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序章 中国是个大世界
热点中的热点
好一幅南北春秋图:
“北京人侃主义,广东人谈生意。”
主义和生意,音近义异,恰似两扇色彩不同的窗户。透视户外
更见那迥异的人文景观……
令人撮火却又没脾气。布什站在白宫草坪上说话就这么“牛”:
“为了华南的经济繁荣,我们必须给中国人以最惠国待遇。”那一转
身就下台的美国总统偏偏给南方人以偌大的面子 奈之若何?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孙中山的感叹(1912年),斯大林的口信(1948年),几乎改写
中国历史。
本世纪,南北乱世,几度热点。
建国44年后,海外传媒再次聚焦:一南一北,落差惊人!
中国会走向分裂吗?且听,十四大入选政治局的两员“南疆大
吏”吴邦国、谢非的答词
矛盾中的矛盾
北方人去广东取经,学会一句“对付中央”的顺口溜:
“见到红灯绕着走,见到绿灯赶快走,见到黑灯摸着走
愤怒出历史
国人不闻硝烟,却见大战正酣:兔毛大战、羊毛大战、蚕茧大
战、烟叶大战……战争种类,不胜枚举。
皖浙边界,武警、民兵、三级“联防”,严惩蚕茧“走私”
豫鄂交界,荷枪实弹,为烟叶出境设关立卡……
西南地区,为防南方“入侵”,故意将公路修成“断头公路”
“战火”燃尽,和气生财 地方保护主义害死人!
国人警惕!
东洋有一个挂衔“教授”者,居然在《呼声》杂志上发表“试论”:
“中国分裂为好。”
鼓吹“分裂”,千夫所指!
恩格尔曲线。唤起人们注意的一个事实:一个家庭收入越小
耗费在食品上的收入比例越大……
南北矛盾,邓公南巡,寥寥数语,睿智足见!
第一章 历史位于地理之后
睿者的思索:东西方大思想家论历史中的地理性
一枚硬币的正反面。你能判别真理与谬误吗?
德国,一位“用头脑站着”的哲人说:“在寒带和热带上,找不到
世界历史民族的地盘。”匪夷之思!
受了宫刑的司马迁,居然早在汉代就言“南北”经济区。
马克思一捋大胡子道:“资本的祖国不是草木繁茂的热带,而
是温带。”
一则“地理环境论”背景后的笑谈:
“笨蛋,此系笔误!约·斯大林。”
历史在地理的缝隙中生长出来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地理
纹身:
中华民族——黄河;
埃及人——尼罗河;
印度人——恒河;
苏美尔人——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
俄罗斯人——伏尔加河……
人是自然之子,中国民谚如是说 一个历史真理的存在!
南与北:表现在地理上的文化存在
一幅残破的南北世界风景画
南北分裂,古已有之。
《圣经》里的故事:犹太国、以色列国 ·南北乱世,南北文化
神秘底蕴的一个注脚。
法国人喜欢这样讥讽美国人:“美国人喜欢回忆历史,但一回
忆到他们祖父的父亲,就不能再回忆下去了。”
今天的中国人恐怕大多都知道《汤姆叔叔的小屋》,却很少有
人听说美国总统林肯说过一句:“这本书引发了一场战争”
“南北乱世情。”“南”风“北”风吹落多少总统乌纱帽!
尼克松下台的真实内情:不得罪北方佬,就不会有水门事件
这就是无法改写的历史!
密特朗祈祭奠边府;朴正熙报警三八线。
日渐分化的越南南北经济,久悬未决的朝鲜北南和谈,还有一
个加拿大的南北差异。一声可叹,无法弥合的南北世界经济分野!
反观中国,南北落差,宛如一幅用改革开放笔触挥就的暖色调
图画……
“历史从来不产生于南方”:世界经济与政治中的南与北
一个体面的智利人,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遭到奚落。
“历史从来不产生于南方”。聪明的基辛格博士一句“名言”道
出了发达国家对不发达国家的偏见。
皮切诺特将军的隆隆坦克碾碎了阿连德总统的权柄和头颅
……,南方美洲是北方美国佬的美洲,这一门罗主义铁的法则再次
得到了确认。
南北新冷战不比东西旧冷战更轻松。
“南北分野,”一个世界政治经济中的严肃命题。“谁能告诉我,
是对还是错?”电视剧《渴望》道出的竟是一个全世界都眼睁睁盯着
的大问号!
“南北问题就是世界发展问题”邓公总能看出问题的实质
案底终于有了 萎顿的地球,生长出希望的新绿
第二章 南北贫富风景线: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财富南聚还是马太效应?
深圳一年收入6万元的农民,竟被列为困难户,村民们建议为
他进行困难补助;井冈山区,200来口人的村庄仅拥有一头牛、4张
犁,一家六口人仅有一只金属盆,用来做饭、洗衣、洗澡。
差距症结:内地人翻烂了经典、讲话、文件,口干舌燥地辩论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广东人只热一件事:发展经济。
北方内地:陕南一厂长说:“我家的婆婆数不清,好像都是敌对
国派来的”。厂长要开支10元钱,还得政府批条子;河南新怪论:
“个体户、私营企业是杂草,集体企业是庄稼杂草不除庄稼长不
好”;“傻子过年看街坊”。
当全国各地100万股民云集深圳抢购股票抽签表时北京市
仍在为是否建立股市而争论
北方人:你要砸铁饭碗,我要跳天安门;
南方人:你要砸铁饭碗,我要跳龙门。
解放思想是一次自我革命 革命不易,自我革命更难!
但历史的法则是:为天下先者先受益!
“北佬”与“南佬”:五十步与百步吗?
北方人、内地人,你要落后了……
稳定与发展: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气势如云的经济北伐
三十年河“北”,四十年河“南”。
南人经济北伐、文化北伐、观念北伐、舆论北伐,杀声不断!
南人竞立经济“神牌”,北人视其“异端”,不予膜拜
杀声之中,北人南下,南下,南下!
建立“了望台”“观象台”,手搭凉棚,先看看颜色再说
哟!这是“有了打瞌睡的狮子,才成全了上树的猴子。”
广货来了小小幼童慧“嘴”识珠,不受内地货的欺骗,坚持要
“广货”。
广东话来了,北人初赐以“鸟语”之誉,若干时间,痛骂之余,也
依样咿呀几句,穿上宽松的“广服”竟也“虚怀若谷”
北人的矛盾收获:广东经济的成功,是靠“变通术”此“术”不
可学,又不可不学。
争论之间,南人更干出了辉煌,北人不得不南下“求道”
有识之士语:南人“北伐”,伐得好!
