子以日常保养为养生之道,不能依靠炼丹服药苟且偷生;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颜之推认为妇女应参加劳动,反对重男轻女和买卖婚姻。这些无论在当时还是至今均具有积极意义。除此,《颜氏家训》其余诸篇如“文章”、“书证”、“音辞”、“杂艺”等或“深明因果,不出当时好佛之习”,或“论字画音训”。“考正典故”、“品第文艺”,淹贯文字、声韵、训话、校勘之学,评事论理。其持论“平而不流于凡庸,实而多异于世俗,在南方浮华北方粗野的气氛中,保持平实的作风,自成一家言。”(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故范文澜先生评价颜之推“是当时南北两朝最通博最有思想的学者”。王利器先生也对它的学术地位予以很高的评价,他说:“《颜氏家训》是一部很有用的典籍,它以训家名理为名目,其实讲的内容很宽,有些甚至现在看来是绝学,如音韵学。”这也使得《颜氏家训》不同于后来家训仅仅注重于人生修养、伦理道德的训诫。正因如此,《颜氏家训》自问世以来,倍受推崇。宋代著名藏书家陈振孙认为“古今家训,以此为祖”(《直斋书录解题》);王钺《读书丛残》认为它“篇篇药石,言言龟鉴,凡为人子弟者,可家置一册,奉为明训”。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而系统,体制宏大而完备,兼具学术价值的家训,《颜氏家训》所提出的为人处世、为文从艺、仕宦出处等思想至今不失为明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