人才:雁南飞
人才:经济发展的制高点,世纪之争
4年间,全国10万人才飞广东。
广东人事局的人才市场上,许多人排两小时队才买到一份招
聘表;珠海市的亚洲仿真厂,有博士、硕士和大专毕业生100人,占
全厂职工总数的80%以上。
古今人才大招聘:高筑黄金台、出招贤榜 ·珠海西区有一个
用树皮搭建的“聚才亭”……
人才南飞之谜:
同国外相比,我国教授的工资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100至1/
50,相当于中等发达国家的1/30至1/20,即使同经济发展水平不
相上下的印度比,也仅相当于其1/10。珠海重奖效应。“官司”打得
东北人才纷纷南流。挡不住的诱惑!
启示:相马不如赛马,“食饱”才能实现“千里”之能;知识的价
码只有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才会增值,科技人员:走出“象牙塔”
第三章 锣鼓与渔唱:
南北生活差异大素描
一个民族,两种观念?
文艺作品中的定性:
南人精明、机灵、矮小、怯懦、刁钻。
北人:强壮、粗犷、直率、重义气、鲁莽、憨厚
“绍兴师爷”与“北方大汉”摆个擂台如何?
北人高大健壮的身材似乎与大葱有内在的关联 大葱有一股
冲劲,大葱里还藏着幽默。
“自然之子”的体内滚动着种族的活力。
“喝燕窝,吃蓬子”似乎更能造就文学家的头脑。
圆滑但发育不全的男人,苗条但神经衰弱的女人组成的好一
幅“秀水伊人”图!
林语堂说了上面的意思尚嫌不够,又制造了一个定理:
北方人适于做征服者,当皇帝;南方人适于做商人、秀才和智
囊。
吃大米的南方人没有资格登龙位;只有吃面条的北方人才可
以坐金鸾殿,这是一贯的传统。
北方人快把面条立个牌位,供起来吧!
“面条”“大米”效应新释:
北方人不挣小钱,碰到金山方动铲;南方人不弃涓消细流,不
厌其烦,集腋成裘
北方倍出理论家,“厉股份“吴市场”竞相登场;
南方倍出实干家,“厉股份”“吴市场”的理论有了实实在在的
模样!北方的虫,南方的龙 墙里开花墙外香
南北生活大写真
广东的餐桌上摆着“陆海空三军仪仗队”;北京人的肠胃里却
有着“炸酱面”的深深烙印。
吃蛇肉与吃猪肉,一小一大,两种生活情趣;
生猛海鲜与炸酱面,一淡一盐,个中活法迥异。
中国流行色,从南向北渐次推进。人人争先,唯恐更有早行人。
南方已是梦醒时分,而北方依旧是半梦半醒之间;南方人已在
“潇洒走一回”,而北方人依旧高歌“我的未来不是梦”
南京长江大桥能挂广告吗?
南北文化:同根不同形
林语堂又来说三道四了:
一位北方籍长官因为方言的原因喊破嗓子都指挥不动一连苏
州籍士兵。于是,苏州籍班长被请出列指挥 他扯开嗓子喊道:开
步—呀走—嗯哪。士兵便沙沙地出发了。
下面的话可能大不敬了,恳请诸位有关人士海谅,海谅!
越剧北方人不大听得懂,权且可做催眠曲;但用京剧哄孩子睡
觉绝难办到!
荔枝、鱼米、红高粱,从岭南到江南,再到北方一幅文化风景
的饰物。
不辞长作哪里人?
第四章 走向新世纪的大江南北
蓝眼睛的预言:外国人看中国南北问题
“家丑”躲不过“蓝眼睛”。
毛泽东的自力更生和集体主义精神模范的样板大寨,直到
1992年4月 才有第一家私人理发馆,8月第一家私人商店才开
张。
日本人叶芳和纵论中国南北大分野:
“中国分成停滞的中国与增长的中国。南方沿海城市在经济上
高速增长,另一方面内陆部分和东北地区却相对处于停滞状态。”
战国“七国并雄”“逐鹿中原”大翻版:
中国“诸侯经济化”,各路“王君”收集资源,阻断交换 想占我
的便宜,对不起,留下买路钱!
个别坏透腔的“友邦”人士要趁火打劫了:放出臭屁:“中国的
邻国可以利用广州、福州、上海和天津等城市间的互相争斗,驾驭
中国,阻止中国的强大。”
请听危言:
香港正成为华南的金融首都。有时看来是香港接管中国,而不
是相反。
到2000年,香港会像东京一样,商业总部和金融中心在香港
而工厂却在“郊区”——华南各地
好一个超大视野呀!
市场经济建构过程中的大江南北
市场经济一颗重磅“炮弹”,把整个中华大地“炸”得七彩纷
呈。
“川军南下,占领第三产业;湘军西进,农村包围城市;浙江佬
修鞋;北方侉子开发房地产,财大气粗。”
海南“夸口”要“再造香港”,三亚有希望成为“第二个夏威夷”
山东“哪壶不开提哪壶”,思想大解放,真理登高堂。
北京,“没落贵族”的哀叹声中,特供商店“34号”门前,也办起
了平民百姓围桌拥杯的“扎啤”夜市。
新鸿基、李嘉诚、郭鹤年、余国春等124家“家族”携巨款而至
王府井会战正酣。
浙江的农村专业市场,就差不卖毒品枪支,要啥有啥,他们的
口号:“建一处市场,兴一片产业,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群众。”
经济学家们快走出象牙塔人家要改写你们的理论呢,“坐贾
成市”已是昔日黄花了。
由独木桥上走过来的乡镇企业在江苏已“打遍天下无敌手”
为了“半壁江山”,被誊为”通向市场经济的桥梁”。
上海人讲,浦东开发是“中华牌”而非“上海牌”。上海人向深圳
股市宣战,并敬告全国股民:
中国股票市场中心正由深圳向上海转移
优与劣:南北经济发展能力之比较
走了“老王婆”,来了“小王婆”。
老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小王婆卖瓜,自卖人夸。因为小王婆
嗅到了新时代的海风,深知“是骡子是马,总得拉出来溜溜”
上海的“小王婆”们率先出头检讨。
绝不提“大”字,专攻“小”字,什么“小心眼”“小市民”“小家子
气”等等。因为教训在先了:海外客感叹上海人算得我无利图,只
好转场了 于是邻近的江浙人“渔翁得利”,大拣“洋落儿”。眼看着
苏锡常人用高级豪华轿车从虹桥机场把“调头客”拉走,心疼啊!
黄菊顿足发誓:“90年代的上海人既精明、亦聪明、又高明”
其他地方的“小王婆”们来了吗?你们的“瓜”怎样?
第五章 千年的跨越
历史与长河同流
自古孔雀东南飞,因为西北有高楼。
跨越时空,古中国圣人与当代中国的缔造者,用同一个比喻来
感觉历史的沉重。
北中国的呻吟成为南中国振兴的前奏曲。
中国人无法摆脱的情绪之一,是对乡土血缘的无尽依赖。
中国人最擅长的本领之一,就是令人惊叹地演绎政治斗争
请看一个独幕短剧:
北宋著名的政治家、陕西人寇准,一听说南中国人中了状元,
就跑到皇帝那儿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结果南人被除名,北方人蔡
齐捡到了天上掉下来的林妹妹 寇准得意洋洋:“又给咱北方人夺
了一个状元!”
再看一组数字对比:
唐朝,南中国人只得到10%的宰相席位;
南宋,南中国人夺取了一半的宰相席位;
明清时代,各科状元、榜眼、探花的三鼎甲和会元共224人,北
方人只有29人。
清代,科举中最为艰难的博学宏词科考试中,中举者仅苏、浙
皖、赣籍人就占了3/4。
一部中国古代政权史,是南方人的夺权史
南方人不能入主为王的耻辱被一个据说是与乞丐有瓜葛的南
中国人朱元璋抹去了。以后除明朝亡于少数民族外,南中国的孙中
山、毛泽东分别把旧王朝推向死亡
魏晋南北朝的南北风云
“煮酒论英雄”,“奸雄”曹操一记“响雷”,刘备的饭勺应声落
地。
曹氏一句聪明语:“生子当如孙仲谋!”既夸了敌人,又赚了辈
份。
三个性情迥异者之间的南北战争。
诸葛亮可悲地陷入“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迷梦。一种近乎荒
唐的执着,使一个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匆匆走向灭亡
一张白纸乱涂鸦——南中国落后的真实写照。
过于注重军事而完全忽略经济建设,是中国历史上很多悲剧
的共同特点 中国历史上,甚至到现在,并没有一个真正的发展经
济学家。
北中国的政治家是精明的男人,而南中国的政治家更像多心
的女人。女人一旦多心,男人的精明又有什么用呢?
北中国侨民曾领导了一场以南中国土著为狂热追随者的“文
化革命”,其热度不低于后来的“红卫兵”运动
流行是一种病。现代时髦的历史影子:
南中国以侨民的洛阳话为时髦,好像今天的广东话在北方的
吃香。富贵逼人的侨民谢安成了土著士族示范的样板,但谢氏患有
不可救药的鼻窦炎。这可苦了苦学“洛下书生咏”的南中国人,他们
怎么也发不出那奇特的浊音。万般无奈只有捏着鼻子读书,成为一
时颇为壮观的时代潮流。
南中国人哭泣时不说话,而北中国人则唠叨个没完,谓之“哭
诉”。南中国人要赶时髦,每哭便嘀嘀嗒嗒坚决地废话不断,宁可随
口瞎说,也决不闭口,以免被人讥为“老冒”
隋王朝与南北问题
西方史学家如是说:中国科举的产生,是时代的骄傲。
利玛窦认为:在世界上建立一个强国的基础就是文官制度,古
代中国之所以能傲视群雄正是因为其完善的科举文官制。
当路易十四对中国科举充满幻想而跃跃欲试时,英国人依照
中国的科举创立了直至今天还显示巨大效率的英国文官制度。令
人感到有讽刺意味的是,我们今天以一种完全陌生的、崇敬的眼光
来探究英国文官制,以期“引进效率”。
《北美评论》写道:“公开考试,择优录用,严格考核,论功行赏
是美国新制度的开端,但又是中国古老科举考试的尾声。所不同的
一点就是在于一个是走向新生,一个在堕入死亡。”
中国的科举一经产生就悄悄融入“剪不断、理还乱”的南北问
题
一种先进的考试文官制,为什么在中国一经延续就会变成耻
辱的象征,而却是美国新制的开端?
变异究竟如何?
一位令人困惑的人物,偶而与历史擦肩而过于是,中国南北
问题迅速染上他悲喜交融的个性色彩。
大运河,隋炀帝杨广富于浪漫想象的政治杰作,循着这条贯通
南北的人工大河,杨广三游江都。唐李商隐讥之曰:“地下若逢陈后
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杨广用写诗的浪漫情怀去治理国家,用艺术家的想象力来处
理政务。
他自信得荒唐,规定西域商人在洛阳饭馆可不必费一分钱
说:“中国富足,饭馆吃饭是不要钱的。”
一个微妙的人物一个微妙的时代!
从宋到明的南与北
八千里路云和月,瓶瓶罐罐大搬国
北中国人再度南进。
这是一支什么都不缺的南渡队伍,他们完全可以绰绰有余地
把失去的家园在新的土地上重建起来。这些移民迅速在各行业中
站稳脚跟,并根深叶茂起来;成为勉强支撑风雨飘摇的南宋王朝的
脊梁。北中国人的大规模南迁,把风俗习惯也打进行囊带到江南。
东晋时代南中国人追赶北中国人时髦的现象再度重演。于是七夕
饮酒穿针、用胡桃等做腊八粥、用地窖贮存冰块等等北中国风靡一
时的风俗流传下来。而太太小姐们则以北方贵妇的“瘦金莲”“方莹
面九”“遍体香”之类的摩登化妆迷倒一批南北中国男人。
王朝的偏安,是寻常巷陌的人们感情上所不能容忍的。宁为玉
碎,不为瓦全的不识时务的悲壮,却往往令人热血沸腾
让人心理失衡的南北关系。
复仇的怒火燃到不实际的程度,并不能烧死敌人,往往等于自
焚。
高原水出山河改,战场风来草木腥。文明成为在风雨之夜哭泣
的弃婴。
草原政治体制的推广,如同把孩童游戏规则强加给成人的严
肃工作,然而文明史被嘲弄并不让人感到可笑
戏说乾隆江南游
乾隆爷南巡,以一种近乎残酷的风流倜傥,给江南带来粉饰太
平的繁荣和潜在的灾难。
康熙爷南巡,是天下统一的宣言书,是皇家恩泽的宣传队,是
太平盛世的播种机。
康熙爷,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乾隆爷,像月亮,初一十五
不一样。
乾隆爷画虎不成反类犬
戏说乾隆 戏说乾隆
第六章 近代风云的激荡:
从战争北伐到政治北伐
鸦片:来自西方的“礼物”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
西方“蛮夷”送来的礼物不轻,但带来的却是血淋淋的文明和
罪恶。落后就要挨打。这是自然界的法则,也是历史的法则
林则徐的悲剧既是个人的悲剧,也是中华民族的悲剧
天朝帝国已经衰败了。
堂堂大清帝国竟然败给远涉重洋的五千英军
可悲而又可笑!
1840年,历史从此改写。
17世纪40年代,世界的东方和西方,几乎同时发生了两件大
事。但意义截然不同。
在东方,1644年清军从山海关长驱直入,定都北京,建立了中
国封建社会最后的一个王朝——清朝。这是旧文明的复苏与延续
在西方,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宣告欧洲从中世纪
的黑暗中走了出来。一种新的文明在这块土地上发展壮大。
世界的历史呈现出不同的行进路线。东方的文明逐渐衰落,西
方的文明逐渐强盛。
两种文明的命运已经在这个时刻决定了。
200年以后,当这两种文明走到一起,发生碰撞的时候,我们
已不难想象这种结局会是什么?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自然界的法则,也是历史的法则
在这里,强大有力的是生存法则,而不是道义。
道义在这里是苍白无力的。“在这场斗争中,陈腐世界的代表
是激于道义原则,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了贱买贵
卖的特权——这的确是一种悲剧,甚至诗人的幻想也永远不敢创
造出这种离奇的悲剧题材。”
马克思也为这幕悲剧感叹。
中国人,五千年的天朝帝国梦破灭了!悲剧降临到这个东方文
明古国的身上
洪秀全:一个南方农民的回答
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威权。
南方一隅的广东花县,来了一个洪姓的农民,被上帝“册封”为
“候补太子”。
一本名叫《劝世良言》的小册子,差点成了清王朝的索命单。
如果说“拜上帝会”只是洪秀全组织动员起义的一种工具,那
么他所设计的“天国理想方案”则是太平军将士奋斗的目标
这是中国人回应西方文明挑战的第一次伟大创举
一个农民竟然站到了历史发展的最前列。
千万不能忘记的是,洪秀全可是一南方农民啊!
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入一个社会大变动的时期
对于古老的沉睡的中国,鸦片战争是一次极大的震撼,是一次
从未有过的冲击。
不管历史的惰性力怎样顽固,中国人还是从社会生活的各个
方面,感应到了它的震波。
而最先感到这种震撼并作出积极的反应的竟然是社会最低层
的南方农民。
一群南国小山村的农民,揭竿起义,纵横大半个中国 在近代
中国的历史上写下了光彩夺目的一页。
英国用大炮强迫中国打开大门,输入了鸦片,但也输入了新的
思想、新的文化。
鸦片没有起催眠作用,反而起了惊醒作用
中国南方的农民首先惊醒了!
洋务运动:源于南方的近代化
农民退隐到历史的幕后和角落。
“击鼓传花”。西方文明挑战之“花”,从洪秀全、洪仁玕之手传
到了曾国藩、李鸿章之手
历史主角大变换 在农民的血泊之中开放了一朵奇花 南方
“骄子”入大清。
“睁眼看世界”,“师夷长技以制夷”
“天朝帝国”的“黄梁米饭”吃不成了。
洋务运动,起于南方,燎原于南方,使中国迈出了近代化的第
一步。北方也沐浴了洋务之“雨”
历史是一条绵延不断的河流。
近代中国的历史之河时而奔腾,时而宁静,但一直在缓缓向
前。
如果说太平天国运动在这条河中掀起的惊涛巨浪为中外反动
派平息了,那么这场运动所引起的冲击却久久回响
农民退隐到历史的幕后和角落,而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起
家的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湘皖地主官僚走上了历史的前台
历史的主角变换了。
但历史的主题并没有变换:
学习西方迎接西方文明挑战的历史主题从农民手中转到了地
官僚手中,从洪秀全、洪仁玕手中转到曾国藩、李鸿章手中。
《资政新篇》没有在洪秀全、洪仁玕手中实现,但却在曾国藩
李鸿章所倡导的“洋务运动”中闪现
这就是历史之河的延续和神秘
戊戌变法:一群南国书生的幻想
生存的危机又一次提到了中华民族的面前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维新派首领:康有为、梁启超、严复从南国走入京城
思想界的冲天飓风。
变法的雷声从紫禁城上空响过之后,并没有出现一场浸润资
本主义文明的雨水。
风云骤变,“戊戌六君子”血洒菜市口
历历维新梦,分明百日中。
作为中国的一代政治伟人,康、梁的时代过去了!但挡不住南
国风雨情
孙中山:政治北伐的启动者
一纸《辛丑条约》、4.5亿两白银换来了八国联军对清政府的
支持。
“维新”不成,“扶清”落空,中国人开始了真正的觉醒。
一位洪秀全、康有为的同乡,宣告了清政府统治的寿终正寝
历史也许得从孙中山诞生的这块土地说起
谁把握了时代,时代就选择谁!
辛亥革命:南方与北方的对峙与决战
一条浪打浪的历史长河。
义和团千百万忠勇的烈士决不会想到,他们满腔热血所要“扶
持”的大清王朝,竟是洋人的奴才!
希望破灭得越残酷,觉醒得越彻底
当中国人民艰难地走完19世纪的最后一个年头,走进20世
纪之时,迎来的是一个“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时代
革命的暴风雨已从南国悄然降临。
伴随着这场暴风雨来临的,是一位新的政治伟人孙中山。
这是近代中国历史上又一位来自南国珠江堤畔的政治伟人。
这位洪秀全、康有为的同乡的登台,宣告了清政府统治的寿终
正寝,中国人民终于迎来了一个新的时代
第七章 中共的足音:
从南到北的风响
南湖点燃的火种
滚滚的“狼烟“不是周幽王戏褒姒的烽火!“狼烟”警示了什么?
亡国灭种的危机像野火烧烤着中华民族的脊髓。
然而连林则徐这样优秀的中国人也相信:洋鬼子腿不会打弯
一撩就倒
“隔着窗纱看晓雾。”当人们学习并开始了解西方时,纷杂的思
潮却又使人们囫囵吞枣
北南两个特色鲜明的城市,担当的历史角色,耐人寻味深思。
地缘政治、地缘文化、地缘种种、……是否在起着某种神秘的作
用?!五四运动为何起于北京,而上海却偏偏成为中共的发源地?
农民运动缘何在南方风起云涌
考察中国历史,历代上大的农民起义都源于北方
南方的山清水秀赋予农民逆来顺受的禀性?
红旗卷起农奴戟。
小姐、少奶奶的牙床也可以滚一滚。
没有“痞子”运动,就没有革命的成功
“农民之王”语惊四座
帝王宁无种,几个农民就能改朝换代 且看汉武帝刘秀,宋太
祖朱元璋籍何登上皇帝的宝座。
20世纪20年代,历史给南部中国农民崭新的契机
中国出现了新式的农民运动。
咄咄怪事!一个大富绅出身的阔公子,留洋归来,当了农民暴
动的头,掘了自家的祖坟。
一个农民造反起家的政治领袖,学富五车,则偏偏爱读镇压农
民起家的老乡书信,并尊称其“曾文正公。”
前一位是大名鼎鼎的彭湃广东海陆丰人;后一位则是世纪伟
人毛泽东,湖南湘潭人
谁是他们的宗师?王船山、王阳明的遗教犹在
南方农民运动的奥秘何在,真谛若何?!
中共南部的红色根据地
水泊梁山和它的一百零八条好汉,中国人妇孺皆知。
井冈山,中共的“水泊梁山”,毛泽东情有独钟 但毛泽东赋予
其新的意义。
苏联人说:山沟中长不出马克思主义。
一个倔犟的湖南人的声音:反对本本主义;中国革命的成功要
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的实际情况;山沟沟里有马克思主义。
南方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在这个摇篮里,中国共产党从
襁褓中的婴儿发育成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 中国革命从这里迈出
占领城市的第一步
延安:进入北方的安全地带
在一个无名小镇,一张缴获的国民党报纸,改变了中国工农红
军漫无目标的远征,同时也改变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走向!
延安,一座掩映在广袤的黄土坡中的小城。约1000年前左右,
宋朝名臣范仲淹曾在此抵抗过蛮夷的侵扰,自此以后,延安悄然匿
迹于黄土坡的沟沟坎坎之中。
忽然,延安成了中国革命的第二个圣地。
是千年前历史余辉的回光返照?还是中国革命给其镀上了神
圣的光环?
总之,中国革命在延安得到了发展,延安成了中外人士注目的
中心。也许黄河是一道无法逾越的屏障?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被迫退出苦心经营多年的井冈山根
据地,开始了战略大转移。
红军原打算北上湘西同贺龙领导的红军会合,但蒋介石很快
洞悉红军的意图,在红军必经的湘桂边境集结重兵,企图将红军一
网打尽,红军往何处去?
中国战争的格局:从东北、西北向中原,从中原向东南
北方的北方。
斯大林忧郁的目光投向东南:内战将导致中华民族的毁灭。中
国不能打内战。被迫卷入战争的中共
纸老虎理论。小米加步枪胜过飞机加大炮加原子弹的威慑。一
个农民儿子的自信远远超过世界大战中所向披靡的苏联大元帅。
中共完成了一个由南到北,由北向南的循环,中国大地产生出
一个巨变:东方睡狮已醒。
一个浙江奉化人,坐着峨嵋山下来的豪华轿子,威风凛凛地被
抬进了南京总统府
一个湖南湘潭人,踱着沉思的方步,咀嚼着辣椒味,踱步出了
延安窑洞。
两人的思路撞到了一块儿:
“东北那旮旯是个好地方!”
于是,战争最先从东北开始。
战争的胜利背后,隐含着某种神秘
天时,地利人和 历史的演绎仿佛是第二次展开!
第八章 人杰地灵 :
地域文化与近代风流人物
文化层次与地域分野
“面包”来了,一人一个“吃法”。
儒学之树常青,缘于地域化的嬗变 灵魂不死,魔鬼与善人同
在。
文化的原生气犹如一粒酵母,“发面”的每个角落缝隙中都渗
透着这粒酵母的因子。但形式可多变,这“发面”既可做成饺子,也
可做成包子、饼子、花卷等等不一而足 食之则可筷子、刀叉并举
方式亦不限。
此其生命力旺盛之必需者。
由此,古往今来,思维跨越时空、行为倒转乾坤、文化融天地之
沧桑,含日月之玄机。
文化随着人类脚步的移动到处安家落户。
于是,以朱熹、张栻为始祖而有湘湖支派,陆王心学在广东地
域知识精英中落地生花
地域:文化的实在家园,文化大河坚实的河床。
“西风”吹来,给“家园”里添了新摆设,但怎么摆,由不得“西
风”
儒学与地域化
“模铸”一词用得好哇!
“模”是一种限制,一种规范。孙猴子纵有72变,抻胳膊撂腿地
翻跟头也绝不出十万八千里。如来佛的手心是一种“模”。
“地域传统学风”亦是一种模,因其对“知识精英人格取向”的
“铸”,才使我们知道了这些“知识模”在“十万八千里”以内的本事。
但“模”不止一种,“铸”就的“产品”也就千姿百态,再举湘湖与
广东为例:
湘湖精英多以“政治家身份”活跃于清末民初的政治角逐场
中,而广东精英则是一个思想家的群体。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其“聚”其“分”似内有“玄机”
中国近代风云人物人格的二重取向:内倾感应型与外倾感应
型。
谁之力造就?
儒学地域化!
湖湘精英:外倾感应型“超人”
王船山,你老兄可害苦了咱湖湘人。
自从你把朱熹的理论改头换面之后,湖湘人总是拥有太多的
政治忧患意识。
累死人啊!
你看,你把湖湘人折腾成什么样子:
湖湘人无暇做哲学家虚玄抽象的思考状,仿佛是为了火上房
的现实问题,慨然承起了“天下兴亡”的匹夫之责。
为此,他们总是对地理态势、攻防之策有超乎寻常的兴趣,不
惜气力,背着地图、跋山涉水,专务躬行,以求验证。
从魏源到曾国藩,从王闿运到蔡锷,从章士钊到毛泽东都是如
此啊!
好一些实干派,不仅指点江山,而且亲自到中流击水,敢叫日
月换新天。
独此一家吧!
广东风云人物:内倾感应型思想家
白沙先生,你贡献可不小。你可知你的那个“历史反思”造就了
多少叱咤风云的思想精英!
康有为,孙中山都要感谢你。
在那长长的海岸边,我们似乎听到了“行云流水一孤僧”苏曼
殊的哀吟:
“我本将心向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
欧风美雨袭来,广东人不识“船坚炮利”吗?
且看广东人的“怎么办”!
近代文化风景线
与其坐而言,不如起而行。湘湖派人士的信条。嘴勤不如腿勤
曾公一席话足令今之务虚者汗颜 曾公曰:“实者,不说大话,
不骛虚名,不行驾空之事,不谈过高之理,如此可以少正天下浮伪
之习。”
王先谦针砭时弊:
“然日本维新,从制造入,中国求时,从议论入,所务在名,所图
在私,言满天下,而无实以继之,则亦仍然一空,终古罔济而已。”
岳麓书院“东山十子”在罗正钧眼里犹“叛逆”,被斥责为“湘乡
之衰也”。
多棱镜的另一面:广东士人的大错位
黄遵宪矛盾的内心独白:
“儒生不出门,勿论当世事”
“吾在之聋聩如此,又欲以先知先觉为己任。”愈是试图参与政
治,愈是偏离于政治中枢之外,窘态百出。
,孙中山难逃劫数:鼓吹武装斗争,躬行的却是某种理想化的
“虚体目标”,如民生主义、五权宪法等,而非权力实体,他不懂如何
把自己的民主构想与权力中枢真正结合起来。为思想家有余,政治
家不足。
广东派士人似更会“画饼充饥”,虽不饱肚,但还是让人们知道
了“饼”的样子,那么,再由湖湘派实干家做一个“真饼”好了
南陈北李:两个中共创始人之比较
日本早稻田大学可能不知道,他们培养了两个中共创始人—
—造反的人。
一个是南方寒士陈独秀。
另一个是北方蒲柳人家的儒生李大钊。
《新青年》、《晨钟报》五四运动中交相呼应。
一个“愿意说极正确的话,也愿意说极错误的话,绝对不愿说
不错又不对的话”的人。
一个“铁肩担道义,妙手写文章”的人。
出京的一辆骡车上,那个“厨师”虽刚刚出狱,但他可能没有料
到他的同伴,那个“帐房”怎么就去了呢!
国共两党主要人物(第一代)的区域分布
一方山水养育一方人。一方山水也养育不了一方人
陇海铁路周围有“天子气”,出了那么多皇帝。
洋鬼子来了,“风水”被破坏了 历史的天平南倾,“吃大米”的
“打妖”。
南国“龙气”大涨呀!
第九章 阳光道与独木桥上的“桑巴舞”:
计划经济与南北发展的微观透 视
火红色的背景
一个匪夷所思的年代。
火红色的领袖,火红色的人民,火红色的理论,火红色的热情
火红色的错误。
跃进!跃进!向纯而又纯的计划经济跃进!
背景扫描
偏爱独木桥的南方人:几度遭殃
现代“永嘉之乱”:“叛逆者”走了麦城,更被赐以刑枷。这是“盗
火者”的悲哀。
陈新宇、杨木水“忠君报国”,他们的“万言书”假马寅初之手转
到中央,这“万言书”的份量确有千斤重一俟入海,再不复出“忠
君”报国无门。
中国的车尔尼雪夫斯基来告诉中国“怎么办”了
独钟阳光道的北方人:几多辉煌
中国伟人一句“农业学大寨”,把山西一个贫穷的小山村抬上
了神圣的祭坛。全国的大批“信徒们”,纷纷前往大寨朝圣,所谓“千
泉万流归大海,众人争上虎头山”,大寨气势之辉煌,场景之壮阔
当以“紫”示之……
还有那么多的洋教徒哩!走上阳光道的大寨红旗,飘扬在中国
的山山水水上。
一个文化水平不高的农民,竟然堂堂正正做起了十万万人的
副总理……
一个小山村,成为工农兵学商争相效仿的偶像
北方人的阳光道一步一步到“天堂”!
独木桥畔的革命
大清洗:有人统计过建国以来因包产到户问题而身败名裂、家
破人亡、惨遭迫害的不下400万,因此而致死的至少10万以上
“红色恐怖”之下,却还有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者
1978年,安徽又燃起了“第二次革命”的星火。
一天夜晚,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几个干部、村民们聚在一起,达
成“秘密协定”,搞包产到户。他们向老天爷起誓,并签字画押,因包
产到户,一家人有蹲监狱的,全村人养他老小;有哪个人张扬出去
天打五雷轰,三代不得好死……
“围剿”又开始了,北方集团军“马列主义县”采取了断然措施
然而,万里出来说话了……
包产到户的星火,在80年代初“燎原”了全国,占世界近五分
之一人口的国度悄悄地以和平方式进行了革命……
改革作为一场革命产生于计划经济最前列的南方,你说是偶
然的吗?
阳光道上的摇摆
昔阳的大寨终于迎来了“无限好”的夕阳。
一个关键人物,或者说一个过渡性人物赶着这辆“红色马车”
又继续前行了那么一段。
他不知道那历史的潮水已溅湿了车轮吗?
前方已是洪浪滔天。
新旧交替下各色人物的“上乘表演”,使我们明白了计划经济
一体化之被打破时那最初的一环的所在。
计划经济给北方人带来了过多的荣誉和辉煌,也带来了过多
世上纵有诸多说不准的事一说有准的事恐怕这算一桩!
走向统一繁荣的新格局
繁荣,百年预测。
统一,世纪之梦?
亚太经济大合唱,只不过是一支动听的歌,吾国不可对之抱有
任何幻想;
东亚经济圈会引起关于“大东亚共荣圈”的不快;
东北亚经济圈吸引力是不大的。
华人经济圈的半径又太大了,但却有一个浓缩了的华人经济
圈——华南经济圈。
华南经济圈,华人经济表演的新的大舞台,更是共同富裕的推
进器!
君不见,霍英东来了;胡应湘来了;吴庆星来了;李嘉诚来了;
香港的新鸿基、恒基兆业、新世界、希慎兴业、恒隆和九龙仓等大财
团纷纷进军华南吗?“决战”要开始了 此中奥秘恐怕就在于:套中
此“圈”者,前途不可限量也
附章 中国北方与南方 :
古代文明发展轨迹
中国南北生态环境之差异
黄色的北方,红色的南方;
寒冷与干燥,温热与湿润;
色彩不同,气候不同
北方“圣地”之一的吕梁,因刘胡兰、华国锋名噪中华。吕梁似
乎还“盛产”“自然政治人”。这些“自然政治人”心有“计划”,肚肠里
却缺少粮草。
吕梁遍地是“黑金宝”,吕梁的煤炭,吕梁的矿藏,数字报上来
保管吓你一大跳!
吕梁人一直在寻“宝”,追随计划经济体制,痴心不变,一追几
十年,到现在思维意识好古怪,干什么先问它姓“资”还是姓“社”
你说怪不怪?
好个吕梁人,抱着金宝不识宝,让人都弄不明白!
苏南:你为什么这样富?
一针兴奋剂,启拨了“寂聊”的心。
一个生长在伊壁鸠鲁缝隙中的“神”下凡人间,其福祉泽及顶
礼膜拜的人们。
苏南人吃了令人惊悸的“狼桃”却没有死 他们在横流的汗水
与泪水中品尝着苦尽甘来的美酒
陕北:你咋弄得这样穷?
“革命的摇篮”,摇着永远也长不大的孩子。
计划经济的“重灾区”,临“灾”不悲,还在以其“红”沾沾自喜
姓“资”姓“社”之命题萦绕情怀,挥之不去
陕北,你咋弄得这样穷?
第十章 风从南方来
当代中国的四次南巡
南巡之谜!
“南巡”,中国历史上奇特的用词。说康熙话乾隆,或微服私访
或御驾浩荡,引出一个个说不完道不尽的话题
中国人偏爱南巡引出的种种故事
有趣的是,两位政治巨人的四次南巡却大相径庭。政治与经济
的分野。仿佛分别预示着毛泽东时代、邓小平时代的显著特点
毛泽东1958年的南巡,结果次年错误地罢了彭德怀的官
1971年的南巡击碎了林彪政变阴谋
两次南巡,无不惊心动魄,刀光剑影
邓小平。1984年南巡,抱了一个金娃娃;
1992年的南巡,掘了计划经济的墓
两次南巡,无不风平浪静,悄悄革命
毛泽东讲“换人”,邓小平讲“换脑”。
毛泽东讲“大跃进”,邓小平讲“上台阶”。
南巡给中国带来了什么?为什么南巡会有如此奇特的作用?
莫非中国的南方,真是个百慕大?又是当代南巡之谜!
在共和国的历史上,第一代核心领导人毛泽东和第二代核心
领导人邓小平曾进行过多次影响深远的南巡活动
深圳特区的崛起
一条深圳河。
一把罪恶的刀。活活将一个完整的宝安县切成了两块领地
深圳与香港,百年分野,合在一朝
一个现代化的城市“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
边陲小镇成了“一夜崛起之城”,然而,昨天,它还是亚洲“柏林
墙”边的“丑小鸭”。
“丑小鸭”怎么能同“白天鹅”相比,于是,总设计师说道:
“杀出一条血路来!”
伟大的试验开始了。
“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
它起飞了
联产承包:激荡中国农村的变革
凤阳花鼓驰名天下。谁也说不清道不明,是朱皇帝使花鼓出了
名,还是花鼓帮小和尚走上了金銮殿?
说凤阳,道凤阳。
而今,一提起凤阳,人们恐怕不再摆祖谱了
中国将永远记住,历史将不会忘记——
1978年的一个秋夜,一个远近闻名的“讨饭村”,一帮朱皇帝
的穷后裔,正冒着坐班房的危险,在一个小土屋庄严“举事”。这是
一次意义远远超过朱元璋造反的伟大农民“起义”!南方的小岗村
悄悄革命的摇篮。
千呼万呼始出来 农村变革的幽灵在南方秋夜降生。
轰轰烈烈的变革,终于在压力、夹缝甚至在谩骂中完成了 一
个古老的问题——农民吃饱饭——终于同时解决了
中国人为什么恐惧家庭联产承包?
走出误区后的思考!
重奖效应自南方起
谈“奖”色变。
中国人的“斗私批修”,真是进了灵魂。
“文革”埋葬了那么多年,还有人怕“奖金过重”,真是活见鬼!
偏偏有这等怪事:偌大一个中国居然无人敢为天下先,重奖
科技人员。“禁区”面前,无人敢言。
又是南方。珠海人大出风头,大开金库之门。迟斌元领走奖金
267184元,外加奥迪牌小轿车一辆,住宅一套。
大爆冷门的新闻。传说邓公巡视该厂时已有嘱意。模仿效应
代替了争论效应。终于自南而北,引发了一场空前激烈的战争——
人才争夺大战!
“文化富翁”、“科技富翁”的出现,标志着一种新文明的诞生
“私”与“利”:中国人有了亲近感、认同感!
南方若干个第一
南方,又是南方!70年代末,中国从封闭的睡梦中苏醒了,南
方醒得更早,它率先踏上了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迈出了第一步。
南方的第一真多:第一家股份制农村,第一家外汇市场,第一
家股份制企业,第一个保税区……
南方成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南方,就是南方!
第十一章 南北发展太极图
小康:全国的目标
一幅苍老的历史风景前人们仿佛听到了孔夫子几千年前的
叹喟。“三代之治”的理想社会又是何等绝妙,中国老百姓的宿命
又是如此冥冥…
殷实小康——悠悠数千年的梦想和诱惑。
千年等一回!千年的希望、千年的失望、千年的等待 可叹可
敬的悲壮的中国人,你还能够创造和承受怎样的结局?
中国人,活出你应当具有的尊严。没有起码的基础,侈谈人的
尊严就是海市蜃楼般的自我麻醉。小康能给我们这样的基础吗?西
方人以中产阶级引为自豪,中国人以殷实小康作为理想。殊途同归
的目标 文明的差异背景下,何时来一个漂亮的国际比较!
海南:再造一个香港
香港。好响亮的城市名称。
中国人眼中的花,中国人心上的疤 说起香港,中国人自有一
番滋味在心头。
邓公曾说过:要在内地造几个香港
天意使然
历史使然。
海南人大声呼喊:再造一个香港
热土冷眼:
——为什么要提资本主义的香港?
广东:奋力追赶“四小龙”
广东,80年代是香香臭臭的10年 但是最终它使全国兴起了
“看广东,学广东,赶广东”的浪潮。
究竟广东有什么东西让国人那么着魔?
广东是站在高高的起点上了 在新的一个10年里,且看“中国
小龙”的先锋气魄。
1992年春,邓公南巡至深圳说:广东要力争用20年的时间赶
上亚洲“四小龙”。
广东又在“大打出手”了:跨世纪的超越
上海:世界大都市的梦
曾几何时,人们带着对上海人上海货的无限羡慕之情去膜
拜这个商业圣地。
然而,后来上海落伍了,成了中国发展道路上“此路不通”的警
示,这让上海人直窝火,也让那曾是“信徒”的人们心理失衡。
开发浦东,上海觉醒的序章。上海人再喊打好“中华牌”、“世界
牌”上海,昂起长江的“龙首”,舞出曾经有过的风采
复兴上海,重返国际大都市行列
福建:目标是台湾
福建与台湾:隔不断的敌仇与浓情,从“兵戎”相望到“冰融”相
见。
新的时代,新的视角。换一把尺子,重新量一量长短。大陆与
台湾人都放弃了那幼稚的游戏,开始了“大人般的恋爱,有时心情
糟”的年代,“台独”或其他变相伎俩没有多大前途、光景,两岸关系
真正地务实了。福建把台湾的经济发展水平作为自己的赶超目标
但是福建亦面临着充满诱惑的挑战和抉择
山东:盯住韩国
山东人悄没声息地干出了“全国的一二三四”,没有人怀疑它
是一个经济大“诸侯”的地位人们渐渐地感到不能望其项背了,于
无声处听惊雷。
山东的发展典型地代表了由山东人的某些性格:踏踏实实、诚
诚恳恳,代表了一种实力型的发展
省长赵志浩拍着胸脯,许下宏愿:“我们准备用10年努力,建
一个海上山东!”
看着山东对韩国这条小龙紧追不舍的样子,恐怕这不会是空
言。届时,我们可要去向赵省长“还愿”呀!
有人说“80年代看广东,90年代看山东”
先看看再说吧!
北京:目标是什么?
北京的一举一动仿佛无时无刻地都在牵着全世界的视线。
北京,怎么说你好呢?北京好像一位宽厚的圣人看着南国一个
个充满活力的青春之子,在商海怒潮中 击桨搏浪,自己却有不可
撼动的一定之规。
有人说北京:走自己的路,坚定地推进现代化进程 建设毫不
逊色于任何世界大都市的我们自己的北京!
今日京华,老枝迸新芽,新枝开鲜花
让现实告诉未来,明日京华会更好!
第十二章 维系南北的金纽带: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贫富与分合之间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古代圣哲的说道未必全对“穷则必
分,富则合。”现代人对古人的说法作了纠偏式的注脚。
“一律摆平”,这是“左”对收入差距的态度。如何也走不脱“损
有余补不足”的道家阴阳效应的投影。“火红的年代”,绿色的服装,
灰色的人格,……刻骨铭心的一段痛史。平均主义的东方幻影带来
的不是合家欢,而是万家愁
财富是和平统一的伟大使者。没有财富,就只会出现割据。
统一乎,富强乎?孰先孰后,恐怕也是鸡蛋与母鸡之间的无谓
的哲学争辩 致富才是真谛!
对南北差距,有两种态度一种是现实主义的态度 一种是
“左”的情绪和态度
南北方共同遵守的制度规则
浩荡一脉华夏族,纵横南北大中国。
法国的“中国通”惊叹于“中国是世界唯一有长达5000年不间
断文明史的国家。”
超稳定的社会结构,好与坏的判定,究竟谁说了算?
“先富导致了差距。”这是一种议论。
“捆在一块儿受穷,岂不是一种集体自杀。”反论者驳。
有的人害怕眼前先富的失衡,就不怕贫穷导致灭种亡国!
先富的拉动效应不容轻视!
幽默的毛泽东阐发过一段精彩的“玩笑”:德国人李德娶了个
中国老婆生了个孩子,是黄皮肤黑头发;中国李立三娶了个俄国
太太,生了个孩子,也是黄皮肤黑头发,你看,我们中国文化多么厉
害!
中国的“法力”孰何?文明的精深安在?
“谁能告诉我?!”
黑白、对错、南北
共同富裕:南北方同系的目标
浮躁的心
驿动的心。
踌躇在高等学府的莘莘学子忧思中寻觅答话应对
北京人恭敬款爷。款爷的档次行情日日看涨,顺口溜曰:
“十万是笨蛋,百万算白干,千万算好汉,上亿乃大款。”
这“火红的年代”火得真让人辨不明东西南北
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本质
南北何当共富裕?却话明日小康时;
南通北,北通南,南北共谱繁荣曲
统一大市场:南与北的经济纽带
“这里是罗陀斯,在这里跳跃吧!这里有玫瑰花,在这里跳舞
吧!”
安卧墓道的马克思泉下有知,对中国的市场经济谅必也会发
出这样的唤音。
市场,是一只伟大的经济平衡器。
商品,是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一切最顽强的区域差别的重
炮。市场经济,中国通向南北共同富裕的真正之路
汉代有诗曰: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资本既非胡马亦非越鸟,北风有利润,它就依北风;南方有利
润,它就巢南枝
世上纵有诸多说不准的事一说有准的事恐怕这算一桩!
走向统一繁荣的新格局
繁荣,百年预测。
统一,世纪之梦?
亚太经济大合唱,只不过是一支动听的歌,吾国不可对之抱有
任何幻想;
东亚经济圈会引起关于“大东亚共荣圈”的不快;
东北亚经济圈吸引力是不大的。
华人经济圈的半径又太大了,但却有一个浓缩了的华人经济
圈——华南经济圈。
华南经济圈,华人经济表演的新的大舞台,更是共同富裕的推
进器!
君不见,霍英东来了;胡应湘来了;吴庆星来了;李嘉诚来了;
香港的新鸿基、恒基兆业、新世界、希慎兴业、恒隆和九龙仓等大财
团纷纷进军华南吗?“决战”要开始了 此中奥秘恐怕就在于:套中
此“圈”者,前途不可限量也
附章中国北方与南方:
古代文明发展轨迹
中国南北生态环境之差异
黄色的北方,红色的南方;
寒冷与干燥,温热与湿润;
色彩不同,气候不同
文明就不同!
文明的断层,就是历史的战场;
文明的分界线,就是未来的战线
公元前三千纪中国北方社会发展的轨迹
阶层分明的龙山文化社会:
陶寺大墓与圹狭小墓并存,
鳄鱼皮鼓与一无所有同在;
贸易、青铜、城市、文字、国家,
商人、工匠、贵族、巫师、王朝;
一同显现于历史的扁壶上
公元前三千纪的南方社会
钱山漾、水田坂、仙蠡墩,良渚文化,
江汉地、洞庭湖、肖家屋石家河文化;
两个文化,一个文明。
竹木房、“神人”纹玉琮,文明的前夜
作物稻、长方形石铲,部落的晚霞;
无论前夜,还是晚霞,都没有独立走进国家的黎明
终于是:
“濮夷无屯聚,见难则散归”
中国北方与南方文明发展轨道之比较
生还是死?防御还是迁移?数千年折磨着北方的灵魂;
小国寡民、弃智绝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散性,禁锢了
南方的神魄。
魏特夫说:大规模的治水(灌溉与防洪)需要强有力的合作、纪
律、政权与专制主义。
乔依斯讲:在生产组织方面,水稻栽培往往促进分散的离心力
而不是合作的向心力。
魏氏说的是北方文明,乔氏则讲的是南方文明
结语
文明依河流而起。
白日依山尽,文明依水流
国家是文明的概括。
黄河催生了中华帝国
长江孕育了楚越百国
黄河长江的差异,
就是南北文明的差异